原创 经导新媒体 香港经济导报社2024年11月01日 15:01 中国香港
促进海峡两岸融合,是福建省一以贯之的中心课题之一。而两岸波谲云诡的政治、经济变化又为回答这课题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这就要求福建省要始终保持较高的站位,以超前的眼光看两岸关系,如此才能准确的做到因时制宜,更好的推动两岸融合。近日,记者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唐永红教授展开了对话,试图拨开纷纭复杂的舆论云雾,找到复杂局势下两岸关系的核心脉络所在。
01
两岸关系在性质上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记者:关于两岸关系的讨论很多,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两岸关系目前真实的状态是什么?
唐永红:核心词就一个——对抗,这与早前两岸在“九二共识”下保持和平发展的局面有所不同。事实上,30年前两岸的主要矛盾在性质上来说是内部矛盾,是争“谁统一谁、谁是正统、谁代表国家”的兄弟之争,而现在已经是统一与分裂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台湾社会的民心民意、意识形态、政治生态都发生了结构性的质变,也体现为当前台湾当局采取的两岸关系政策是敌对性取向的。
记者:这样的变化具体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
唐永红:其实就是从2016年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的,她不认同“九二共识”,引导台湾社会走向了分裂。民进党当局利用台湾社会的三大体系推动“台独”。在教育上,搞去中国化教育,构建以台湾地区为同心圆的历史观,把5000年文明史归入东亚史算作外国史的一部分,把孔子当作外国人来教育孩子;媒体体系基于“一中一台”的定位运作宣传;政治体系上按照“国家”的模式运转,这三大体系正是影响台湾人三观的三大主要内因,365天起作用,也冲消了两岸交流的正向作用。
在2014年我就发现通过这三大体系的运作,他们所宣扬的思想已经影响了非常多的台湾民众,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可跟支持,特别是在两岸关系问题上。那个时候我们进行内部民意调查,差不多67%的台湾民众认为两岸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认为两岸还是一个国家的不到25%。十年过去了,这十年“台独”教科书继续使用,媒体继续按照“一中一台”宣讲;这十年有八年多都是民进党在执政,所以情势只会更坏。
在统一意愿方面更是很糟糕,虽然表面上公开民调显示约85%的民众希望维持现状,但当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其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你会发现,他们中很多人所谓的维持现状是“只经不政”的现状,即只愿意在经济方面交流合作,在政治方面拒绝统一,甚至还想“台独”分裂。现在在台湾社会反而是统派成了过街老鼠,台湾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统一意愿、统独力量全都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质变。
记者:变化还会持续吗?
唐永红:需要长期观察。早在2014年我发现台湾社会变天时我就警告过,民进党已有长期执政台湾地区的可能性了,2016年、2020年两次“大选”后,我接受中国评论新闻网采访时就预言过,民进党大概率上将有着12年执政的可能性。我当时就分析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民进党才可能丢掉“江山”,其他在野党才有可能捡到“江山”:第一种情况是民进党执政,台湾民众发现两岸要打仗了,台湾地区不安全了;第二种情况是台湾民众发现自己的腰包越来越瘪了,越来越穷了;第三个就是民进党一党独大,权力的傲慢之下他们自己不公不义的事情干太多了,贪腐、反民主、反自由做过头了,弄到天怒人怨。只有这3种情况下,民进党才可能丢掉“江山”。
结果搞了8年,这三种情况基本上都没有出现。一方面,台湾民众都认为自己还是安全的,尽管天天有演习,但他们大部分觉得大陆不会动手,觉得自己还是安全的,没什么可怕;另一方面,民生经济没有变坏,股市市值约是马英九执政时期的两倍,达到了2万多点;再者,虽然个别“小邦交国”断了交,但台湾人心中明白那些国家只有象征性意义,实质上对自己的政治歧图本来就没什么实质性帮助,反而是要台湾人买单的;同时台湾民众反而发现,虽然民进党当局不接爱“九二共识〞、从事台独分裂、勾连美国阻碍大陆发展,但台湾地区跟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关系越来越好了;所以蔡英文执政8年,台湾民众实际上是认可民进党当局的,又安全、又有钱,还有国际能见度,所以蔡英文下台时民意支持度接近四成,要知道当年马英九的支持度跌破了个位数。
总的来看,一方面民进党执政8年成效没有比马英九时期差,另一方面民进党在思想上影响台湾民众早就成功了,8年前我就注意到岛内已经没有一个政治势力可以有力量单独下架民进党。我们也要认清楚所谓的蓝白合是不太可能的,本质上双方理念是矛盾的,利益是冲突的,更主要是台湾地区的社会生态已经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02
对台工作的一些思考点
记者:针对目前这样的情势,国家的对台工作在整体理念上应该如何去把握?
