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之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

小鸿哥看历史 2024-04-03 21:36:31

这些年来名人效应各地都在争名人的出生地、墓地等。诸葛亮是中国非常有名的人。其在投刘备之前有一段时间里躬耕。有可能是兴趣爱好,不是靠种地打粮为生。但诸葛亮躬耕的地方就有南阳说和襄阳说。现代襄阳和南阳两地争诸葛亮躬耕之地,至少在晋代就已经开始争论了。到了现代更需要名人效应,争论也更加激烈了。因为古代的地方跟今地方有所不同,加上各朝各代行政划分会有改变。诸葛亮躬耕之地三国之后南阳跟襄阳就在争归属。现在的南阳跟古代的南阳可不太一样,襄阳也是一样的道理。汉朝时的南阳郡可是比今天的南阳要大的多。襄阳的古隆中,南阳的卧龙岗。卧龙岗也是历朝历代闻名,也都修武侯祠。

据东晋人的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而据东晋人王隐蜀记公元304年左右西晋镇南将军刘弘到隆中,观诸葛亮亮故宅。还立了碑作《祭诸葛承相文》。原文很长: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诸葛亮在出师表讲: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就是说诸葛亮也讲自己在南阳躬耕,汉晋春秋更详细是在南阳的邓县,叫隆中的地方。隆中的说法也没错,因为隆中也是属于南阳的。据后汉书郡国志(即地理志):荆州—南阳郡—三十七个县,其一个是邓县。东汉时人口二百四十万是东汉的第一大郡。所以在东汉时隆中是属邓县属南阳郡的。所以诸葛亮说躬耕南阳是对的。但是隆中距离襄阳太近了,只有不到十公里。这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古代王朝的行政规划是时常变动的。就是近现代也是有很大的变动。(就好比今天的北京,把古代的通县、蓟县、古北口等地都划北京。)汉晋春秋、襄阳记都是东晋人习凿齿著的。习姓是荆州大族,襄阳人。他本人对诸葛亮非常崇拜,也曾学着躬耕。并亲自到隆中看诸葛亮故居,并作《诸葛亮故宅铭》。习姓有不少人在蜀汉为官。习祯,广汉郡太守。名亚于庞统,在马良之右。跟马良等人并称楚之兰芳。习承业,汶山太守。习珍,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习宏,邵陵太守,习隆,步兵校尉等。也许因习凿齿的记录,和之后一些人的记录。后世的史书就直走记录隆中是诸葛亮躬耕之地。据明朝的南阳府志是投降魏国的黄权在宛祭祀诸葛亮,这就是南阳武侯祠堂的源头。我觉得年代隔的太久了。

公元208年曹操征荆州,以南郡以北设襄阳郡。南阳郡以西部为南乡郡,枝江以西设临江郡。等于南阳郡一分为三了。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再次重新更改,从南郡分出一个南平郡,南阳郡分出顺阳郡。据晋书地理志:宜城、中庐、临沮、荆山、邔、襄阳、山都、邓城八县属襄阳郡。而同样据晋书地理志荆州义阳郡—穰邓故邓侯国。难道是两个邓县,其实是西晋把邓县一分为二。以治所邓城为中心分给襄阳,剩下的归义阳郡。其实穰、邓县、邓城都是周朝的邓国故土。据《读史方舆纪要》:邓城,府(府指襄阳府)东北二十里。(距离跟汉晋春秋一样)本春秋邓国地,楚文王灭之而有其地。(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邓,故国。)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邓,置邓县,属南阳郡。汉因之。更始二年,封王常为邓王。建武三年,岑彭破秦丰兵于邓,进围黎丘。晋曰邓城县,属襄阳郡。其实今天的南阳市比三国时的南阳郡要小得多了。以前的南阳郡可是要大的多。

