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评说长征一语石破天惊: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柏拉图得诉说 2024-12-17 18:46:3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91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张学良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访时第一次评说长征,曾经的“少帅”一语石破天惊: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晚年张学良

1991年,张学良终于结束了长达五十年的幽禁生活,飞赴美国,得以自由地面对公众视线。

从“少帅”到“囚徒”,再也没有当年的意气风发,此时只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

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场采访中,他侃侃而谈,对西安事变、抗日战争以及红军的长征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然而,张学良说到毛主席和长征的事时,话语中全是“佩服”。

“毛主席有能力,天生能领导人。他能把长征带出成功,换了谁来都走不出一千里。”

这番话从一个曾经的“对手”口中说出,可见当年确实让张学良输的心服口服。

屡战屡败

1935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而经历长征初期的湘江战役后,红军伤亡惨重,十万大军锐减至三万余人。这时候,毛主席站出来了!

通过遵义会议的决策调整,毛主席重新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并开始带领这支疲惫之师向希望的方向前行。

这一年,张学良被蒋介石重新启用,担任西北剿总,调集东北军负责对红军的围剿。

此时的张学良,对红军的了解仅限于“土匪”与“共党”的刻板印象。他本以为,经历重创的红军不过是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扑灭。

然而,从第一场交锋开始,张学良就被现实打了个措手不及。红军虽装备简陋、人数不足,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与韧性。

他指挥的东北军不仅未能阻止红军的前进,反而屡屡遭遇伏击,从10月到11月的短短两个月里,几次惨败。

几名久经沙场的东北军高级将领先后被俘,士兵们苦不堪言。这支“疲惫之师”,展现出的却是摧不垮的钢铁意志。

“他们是铁军,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战常人所不能战。”张学良在回忆中这样说道。

东北军内部逐渐弥漫着一种矛盾情绪,一方面被红军的英勇折服,另一方面对继续内战感到无比厌倦。

这种复杂心态也逐步影响了张学良,使他开始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打的对不对?尤其是毛主席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让他已经开始折服。

四渡赤水

张学良多年后谈到四渡赤水,感叹道:“我们当时都不明白,他怎么能在那样的绝境中找到出路。这种指挥艺术,我学不会,也没人学得会。”

1935年初,红军在湘江战役后进入贵州腹地,面对蒋介石数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

毛主席冷静分析了敌我态势,制定出灵活机动的战略,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四渡赤水堪称“神来之笔”。

红军第一次渡赤水,是从敌人视线中悄然消失,随后在贵州发动突然袭击,让敌军措手不及。

第二次渡赤水时,毛主席指挥红军南渡乌江,再次摆脱了国民党军的追击。

第三次渡赤水,则故意造成假象,引诱敌军向虚无的方向扑去,而红军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北渡赤水,突破敌军防线。

到了第四次渡赤水,毛主席更是以“声东击西”的策略,使蒋介石主力困于贵阳,红军顺利摆脱围堵,向安全地带转移。

这四次渡河,敌军调动混乱,士气低落,而红军则以少胜多,保存了实力,并进一步巩固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

四渡赤水,不仅让红军转危为安,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经典战例。

张学良深刻理解到,毛主席的决策不仅依赖于过人的智慧,更源于对敌情与自身力量的精准判断。

红军的纪律与精神

除了军事智慧,红军展现出的铁一般的纪律和信念,也让张学良印象深刻。

在长征途中,红军始终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无论是经过偏僻村庄还是敌占区,红军将士都绝不扰民。相反,他们帮助百姓种地、修路、宣传革命思想。

这种军纪不仅让敌人感到钦佩,也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相比之下,张学良的东北军虽然装备精良,却因为纪律松散、内部矛盾,屡屡出现问题。

东北军将士长期漂泊,思乡情绪浓烈,对内战的厌倦日益加深。他们常常私下议论:“为什么不打回东北,反而要在这里和同胞对战?”

红军的精神信念、严格纪律以及强大的群众基础,让张学良第一次意识到,这支队伍背后的力量,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救亡的信仰。

他开始认清,红军的敌人从来不是东北军,而是共同的敌人——日本侵略者。

随着对红军的了解,张学良的内心逐渐发生了改变。

作为一名立志恢复东北的爱国将领,他越来越感到,与红军交战不过是浪费民族的力量,真正的威胁是日本的步步侵略。

他开始意识到,中国必须结束内战,实现团结,才能应对外敌的威胁。

这种觉悟,促使他在1936年发动了西安事变。他以实际行动逼迫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这次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让张学良走上了被长期囚禁的道路。

历史的回响

张学良虽从未与毛主席谋面,但他对毛主席的评价无疑是极高的。

“天生能领导人”“换了别人,长征早就失败了。”

采访中,他反复提到四渡赤水,称这段战役是“力挽狂澜”的典范。

他的评价,来自于一位对手的认同,更来自于一位历史亲历者的反思。

张学良的感慨也令人唏嘘:“我的生命只有36岁之前,之后就什么都没了。”

虽然他在1936年后被囚禁了半个世纪,但他的人生已经在西安事变中定格为“千古功臣”。

结语

1935年,毛主席通过四渡赤水这一“神来之笔”,挽救了红军,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

而张学良,正是在与红军的交战和反思中,逐渐看清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他对四渡赤水的记忆,既是对对手的敬服,也是对历史的深刻认知。

也再一次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国近代百年的风雨中,只有毛主席,才能真正挽救中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当代中国出版社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中国新闻网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