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75岁,从年轻的时候就落下一个毛病,一到阴天下雨就腰疼、腿疼,随着年纪的增长,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连膝盖也跟着疼了,夏天倒还好一点,到了秋冬寒冷的时候,疼的连都直不起腰来。
在中医看来,老爷子的这种情况叫做“痹症”,什么叫痹症呢?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过论述,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风邪、寒邪、湿邪,三种邪气喜欢狼狈为奸,一起向身体发难。当这些邪气跑到腰部以下的关节、筋肉和骨缝等部位就呆着不走了,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这些部位疼痛,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等等。
打个比方,就好像一把剪刀放到阴暗潮湿的地方,时间久了就会生铁锈,而且钝了剪不动东西。
怎么办呢?唐代“药王”孙思邈的一张方子,送给大家。其实,这个方子就是独活寄生汤。
原方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水煎分温三服。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病就痊愈了!
“药王”孙思邈,其著作《千金要方》里有一张被称为“腰腿疼痛”首选方的古方,它的大名就是:独活寄生汤。古籍中,是这样描述的: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说的是只要腰部、背部(包含腿部)的疼痛,可将本方作为首选。
在古时候,通过经验医学与辨证,对腰腿痛,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描述为“夫腰背痛者,皆有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说的是:若是出现腰腿疼痛,大多数都包含肾气虚弱的原因,或是长久睡在或生活在冷风下、湿地中导致,这是放在古代的病因。而现在:除了创伤性损伤或是用力不当导致的腰腿,大多数腰腿疼痛都可以从“补肾祛寒”作为基础,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灵活加减。还有一点,现代人生活高压,能忍则忍,出现腰腿痛不在意,等到想起来治疗时候,需要的各项医药费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利,拿腰痛举例,若是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的情况。说的就是若不及时治疗,本应在腰部的疼痛,可能放射蔓延到双腿、甚至双脚,出现疼痛、麻痹、或是不同程度的痛感,严重的加重腰痛或是腿脚不利,无法正常行走的意思。
独活寄生汤的作用一
祛风湿,止痹痛
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熟地黄、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白芍、杜仲组成。
独活是一味辛散苦燥,气香温通的药材。总的来说,只要是风寒湿邪所致的痹症,不论新病旧伤,都可以用独活。秦艽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被历代医家视为“风中之润剂”。由此可见秦艽善治各种风湿痹痛,不论是寒痹、热痹均可。
防风和细辛都是较为辛温的药材,中医认为,辛能行能散。两味药联合,不仅可以抵御外来的风邪侵袭人体,还可以将药性通达全身,将已经乘虚而入的邪气一把揪出,驱逐出境。
《本草纲目》称肉桂可以“治寒痹。”说的正是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的功效。
独活寄生汤的作用二
补肝肾,强筋骨
桑寄生苦燥甘补,入肝、肾经。肾主骨,肝主筋,所以桑寄生还可以强筋骨。杜仲是一味甘温的药材,入肝、肾经,同样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
牛膝一听名字就知道,它对我们的膝盖有好处。
牛膝不仅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个非常独特的作用:引药下行。
即把药性带到下肢,不仅可以赶走下肢的邪气,还能将补充的阴液引至膝盖,就如同给膝盖增加了些润滑油,保护我们的膝盖。
独活寄生汤的作用三
养血和血,健脾益气
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
因此肝肾亏虚的根本是精血亏虚。
独活寄生汤中加入了大量补血的药材:当归,白芍养血补血。
熟地可以滋阴养血,川芎被历代医家称为“血中气药”,可以将当归、白芍、熟地补的血很好的运行起来。
说了这么多,来看药方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性、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克,与当年长成的雄鸡一只,葱50克,姜20克,大蒜5-6粒,油盐适量即可本方主要针对的就是风寒湿痹证,也就是现在说的风湿、类风湿范畴的疾病。如果从药方去看,那功效就是可祛风湿、止痹痛,补益肝肾,兼补气血。主要对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人群作用,针对风寒湿邪侵入,出现的腰细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痛、久治不愈人群都有作用。
所以这是一个在临床常用的方剂,也借此分享给大家。要知道,咱们如今说的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这类疾病都是现代医学的命名,在只有中医的时代,是没有这些词的,所以治疗上也较为统一,成为【痹症】,而本方又是从宏观入手,留下来的专方、效方。痹症的意思是古人也给了明确定义,在《内经》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尔为痹也”。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痹症是风、寒、湿三邪夹袭导致的。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