汉晋春秋:诸葛亮的家在隆中,距离襄阳二十里。有人讲诸葛亮住那里不等于在那躬耕呀。难道诸葛亮每天骑马二百五十里去今南阳卧龙岗位置躬耕?据《读史方舆纪要》襄阳府北至河南邓州(汉代穰县邓县)一百八十里,东北至河南南阳府,二百五十里。距离相差太远了。就拿今天的邓州南阳市来说到襄阳多远?二十里能到吗?水经注郦道元: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说明诸葛亮所住的地方隆中距离邓城不过一里。(有而邓城就是今河的襄阳市樊城区一带)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今河南邓州(汉代穰县)就是周朝邓国故地。其实邓城也是,更是邓国的首都。在襄阳市樊城区考古发现了春秋早期卜骨、邓公乘鼎、邓公牧簋等。至少可以说邓城是邓国故址。据宋人的《环宇记》,邓城即古樊城。襄阳古隆中有襄阳记、汉晋春秋、读史方舆纪要、环宇记、水注经等史料地理书为凭证。这些史料和地理志也不能勿视,而且他们距离诸葛亮年代更近。诸葛亮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住在隆中能更好的接触上层社会。必竟襄阳是荆州的治所。据襄阳记庞德公司马徽等名士都是住在襄阳的,诸葛亮要跟他们打交道就不能距离太远。诸葛亮经常去拜该庞德公。姐姐也嫁给了庞德公。诸葛亮的好友徐庶也常跟庞德公司马徽来往。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也是襄阳人也是名士。当初得知诸葛亮要找媳妇,黄承彦主动找上门讲:听说君你找媳妇,我有个丑女,但才堪相配。诸葛亮卧龙的称号是庞德公给的。诸葛亮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就算有才能如果得不到名士的认同也是难的。襄阳记:诸葛孔明每至公家,独拜床下,德公殊不令止。所以诸葛亮不能距离荆州的政治中心襄阳太远。就像曹操年轻时屡屡带着厚礼找主持月旦评的许卲求给评语。南阳的最力的支持证据就是公元227年诸葛亮北伐前向刘禅上表的出师表。出师表中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引起争议就是因为隆中在当时也属南阳郡。有些人讲因为诸葛亮讲了在南阳,很以就是今天的南阳市。这是不完全正确的。今天的南阳市是汉朝南阳郡的宛县,诸葛亮也并没有讲在宛县躬耕。南阳郡有三十七个县,那是否这三十七个县都能讲是诸葛亮躬耕处?

如果按诸葛亮时代说隆中就是属于南阳郡的邓县,按照今天的地理来说就是襄阳樊城区一带。隆中对最早出现在那个地方,那只能是陈寿的蜀志了。这两年南阳的邓县又独立成立邓州市了,以后会不会邓州市也争。不能说南阳卧龙岗就不是诸葛亮躬耕之处。必竟史料没有接讲诸葛亮在隆中躬耕。也可能诸葛亮躬耕在南阳卧龙岗,后来迁移住在隆中。我觉可能诸葛亮一开始到荆州就在南阳卧龙岗躬耕,然后为了更好的跟荆襄、北方名士等上层社会打好关系搬到隆中住。然后认识了庞德公、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等人。然后黄承彦把女儿嫁给诸葛亮,诸葛亮就在隆中定居了。然后刘备知道了诸葛亮就三顾茅庐,然后就有了草庐对(隆中对)。诸葛亮出师表中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是看不上刘表)引起冲突的地方,就是邓县的隆中在东汉时也是属南阳郡。就好一比一人讲我要去北京打工,而不会说我去通州区打工。

诸葛亮十四岁左右随叔叔诸葛玄到荆州,(即公元195年)两年后叔叔去世。(公元197年)徐庶石广元比诸葛亮早两年到荆州。刘备是公元201年到荆州,诸葛亮已经二十岁了。据三国志徐庶推荐诸葛亮: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可是刘备听了后讲:君与俱来。就是让徐庶带诸葛亮来。说明刘备没怎么听说过诸葛亮卧龙的称号。而据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也说明刘备不知道卧龙是诸葛亮。刘备此时已在荆州待了七八年了,说明卧龙的称号是很晚才有的。卧龙的称号是庞德公给的,庞德公一直隐居在襄阳躬耕。刘表讲他出来做官都不愿意。很有可能诸葛亮先在南阳卧龙岗躬耕,然后搬到距离襄阳更近的隆中。然后认识了同样喜欢隐居躬耕的庞德公。然后庞德公给了诸葛亮卧龙的称号。司马徽又通过庞德公知道了卧龙。因为时间比较晚并没有流传开来。刘备于是去隆中三顾茅庐。

我认为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是没有疑问的,因为邓县隆中也好宛县也好都属于南阳郡。疑问的是在南阳的邓县隆中还是南郡宛县。(今南阳市)自魏晋把邓县隆中划给襄阳郡了,造成以来历代都在争。主要还是诸葛亮太有名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就两边都不得罪。三国演义徐庶对刘备讲: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亮从其叔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家在襄阳隆中,住的地方叫卧龙冈,躬耕在南阳。清朝时南阳襄樊百姓把官司打到南阳知府那去,南阳知府写道: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南阳卧龙岗襄阳隆中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古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