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年冬,在城外一系列的野战大败后,吕布退守下邳城,曹军开始攻城。
陈宫献内外互守之计攻城之际,曹操写给吕布一封书信,为他分析当前的局势祸福。(《三国志·吕布传》)
见曹军攻城猛烈,吕布站在西门白门楼上,对曹军喊道:
“你们不要再打了,我会向明公(曹操)投降的!”(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献帝春秋》)
陈宫等人见吕布想降,考虑到自己背叛过曹操,过节太深,赶紧阻止。(《三国志·吕布传》)
陈宫愤然道:
“曹操是逆贼,算什么明公!今日如果投降,就如以卵投石,任人鱼肉!”(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献帝春秋》)
(陈宫劝阻吕布并献计)
然后又向吕布献计:
“曹军远道而来,‘军势’不能持久。
将军您可以带一支人马驻扎在城外,我率剩余的人坚守城中。只要曹军攻打将军,我就出兵从他们背后攻打;如果曹军攻城,将军就在外袭扰其后。
只要这样,要不了十天半个月,等他们粮食吃光,击之可破!”
吕布一听是好计啊,看到了重生的希望,于是答应了采用,不再投降。(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魏氏春秋》)
此计的要义是耗光曹军粮草,在外的吕布军还有个重要任务,要到曹军身后截断其粮道。
在此前提下,再利用下邳城内外互援的战法,拖延时间。
(依计行事有翻身机会)
在当前局势下,这无疑是条妙计!
听信妇人之言,废计不用吕布打算让陈宫、高顺守城,自己依计带步骑屯驻城外,以骑兵断曹军粮道。
于是回内室与妻告别。
其正妻在192年吕布逃出长安时,被扔下。幸亏得到庞舒冒死收留,后来才得以回到吕布身边。
她因此有了心理阴影,就劝阻吕布:
“将军出城断曹军粮道没问题。但是陈宫、高顺向来不和,将军一去,他们必然相争,一旦有差池,你还有立足之地吗?希望你再好好考虑下,别被陈宫他们所误。难道你如今还要再抛弃妾身一次吗?”
吕布觉得这话也有道理,一时愁闷不知道该怎么办。(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枕头风的厉害)
然后吕妻又抛出了颗重磅炸弹:
“当初曹操待陈宫如初生的婴儿一般疼爱,陈宫尚能背叛他到徐州。如今将军对他并不比曹操更好,竟打算把全城、妻儿托付给他,孤军远出。就不怕他又背叛你,妾就不再是将军的妻子了!”(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魏氏春秋》)
这不由让吕布想起陈宫勾结袁术、郝萌兵变之事(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不敢出城了。
陈宫之妙计,因此被废不用。
(吕)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三国志·吕布传》
吕布势力上下、同僚之间的相互猜疑不睦,是他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啊!
(高顺曾指出吕布的另一个致命缺点)
高顺曾当面批评吕布,说他对建议不能深思熟虑,常轻率做出决定,然后又动不动说决定错了,反复不定。(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决策变来变去,就会造成部下做事观望,看还会不会有变化。
长久下去,必然造成事情无法贯彻执行、效率低下,在关键时刻误事。
求援无果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机会都放弃了,剩下还能做的只有求援。
吕布派出秦宜禄,及许汜、王楷先后到寿春,向盟友袁术请求救兵。
这两年江淮大闹蝗灾,收成几无,袁术都需要向陈国借粮,士卒冻饿,陈兰、雷薄等将领兵入山为匪。(《三国志·袁术传》)
自顾尚且不暇,哪有余力救援吕布。
(袁术无力救援吕布)
袁术为秦宜禄迎娶汉室宗亲之女为妻,留在寿春。(裴注《三国志·明帝纪》引《魏氏春秋》)
吕布再派出名气、地位很高的国士许汜、王楷为使,到寿春告急。
袁术对他们说:
“吕布不肯将女儿嫁给我儿子,活该失败,居然还好意思来找我?”
当时袁术已僭号,二人道:
“唇亡齿寒,现在明上(僭称)不救吕布,实为自灭呀!吕布败,就轮到明上败!”
袁术这才整顿兵马,造出一副要出兵救援吕布的声势。
下邳的吕布见袁术援军迟迟不来,担心是因为没将女儿送去,袁术才不派援军。
他将女儿用棉被裹起,固定在马背上,带着千多骑兵(《三国志·吕布传》),趁着夜色冲出城,准备将女儿送到袁术处。
(吕布准备送女儿去袁术处)
与曹操驻守在城外的守军交战,曹军弓弩齐发,无法冲过。(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吕布败退回城,自此固守,不敢再出击。(《三国志·吕布传》)
实际上,还是有人救吕布的。
河内太守张杨一直与吕布关系很好,也与曹操是盟友关系。
患难见真情,在得知吕布被围下邳的消息后,张杨出兵与东郡接壤的东市。
因与下邳相隔遥远,想在曹操的西北边境闹出点动静来,围魏救赵,以图缓解下邳之围。
但不久,张杨被部下杨丑杀了,杨丑带着河内郡投向了曹操。(《三国志·张杨传》)
外援都没了,下邳彻底沦为困守的孤城!
总结在走向失败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翻身的机会。抓住了就是反败为胜,抓不住就坠落到更深的深渊。
陈宫建议的彭城迎击曹操、下邳城内外互守之计,都是很可能让吕布翻身的。
但吕布因自负不留退路,猜疑部下等原因,又没有有效的外援,一步步地将自己逼到了困守孤城的绝境。
接下来,就是主动权全在敌方的下邳守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