唐永红:对台交流工作首先要分清对象,认同一个中国的才是台湾同胞,搞“台独”分裂的、勾连外部势力、阻碍国家发展的,那是国家的敌人,等同于汉奸;对这两者应该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对“台独”分子,我们就应该打击。
原因很显然,台湾地区采取的是全民直选的选举方式,18岁以上的公民每个人都有投票权,台湾地区领导人是他们一人一票选出来的,每位成年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投票行为买单。在1996年之前台湾是“党国体系”的统治,民众可以说自己无辜,在对待台湾民众和台湾当局上可以切割处理。但自从一人一票的所谓“民主选举”后,就没有谁是无辜的了,投票或不投票、投谁的票都应该为自己投票行为(决策)负责。不用担心打击民进党执政就会伤到民众利益,从而不利于争取民心民意,变得投鼠忌器。
记者:具体可以怎么做?
唐永红:应从两个方面用力,用实力用筹码下架民进党。首先是安全层面,必须要让台湾民众认识到实力的差距决定了主动权是在大陆这一边,是否安全不由他们决定,他们没有本事和本钱来发动战争。大陆选择和平统一,他们才是安全的;要是用非和平手段统一,台湾就不安全了。求和应该是台湾方面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情。
在经济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台湾经济很依赖和大陆之间的经贸交流,而对大陆而言,相关交流对大陆经济的作用现已不大。我们大量进口台湾的产品,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有利于台湾当局税收,有利于台湾民众就业。如果我们不买他们的东西,他们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目前从台湾进口的产品中的90%我们都有能力自己生产,或者可以从第三地进口,不一定要从台湾进口的,只是国家没有做这件事情。事实上,在经济手段上我们可以有所作为。另外,在待遇上不宜再搞“超国民待遇”政策,不然他们在思想上会认为统一后就没有现在的好处了,维持“超国民待遇”政策也不利于国家认同的增进。
通过这两种方式,台湾人会看清楚目前的情势究竟是怎么样的,会想明白他们应该怎么做,应该依靠谁、选择谁的。
同时还要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统一意愿层面下功夫,两岸融合发展讲了很多,也讲了很久,但融合发展真正的核心点在于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统一意愿。
03
两岸融合方面福建还可以更有作为
记者:目前两岸融合处于什么现状?
唐永红:两岸融合是2014年提出来的,在这10年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政策以推动落实,但我们看到融合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
首先是民进党当局阻碍两岸融合发展,因此到现在为止,都没能实现双向的融合发展,而更多是单向的;第二个问题是融合发展还停留在交流合作的层次,没有进入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正融合。最现实的情况就是台资企业都是以独资为主,早先基本上没有合资,现在合资的较少。
要清楚认识到融合发展不仅仅是解决台胞的就业问题、台商的投资问题,还都不是真正的融合发展,真正的融合发展要解决什么?就是要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增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这才是融合发展真正希望达成的目标,才有助于和平统一。
记者:福建作为最靠近台湾地区的地方,在两岸融合方面应该如何实践?
唐永红:针对目前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探索新路的,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中央对福建寄予期望,希望福建能够发挥对台的五缘优势,分别是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希望福建能够在两岸融合发展中起到试验示范的作用。
而目标如何达成是取决于很多因素的,一个是台湾方面的政策问题与两岸关系问题,目前敌对性的政策与两岸对显然不利于两岸融合发展;另一个是大陆的政策能否做到位。说实话,我认为我们目前的政策不太到位。大陆主要在便利化方面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是在吸引台胞台企进入方面还有所不足,最主要的就是投资就业开放性和自由化的政策不到位,没有让台湾人真正看到在这里就业的机会,让台商看到投资的机会。
记者:针对开放性和自由化的政策还不够的问题,福建方面应该如何做?
唐永红: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制度上我们还没有给予同等待遇。国有企业能做的他们不能做,很多民营企业能做的,他们也不能做,这就限制了投资就业机会。其实在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的方方面面,大陆可以尽量往给予同等待遇的方向去思考。
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暂时不能开放台湾在大陆办学,可以考虑职业教育先行先试。社会融入方面,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能完全开放台胞进入政府就业,但可以研究一下公家单位的哪些岗位可以向他们开放。对于台商,可以考虑专门针对他们做进一步的开放,缩短面向他们投资领域的负面清单;针对福建需要发展的领域,也可对他们采取一些鼓励性的措施。
对台胞和台商而言,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就业和投资机会,这直接影响他们是否来大陆发展的意愿,因此这是能否吸引他们融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搞清楚问题所在后,福建方面应找准真正能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所需要的政策,胆子可再更大一点、步子可再迈开一点,积极向中央争取支持。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纳婕谧 本刊首席记者 许国玺 刘妍伶 本刊记者
编辑:芦梦婷
审读:刘妍伶
监制:舒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