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免费医疗、每月发福利,明朝的养老制度,到底有多健全?

小律是良人 2024-04-14 10:00:59

谈及“洪武之治”,这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无法绕过的一座丰碑,由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算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皇朝之一。

朱元璋向来以严猛治国,而在他的统治下,彼时的社会也正在逐渐恢复经济和民生上的发展,为后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连经常被古代帝皇们选择性遗忘的“养老制度”,都被这位洪武大帝给重视了起来,那么在朱元璋统治下的明朝,到底有着怎样健全的养老制度呢?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以孝治天下

朱元璋向来是一位褒贬不一的存在,有人说他不念旧情,刚坐上龙椅没多久,就开始着手将曾经的开国功臣们清算,其目的只是为了巩固朱家的皇帝政权。

然而,在当时百姓的眼里,朱元璋却一位值得歌颂的帝王,因为他的很多条国策都是把百姓放在首位,甚至还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政策方针。

百姓们最在乎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永远都是能够过上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生活。

关于幼有所养,想必不管在哪个时代,每一位父母都会竭尽所能地抚养自己的孩子,而且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算是盛世之一,所以这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困难的点就在于这“老有所依”,因为历代君王们向来对这个环节略有疏忽,以至于很多家庭的老人都没有子女抚养,只能在惨淡中度过晚年。

看到这里,或许就会有网友感到好奇:这个为了政权就能把兄弟们清算光的朱重八,怎么就会在意这种细节?

这一切还得从朱元璋的出身说起,因为纵观各朝代帝皇履历,能够比他还惨的人根本不存在。

用一个网络热句来形容朱元璋,那就是“开局一个碗,翻身做帝王”。

即使是出身寒微的汉高祖刘邦,当年人家也是个泗水亭长,之后更是靠着斩白蛇起兵,最后甚至还击败了霸王项羽。

可朱元璋有什么?

朱元璋有的只是破败的家庭,甚至在最困难的时期,他只能靠着上街乞讨才能勉强生存下去,能够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待朱元璋到了16岁那年,更是被一场瘟疫夺走了家人的生命,本就难以为继的他,只能跟着二哥相依为命,甚至到了最后,还不得不跟唯一的亲人分开。

或许正是因为朱元璋经历过如此悲惨的生离死别,他才更加懂得亲人的重量,尤其是当他坐在龙椅上的时候,想要孝敬父母都没有这个机会。

亲人的离去成为了朱元璋永恒的遗憾,而且出身底层的他更懂得民间百姓的疾苦,所以才会有了后来的“以孝治天下”。

当百姓们初次听闻此事后,顿时感觉大快人心,但也害怕这只是皇帝嘴里的一句好听话而已,那么这条国策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实施方案呢?

明朝养老制度

为了减轻子女抚养老人的压力,朱元璋在洪武元年下诏表示:民年七十之上者,许一丁侍养,与免杂泛差役。

这句话大致的意思就是,只要是年满七十岁的老人,其家里就可以有一个儿子免除所有徭役,好让他有更多精力去照顾老人。

这一点就很人性化,因为不管在当时那个时代,徭役是每个成年男性必须要做的,而他们一旦投身于徭役中的话,就很难有精力去抚养老年人。

然而,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又该怎么办呢?

关于这一点,朱元璋也想到了绝佳的处理方式,而且他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地去照顾那些孤寡老人。

直到洪武十九年,朱元璋再次下诏,表示: 今特命有司存问于高年,恤鳏寡孤独者必得其所,笃废残疾者收入孤老,岁给所用,使得终天年。

这段话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点:第一点就是朝廷会为所有孤寡老人设立养老院,让他们至少有个住的地方,其中也会安排很多人去照顾他们。

第二点,连同这些老人在内,包括一些没有亲人的残疾者,每年都可以得到一批物资用于生活,并且会一直发放到他们临终的那天。

朱元璋对于养老制度的看法举措,总是具有开创性的,而且也是在不断精进的。

为了尽可能地查漏补缺,朱元璋也没忘记给官员们的老父母予以丰厚的待遇,因此就有了这第三次下诏:凡官员父母年七十以上,许令移亲就禄待养。

这段话的意思是只要官员们的父母也达到了七十岁,那么他们也可以得到朝廷发放的俸禄。

这样的举措是为了给官员们分摊抚养父母的压力,好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去履行本职工作,而这就是朱元璋极为细心的一种体现。

明朝养老院的补全政策

众所周知,养老院是一个现代化的词汇,但明朝的养老院并不是这么称呼,而是叫做“养济院”。

然而,这养济院也不是谁都能进的,凡进入者必须达到标准:身有残疾、无儿无女、家中贫困。

这条规定就是为了筛除掉那些想要投机倒把的人,以此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让所有老年人都老有所依。

在养济院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照顾这群老人,而那些没能进入养济院的老人,同样可以得到一大批生活物资,其中的份量甚至超出了当代人的想象。

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

换算到现代计量单位的话,那么最后这位老人就能得到90斤大米、5斤肉、54斤酒。

这一切可都是当时的朝廷免费发放的,光是靠这些物资,就足够老人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

如果老年人再干点别的什么杂活的话,那生活品质肯定还能更上一个档次。

令人震惊的是,这还只是七十岁老人的福利,而那些超过八十岁的,每月还能额外得到两斤棉花、两匹布,超过九十岁的每年帮忙设宴,超过一百岁的免费准备棺材。

这样丰厚的福利待遇,真正做到了让明朝老年人有了老有所依的美好生活,但是其背后自然也少不了那些蝇营狗苟。

不管在哪个时期,投机倒把者、贪官,都是无法断绝的存在,而在这种巨额福利的面前,这些人又岂能不动心?

只要利用职务之便,就能帮助自家亲戚入住养济院,就算真是进不去的,从养老物资中吃点回扣想必也很难被人察觉,毕竟这大规模的数量在这摆着呢,谁又会在意少掉的那些?

有这样想法的明朝官员不在少数,而且底层居民们也有很多无法享受到这种福利的存在。

然而,就是不知道这些贪官能不能顶得住洪武大帝的怒火。

一位从战火中坐上龙椅的帝王,对待开国功臣都没有手软,又怎么可能放任这些贪官为所欲为呢?

朱元璋的锦衣卫可不是吃干饭的,一旦发现谁敢贪赃枉法,那可是要被砍头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其家人可能都无法幸免。

对待贪官,朱元璋从来都是有一个杀一个,从不存在恻隐之心,所以明朝的养老制度,也算是在他的雷霆手段下越发健全。

明朝养老制度的影响

当一朝君王都开始善待老人的时候,孝敬老人就成了明朝社会的风气,而那些尤为出色的孝子们也会得到朝廷的嘉奖。

自打朱元璋开了这个好头,往后的子孙后代们也都在效仿这位洪武大帝的治国方针,所以在整个明朝,老年人一直都能过上相对幸福的生活。

与此同时,明朝养老制度的健全也引发了当时免费医疗和免费公墓的发展,使得居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有意思的是,这位洪武大帝曾经还搞过“廉租房”,而且他搞的“廉租房”甚至连一分钱都不用掏。

彼时,朱元璋下令安排官员在南京郊外修建了很多公共住房,专门用来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使用。

只是因为国家财力的原因,这条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但这依旧是朱元璋成果治国的一种体现。

参考资料:

明清实录数据库:《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9,洪武元年正月乙亥条

北京纪事杂志社:《有养老院和免费饭堂:在明代,人们是如何养老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