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任正非第一次参加达沃斯论坛,那是他第一次在华为公司以外的公开场合发表演讲。
现在回顾当年的那场演讲,依旧可以看到任正非作为“商业思想家”的战略高度。面对着主持人众多刁钻的问题,任正非也是以通俗的语言轻松化解。
关于创办华为的动机做华为并不是在我意想之中的行为。
其实,任正非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
当年,转业之后,任正非到了一家国企做了一名部门副经理,当时看到电视机的机遇,想要抓住,但因为缺乏市场经验,被骗了不少钱。
追款的过程当中,我把所有的法律书读了一遍。悟出来市场经济两个道理,一个就是客户,一个就是货源,中间的交易就是法律。
但是,即使当时追回了大部分的款,也写了保证书,任正非还是被“离职”了。
选择在那个时候创办企业,更像是一个人人到中年,面对事业和家庭压力时候的无奈之举。
华为创办时遇到的困难所有的人都没有见到万门交换机,只有我飞到吉林去,好不容易求啊,求爷爷求奶奶,让大家瞅一下五号机啥样子,终于大家同意了。
在那个年代,关于通信所有先进的技术、机器和设备都是来自于国外,而任正非和初创团队根本没有钱支撑他们去国外考察,也都是在国内到处跑着学习、长见识。
华为也就是在这样情况下慢慢积累起来的。
个人生活与华为经营的挑战我们那个当时山区的孩子,在人生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看一本小说可能就选择了人生。
从山沟里里走出来、从农村走出来,是那个年代很多人的愿望,不仅是要见识新的世界,更是要去改变自己的一生。
所以,即使在大学时候饱受困难,但任正非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混日子,在学校自学了很多课程,这也是他能够在后来抓住机会的主要原因。
在部队的时候,任正非交了两块钱上了西安交大的培训班,也是从那时候起接触和了解到了计算机,也让他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个人以及华为与ZF的关系这是主持人一个非常刁钻的问题,因为那几年里,华为在西方国家一直饱受这样的舆论压力。
而任正非却这样答道:我们肯定热爱祖国的,但是我们不会去危害别的任何国家。
华为和信息安全的问题这同样是主持人给任正非“挖坑”的一个问题,任正非同样用一个非常通俗的举例给所有人讲清楚了:“我们只是负责做管道铁皮,铁皮能做啥事?铁皮傻乎乎的,华为也是傻乎乎的。”
华为会不会离开美国?我们认为未来信息世界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我们一定要共同确定未来的思想结构、理论结构、系统结构是什么?我们怎么共建来给世界提供服务?
通过共建来给世界提供服务。这是任正非对全球化的诠释,也是对企业本身社会责任的诠释。其实,从这对话中也能知道,在10年前甚至更长时间前,美国已经意识到了华为的崛起对他们造成了威胁,也在不断的通过手段来限制华为。
但任正非的回答,却尽显了作为一个全球化企业领导者的格局和高度。
华为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们要拿到客户口袋里的钱,又不能用非法手段,又不能抢钱,那我们只能做好服务,只能做好产品。
时刻铭记质量是华为生存的基石,是客户选择华为的理由。这是华为质量方针中的第一条,而华为每年投入超过千亿的研发费用,也是在努力创新,做出更好的产品。
关于自己的低调和神秘不是说我真的很了不起,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了不起。我并没有什么故意低调、神秘的问题。
这是现场观众提出的一个问题,任正非则说自己被胡厚崑给“骗”去的。确实,任正非极少在公众场合出现,但这不影响他一直是很多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写在最后:
共青团中央旗下的《中国产经新闻》曾这样评价任正非:中国从来就不缺企业家,但从来都缺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应该算是一个。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读任正非的书或者讲话的时候,能够切实感受到“厚度”两个,那是一个企业家数十载创业经历的积累,也是一个人历经岁月风霜后的沉淀。
张五常:论成功的难度,我辈无一人能及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