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17世纪荷兰的商业奇才伊丽莎白·范·洛恩,想必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这位女性是在安娜·范·登·科尔珀特之后,被后人称颂的具有创业精神的女商人,就连威廉·基耶利特都对她非常欣赏。如今她有上百份商业合同流传后世,但现实对她也是非常不公平。虽然她的商业才能很高,却没有受到重用,只能通过经营小杂货店来表达内心的抱负。当然她也对现实充满了不满,对那些守旧顽固的行会成员多有讽刺。很多人都认为伊丽莎白是个很激进的人,她对传统并不是很看重,因为在很多的商业往来中,她都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其实不然。
她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几岁就能做简单的账目。为了追求自己的商业理想,她选择离开家庭到处游历,理由很简单,因为当时的荷兰对女性经商并不是很支持。虽然家里有一定积蓄,但作为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再加上17世纪荷兰有不成文的规定,女性是不可以独立经商的。伊丽莎白从表面上看非常的果断,但在事业路上却也非常坎坷。她不停地拜访各种商人,希望得到他们的指点,没想到到处受到冷遇。后来她嫁给了一位富商的儿子为夫,但却只能选择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
在这之后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一个机会。由于丈夫的支持,她被允许在家中开设了一个小店铺。这时她的心情是非常欣喜的,还写下了感人的日记。但现实却让她一下子失去了笑容,原来经营店铺后,她发现自己的处境,跟她所希望的那样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顾客对她的商品很满意,但只是让她卖些日用百货,根本不会让她参与到大宗贸易里面。再加上她和阿姆斯特丹的这些商人之间的交往并不是很和谐,让她觉得自己被排斥了。
在这之后,顾客们失去了对伊丽莎白商店的兴趣,用现在人的话就是直接的倒闭了。在经营小店的这三年当中,伊丽莎白也是拜访了不少的大商人,希望他们能够对自己有所帮助。也许这次创业经历,对她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教训,所以在这之后,她写出了"商海如战场,难于攻城略地"这样的感慨。也许是感觉到自己内心拥有很多的商业抱负,却不能很好的实现,所以她的日记里面,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嘲讽。但是毕竟她是拥有很多才华的伊丽莎白,所以无论遇到了多少的困难,她的信心从来就没有动摇过,觉得自己的商业头脑是举世无双的,总有人会赏识她。而对于社会地位,她也是看得非常淡。当出现困难或者遭受打击的时候,她还是想要对生活作出抗衡。
在这个时候,她也不断的奔波在荷兰的很多城市,每到一处就会与当地的这些商人展示自己的经营理念,并且和他们喝茶聊天。一直到她中年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前,她还曾经给一位有影响力的商人写了信,赞美他的商业才能,这里面当然也少不了一些自荐的成分。
也许是由于荷兰当时的商业环境并不是很好,给了伊丽莎白很大的机会。在这场商业变革的时候,伊丽莎白得知东印度公司正在招募新的商业人才,她认为人生中的机会来了,所以就投奔到这家公司,想要建立奇功。没想到也因为自己的冒进决定,差点搭上全部积蓄。原来东印度公司和其他商业团体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竞争,在这之后,由于手里的资金太少,所以被对方全面压制了。伊丽莎白在这个时候也被公司除名,好在她这个人也非常的圆滑,大量的解释自己的行为,再加上旁边一些朋友的帮助,这样才使她免去了破产的命运,被安排到很远的殖民地工作。
如果通过这件事情,她能看清楚形势,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生。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她还是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多次的向公司做推荐,甚至还向董事长递交过自己的商业计划。对于地方官员也是大量的巴结,而这个时候,她已经年过四旬。听说公司会开拓新的航线,还曾经向董事会提出建议,愿意担任航线顾问。没想到由于长期的奔波,再加上精神方面比较疲惫,她的身体落下了病根,这样也不得不打退了这个念想。这样伊丽莎白的商业梦想还没有完成,后来她到巴达维亚的殖民地当了个小商人。在这之后也是非常平淡的过完了自己的余生,据说去世的时候是58岁。
其实对于商业奇才伊丽莎白来说,她的一生就是个悲剧,当然这也是她的性格所造成的。因为她这个人根本就不适合在大公司里打拼,她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帮助荷兰来开拓新市场。再加上自己理想主义的色彩,这种不切实际的宏大理想,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当然她也理不清自己的位置,当梦想和现实出现抵触的时候,她就会消极的来面对这一切。想要在商界有所成就,也要明白里面的规则,而伊丽莎白只是脑子里有想法,对其它的根本不懂。在我们阅读她的日记就可以明白,她在前期和后期所处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