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战场成绩不理想,杨得志一战俘虏国军万人,请求毛主席处分

正观历史 2024-01-13 16:35:13

在解放军中很多将领都是贫苦出身,杨得志就是其中之一,铁匠出身的他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作战技巧,成为军中有名的将军。

清风店一战歼灭国民党军队17000多人,连毛主席都说:“打得好,解决了我的一块心病。”

一、铁匠出身,摇身一变成将军

杨得志原名杨敬堂,也是苦命人出身,从小就跟着父亲打铁。后来年纪大一些后,杨得志进入江西一个煤矿里做工。他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要像其他人一样在暗无天日的煤矿中度过了。

192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得志参加了“湘南起义”。起义结束后,杨得志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样一支为贫苦老百姓谋福利的队伍深深吸引着年少贫苦的杨得志,后来杨得志跟着部队来到了井冈山。在这里,他服从组织安排,虚心学习,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成长的非常快。

随着革命经验越来越丰富,杨得志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也逐渐显露出来,相继担任班长、师长等职务,带领战士们屡创战功。

在部队中的杨得志善于观察和学习,经常会提出一些巧妙计策,同时在作战的时候也非常勇猛。

1934年在中央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杨得志率领部队参加三岬嶂战斗,这是一场阵地防御作战,当时红军以一个团的兵力阻击了数倍于自己且装备精良的敌人。

面对危机局势,杨得志率领部队率先抢占三岬嶂,为这场战斗的胜利奠定基础。后来这场战斗成为了红军牵制部队坚决抗击和击溃数倍敌人的典型战斗。

后来在平型关一战中,杨得志的战略安排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斗开始前他做了完善的战略安排,他认为,设下伏击圈、占领高地,从地势高的区域向地势低的区域进攻更有利于作战。

在杨得志的安排下,部队在辛庄至小寨村一带设下“八里埋伏”阵,伏击日军。在准备伏击的同时,杨得志还安排骑兵团和独立营穿插至平型关东北部,截断敌人的交通线防止增援。

在平型关的战斗中,第343旅的685团和686团担任主攻位置,第344旅的687团负责切断敌人退路,第344旅的688团为预备队。

战斗开始后,负责进攻的部队全部埋伏在平型关东侧的山地,杨得志率领第685团埋伏在老爷庙一带的山地,这里是埋伏的关键地带,交给别人他不放心。这场战斗打的非常激烈,一直持续到中午,进入包围圈的1000名日军被全歼。

从此以后,杨得志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军中出了名,这才有了日后更多的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后,杨得志继续在解放战争中发光发热,取得了很大成就。

二、厚积薄发,酝酿进攻徐水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当时蒋介石在华北地区部署了大量兵力。虽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但国民党军队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解放军在解放华北地区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大困难的。在华北解放战场上,解放军相继在正太、保定等地和国民党军队交手,但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在杨得志看来,主要原因是没有集中兵力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仗打的不少,但是过于分散,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敌人对北平、天津、河北一带的控制。这一点具体表现在解放军从解放战争开始一直到1947年的时候,在华北战场上整师、整旅的歼灭战寥寥无几。关于这方面的看法,杨得志和聂荣臻不谋而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规模巨大的战役开始酝酿。1947年9月,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战场越打越猛,国民党不得不从华北战场调拨3个师的兵力增援。

在东北战场的牵制下,华北战场上解放军的压力减小,随着兵力部署的变化,国民党在部队安排上也出现纰漏。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为避免夜长梦多,时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的杨得志决定抓住时机再次向国民党军队出击,在运动中打一个大的歼灭战。

当时国民党部队的主力有一个军正在大清河以北的雄县、霸县、新城一带驻扎,1个师守卫津平交通线,1个旅驻扎于涿县、涞水一带,1个师驻扎在固城、徐水一带,2个师守卫保定。

对于主力中的精锐部队第三军则被安排在了石家庄。国民党部队在华北的整体兵力部署是偏向北部地区更加靠近北平、天津一带的。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保卫天津、北平、河北三角地带。在这样的兵力部署下,三个方向的兵力都比较充足,如果直接硬碰硬的话得不偿失。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杨得志提出了“不打三角打中间”的战略计划。也就是攻打位于三角地带中间位置的保北地区,攻破这里以后,部队就能够从这里进入三角地区,为后面的平津战役提供条件。

制定好目标以后,杨得志采用围城打援的老办法,就是先围攻徐水,这里是北平的南大门,又是平汉铁路的咽喉要道,必定会吸引敌人大量增援,这样就可以达到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目的。

在战斗开始之前,杨得志告知前线部队,这场战斗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快准狠,围攻徐水的动作一定要猛,给敌人营造一种大部队进攻的假象,尽可能的占领徐水,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敌人增援。

