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美国被“垄断”!“中国芯片之父”弃美回国,作用堪比核武器

咸鱼永不放盐 2024-09-27 10:59:3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直以来,我国抱着“科技强国”的决心大力发展芯片产业,以“追赶者”的身份不断实现弯道超车,但却在各国挑起的“贸易战”中显得十分被动,尤其受到美国的技术制钳。

然而在“四面楚歌”时,一位从美留学归来的华人却凭一己之力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困境,甚至反过来卡住了美国的“脖子”,至今在加州大学伯克利的网校上,都有描述他的这么一段话:

“他的企业,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这位堪称“中国芯片之父”的邓中翰,究竟是怎样突破美国的重重关卡,让中国芯片傲立世界之林的呢?

天之骄子

邓中翰1968年生于江苏南京,他从小就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当一名为祖国发展献力的科学家,在高考顺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更是发奋图强,带着自己的梦想披荆斩棘。

在大学时,他展现出了超凡的求知欲,除了课本的知识以外,邓中翰更喜欢挑战一些高深的研究课题,大二有一次物理课,邓中翰听到一个教授在讲电磁学,他饶有兴致的开始思索更深层次的原理,发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存在一些漏洞。

这还不算完,在下课后他还用整整8页纸共5种方法来证实自己的各种观点,并证实了观点确实存在问题,之后他偷偷把自己的结论投到了那名教授的信箱里,却阴差阳错被胡友秋教授收到了。

胡友秋教授曾在中科院工作过,还被派遣到外国做过访问学者,学术经验极为丰富,看到了邓中翰写下的8页纸结论后,简直如获至宝,他不相信一名大学生竟有敢和教授“叫板”的求知欲,对他非常赏识,认定邓中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把他推荐给了黄培华教授。

在更为专业的知道下,邓中翰的才华被进一步挖掘,他求知的欲望也越来越膨胀,寒假里班上每个同学都回家过年,只有他还留在学校,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资料,一个月就读完了近乎一尺高的文献。

因为很多资料都是英文,而邓中翰的英文水平又很一般,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翻着词典对照,埋在书堆里头也不抬,有时候甚至忘记了吃饭,也正是这些举动,让黄培华教授对他刮目相看,接纳了一个还没有毕业的本科生进入了自己的研究团队。

1990年,邓中翰在权威杂志《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量子力学的文章,这让学术界都颇为震惊,因为一个本科生选择这么高深的课题,还研究出了成果,简直不敢让人相信,也正是这一年,邓中翰打响了在学术界的名号,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在大学毕业后,他顺利拿到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入学通知书,要知道加州大学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名校,美国人更是称其“比黄金更能带来光荣与喜悦”,这让学校的很多同学都倍感羡慕,但他们不知道邓中翰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

在美国留学的五年里,邓中翰求知的欲望达到了巅峰,他同时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经济管理学硕士和电子工程学博士三个学位,这样的成就在伯克利大学130年的建校史上都绝无仅有,事实证明邓中翰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奇才。

在毕业后,硅谷众多知名公司纷纷向邓中翰抛来橄榄枝,邓中翰最后选择了在IBM威士顿研究所工作,专门攻克IT技术难关。

工作几年后,邓中翰已经逐渐熟悉公司的运营模式,便向另起炉灶自己“单飞”,在1998年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公司的市值就直飙1.5亿美元,被美国誉为“最年轻的科技新贵”。

尽管在美国风生水起,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报效祖国,美国虽然给了他知识和财富,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中国的芯片发展,邓中翰一直都明白,自己当初是为了什么才踏入异乡的土地。

在1999年,他终于盼来了一个契机,从美国回到中国发展。

弃美回国

“在中国科技体制下,不能仅仅靠国家实验室方式搞创新,还要建立起支持创新的产业,通过产业推动国家创新发展。”

在我国1998年的一次座谈会中,邓中翰直言不讳的指出了中国芯片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快就受到了国内科研学者的热烈反馈,看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邓中翰有了回国的想法。

然而在之后的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上,他更是意识到了祖国的召唤,看着阅兵仪式中国各种高尖端武器亮相,军人一个个英姿飒爽,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想要回国的决心达到了高潮。

在观看庆典后,邓中翰毅然决然选择回国,美国为了留住他,开出了各种优渥的条件,要知道未来芯片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邓中翰这样的人才在美国眼里堪比“核武器”, 但还是没能挽留他离去的步伐。

在1999年10月,中星微正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因为从美国迁址一切都要重头再来,当时的实验条件非常简陋,冬天一个个研究员的手上都长满了冻疮,资金链也有断裂的风险,各种困难不期而至。

但他并没有气馁,不惜和另外几位合伙人抵押贷款挽救公司,邓中翰用自己的房产和股票作为赌注,在创造“中国芯”上孤注一掷,顺利筹集到了300万美元的贷款融资。

2001年,邓中翰的团队在17个月的研究下,终于让中国第一枚百万级大规模数码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问世,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局面,让世界位置震颤。

如今中星微正已经跃入行业一流梯队,在各国成立了分公司,为中国的芯片产业源源不断输送活力,让中国在“电子强国”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像邓中翰这样的学者,义无反顾投入到报国的行列中,让中国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打破所有的钳制与锁链。

信息来源:

1.澎湃新闻2020.11.17《他靠什么结束了中国无“芯”历史?》

2.新浪财经2024.09.24《“芯片之父”邓中翰:科技报国,引领中国芯片技术崛起》

3.光明网新闻2010.01.15《邓中翰:“中国芯”,中国心》

4.中国青年报2012.02.07《邓中翰:敢于挑战 缔造传奇》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 2024-09-27 14:01

    要是这样的奇才都能回来建设中国,中国在世界上将稳坐第一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