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系列3——降压常用药及副作用

天逸健见 2024-10-23 22:38:42

常见的降压药

目前临床上一线使用的降压药主要有5大类,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利尿剂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β受体阻滞剂类。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中,又增加一类新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被列为常用的降压药。

一、利尿剂类

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和水,从而降低血容量,减少心脏的负担,进而降低血压。利尿剂分为几种,不同的利尿剂利尿的原理或者作用的部位不一样,副作用大同小异。利尿剂都可以导致血压下降,脱水,大部分的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除了保钾利尿剂。低钾血症时鼓励病人吃富含钾的食物。

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血钾的情况,因为低钾血症容易导致洋地黄药物中毒。利尿剂一般建议上午服用,不要在晚上睡觉前服用,以免影响睡眠。使用利尿剂后要注意观察尿量。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

它的副作用是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血钾降低、糖耐量异常、血尿酸和血胆固醇增高。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痛风的患者最好慎用,使用时应定期检测上述指标。

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CCB类)

也叫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的药物。临床常用的有硝苯吡啶、异搏定、硫氮唑酮等。对心脏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心肌去极化过程中第二时相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量,同时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钙内流,使窦房结自律性下降,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降低,如异搏定,氮唑酮。临床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服用钙剂有助于降低血压。此外,补充钙剂能抵消高盐膳食对自发性高血压的致高血压作用,这可能与钙剂可防止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升高有关。副作用是由于直接扩张血管导致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心率增快、头痛、面红、下肢水肿等。

三、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3 种类型,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和脂肪分解。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主要不良反应就是会减慢心率,所以如果心率慢的病人或者是有心电图提示传导阻滞,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不建议服用。另外可能会加重气管痉挛,对血脂血糖代谢可能有影响。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一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化合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催化血管紧张素I生成血管紧张素II,后者是强烈的血管收缩剂和肾上腺皮质类醛固酮释放的激活剂,这类药品都有“普利”两个字。

这一类药最明显的不良反应就是刺激性干咳。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

即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为一类高血压治疗药物。通过阻断AngⅡ效应降低血压。现已广泛用于临床。主要用于临床高血压病及其他心肾疾病的治疗,这类药物名字里都带“沙坦”两个字。

这一类药对于出现双侧的肾动脉狭窄、肾功能不全、妊娠的病人建议不能服用。

六、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类药物(ARNI类)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 ARNI)是一种新型的药物,目前唯一获批的ARNI是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这是一种复方制剂,由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Sacubitril)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缬沙坦(Valsartan)组成9。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增加血管舒张因子如利钠肽的水平,同时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减少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从而产生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

常用有可能造成症状性低血压,如果正在接受大剂量利尿剂治疗,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风险更高,患有低醛固酮血症、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等患者容易引起高钾血症,有些心衰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下降,偶见血管性水肿。

1 阅读: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