从计划上来看万无一失,但是杨得志还是有所顾虑的,他不确定敌人会调拨哪个方向的部队来增援。经过推演,大概确定了两个方向,一是徐水以南的保北地区,另一就是徐水北部的固城、东部的容城。

杨得志的心里清楚,位于石家庄的精锐部队蒋介石是不会轻易出动的,虽然国民党的实力强大,但杨得志还是希望这支部队能够出动的,如果敌人把这支实力强劲的部队调来增援的话,那么就可以在运动中将其一并歼灭,到时候华北局势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为夺取石家庄打下基础。

考虑到这一点,杨得志对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如果在攻打徐水的过程中让第三军感知到解放军势必要拿下徐水的决心说不定会自行出动的。一旦徐水被占领,保定、石家庄都会成为“案板上的鱼肉”,所以战斗过程一定要猛,让敌人产生错觉。

三、先斩后奏,决战清风店

计划制定以后,各部队到达指定位置,战斗按时打响。按照原定计划,在经过一夜战斗后,我军占徐水南部和北部,几个突击队几次都快要攻进徐水城内了,但是由于各部队配合不默契,导致攻城进度延缓。得知前线战况后,杨得志并不着急,而是要求前线部队稳住心态继续围攻徐水。

在焦急的等待中,侦察小队传来消息,国民党支援部队被调出来了,共有5个师10个步兵团和1个战车团从容城、固城向徐水移动,得知消息后,杨得志联系先前布置好的阻击部队第三、四纵队进行阻击。此时,国民党在华北的兵力除石家庄外的大部分都在徐水、容城、固城一线上,机动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进入包围圈的国民党明显乱了阵脚,解放军开始瓮中捉鳖,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足以可见增援敌人数量之多。当时蒋介石在华北地区部署了大量兵力,尤其是在靠近平津地区的大清河以北地区,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一个师的兵力,而且全部采用“三角战术”形成了犄角之势。这样的兵力部署当时令毛主席也非常头痛。

杨得志这样的打法很好的找到了“三角战术”的弱点,以徐水为中心蚕食敌人支援部队,伺机消耗驻守在石家庄的第三军守备力量。但是情况却没有料想的那样顺利,因为从容城、固城方面来的守军数量过于庞大,解放军消化起来略显吃力,而此时这场战斗的主角——第三军还迟迟未动,这样的处境对解放军略显不利。

杨得志经过思考后决定向中央汇报情况以待指示,但是还没等电报发出去,前线侦查部队就传来消息,罗历戎要带着第三军逃跑。得知消息后,杨得志立马盯着地图对局势进行分析。经过研判推断,罗历戎可能不是逃跑,而是要到新乐方向和援军汇合,这样就会对处在中间位置的我军形成夹击之势,到那时战况对我军就极为不利了。

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负责指挥的杨得志、杨成武、耿飚三人经过研究决定,部队需要比敌人率先移动到清风店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够抢占先机避免被包围。制定好计划后,部队开始集结,除了留一部分战士们在徐水外围继续迷惑敌人外,剩余兵力急行军至清风店。

制定好计划后按理是应该向上级回报再执行的,但由于战况紧急,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好时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一步走错对后面都是不利的,杨得志决定先斩后奏,毕竟军情紧急。

杨得志一行人带领部队长途奔袭250华里。赶到清风店后,罗历戎的部队还未赶到。战士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抓紧时间修筑工事。

由于抢占了先机,所以在罗历戎带领部队刚赶到清风店的时候就进入我军包围圈。虽然罗历戎的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他们很快就组织起来进行防守,第三军本身就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所以在防守的时候攻势也非常猛。而我军刚刚经历了长途奔袭,战士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后都露出疲态。

见此情形,杨得志提出把部队分成三部分,轮流对罗历戎的部队进行消耗。在这样的战略部署下,罗历戎的防守梅花阵被攻破,经清风店一役,我军将国民党精锐部队第三军大部分兵力消耗殆尽。

在徐水和清风店战役中,我军共歼敌17000多人,其中包括第三军13000多人。还将罗历戎等国民党十几名高级将领和10000名战士俘虏,缴获各种长短枪4338支、轻重机枪489挺,俘虏飞行员6名,可以说是战果显著。

战斗结束后,杨得志等人向毛泽东汇报战斗情况,就在战斗过程中先斩后奏的行为做了解释并请求处分。虽然先斩后奏是兵家大忌,但鉴于当时情况紧急,毛主席并没有追究,还表扬几人“做得好,你们解决掉我的一个心病。”

经过这场战斗后,国民党在华北地区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为后来解放华北地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