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万福桥的故事之第四回《石匠斗法》

乐咏生活 2024-10-06 09:24:41

作者:朱文怡(今湘乡山枣镇人。为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网络名人、长沙市新媒体协会会员、三湘名博网宣中心大V成员、雨花区新媒体协会会员、天心区自媒体联盟成员!)

上回说到,这宝庆府义士徐公明在这洙津渡上和渡夫们打赌要三年内修得一座大桥,他决心一改当地刁钻刻薄的民风。这对于那些渡夫们来说并未把他的话当回事,他们以为就是一件寻常的赌气拌嘴,觉得这徐公明穷酸样,肯定是修不成桥。而他们还是可以占据这涟水河险滩洙津渡继续盘剥那些贫苦的老百姓们,所以也就随便他徐公明回西边去了,也没派人去追去拦。

可他们哪里晓得这徐公明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大好人一个。他当时在那洙津渡西岸滩头立下了这个修桥誓言后,这前脚刚踏入宝庆府徐家老宅,后脚他就立马吩咐管家在宝庆府发出告示。扬言他徐家要变卖家产,为这洙津渡上的劳苦大众们修得一座石桥,让那些过河的渡客们从此不受那些刁钻刻薄的渡夫们盘剥刁难。并且他还呼吁这洙津渡以西官道周边的官绅百姓们一起集资,大家群策群力好在洙津渡上建桥云云……。

这告示发布后,得到了当地官府大肆宣传,在宝庆府,湘乡县等地都有张贴。最终在雍正元年(1723年)秋,这徐公明集合了大塘朱氏(今双峰千金一带),柘塘(今双峰柘塘一带)王氏及其他大小官绅、平民百姓们共同捐献的资金后就开始在这湘乡县县衙正堂的支持下,在这洙津渡口东西两岸划地搭棚作好修建大桥地准备了。因这是义举,又无需当地财政支持,故而这县令大人就也派出衙役在徐公明一行人搭设的工棚周边昼夜巡逻,并定期换岗,好保护这些义士的安全,防止周边那些刁钻的渡夫们去破坏工地。

合着也是这洙津渡上的渡夫太刁,惹得天怒人怨。这不,身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宝庆府及渡口西侧往西沿线的社会各界人士都感到愤愤不平。大家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决计一改当地这民风,好断了这些渡夫们的财路。大桥建设也总算开始了。这修大桥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清朝初期,又没有洋灰(水泥),故而只得用石块作为砌筑材料。这就得挑选一班手艺精湛的石匠师傅们来助力这大桥的修建。

这徐公明虽然在宝庆府也有熟悉的工匠,可是考虑到这路途遥远,糜费太重所以决定还是选用湘乡县内的石匠为宜。这样就只需提供餐饮而不需要为住宿再过多考虑了,石匠们工作完就各自回家了,这样也就更省资金。

在县衙正堂地帮助下,徐公明在洙津渡周边二十里以内广贴告示,很快就吸引来两班石匠前来应工。这两班石匠在当地都很有名气,又因不是同一个乡里的人,为争夺这砌石业务,是彼此攻击,在那滩头工棚内打闹起来。所幸有衙役维持秩序,也就没有闹出人命。这一下子来了两班人马,也确实让徐公明犯了难。为了公平起见,他徐公明在衙役的维护下振臂一呼,呼吁大家伙安静下来,好听他安排。

他先是谈古论今陈述起这洙津渡上渡夫的刁难刻薄事迹,说得在场的人无不咬牙切齿;而后他又说了这筹款的艰难,和只需要一班人马好节约资金,说到这儿大家伙都面面相觑为他们刚才的鲁莽而后悔,也感念那些捐款人士慷慨解囊为他们本乡本土的老百姓们解决世世代代大问题。

说到这,这徐公明觉得可以说出他刚刚笃定的选择方法了。他又正对着这两班石匠道:“为了让各位师傅能够为本乡本土百年大计做出贡献,也同时赚些工钱贴补家小,本人建议你们两班人马,每班分为两队,每队在新坳到桐子冲这一线山上,各选石材,各队打一件石器,本人将委托县衙府兵大人们帮忙监督,不准你们每班两队人马相互交流。最后打出的石器要求每班的两样石器一模一样。能做到的就可以承接这百年大计的石桥工程了。”

徐公明刚把这官话一说完,下面那两班石匠都一个个兴奋得眉飞色舞地样子,很显然这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难事。这其中一班的石匠对这另外一班石匠道:“喂,碾(你们)潭市那边滴晓得打石头不啦?不晓得就快滴回起(快点回去)……”说完这班人马是一阵哄笑。另外一班石匠回复道:“打个石头古又有莫子(什么)难滴哇,嗯啊(我们)三岁就晓得打哩,碾(您)山枣的怕是作田的啪,快回去绊禾(秋收)类!”说完又是一阵哄笑。这两班人马互不相让,又各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5天过后。这两班石匠师傅们各自扛着他们的两件作品下山了。他们一行人来到涟水河东岸搭设的工棚内等待着徐公明来验收。而那作品都用藤条篮子装起,并用红布盖好以示吉庆。

这徐公明和县衙内主管水利的官员一行来到这工棚内,他们首先掀开山枣一班石匠抬下来的两块红布一瞧。原来打是一对舂米的石器,这两件石器外侧呈南瓜状一条一条的圆弧向四周突出,造型很是好看。而且石器高矮直径都相同。更绝的是虽然事先分为两队,这打成的舂米石器两个口对口后,竟然能严丝合缝,看不出一丁点儿缝隙,即便是泼水也泼不进一丝一毫。要是放远了看就是一对切了顶的南瓜摆在滩头上。这手艺要是赶现在,也只能用电脑车床才能打出这样相似度极高的两物件来。而当时那山枣的老石匠们竟然手艺这么高。这徐公明一行人不住地称赞……。

“南噶(您)也看看嗯啊(我们)做滴咯!”这潭市一班的石匠有些不服气,担心被山枣那一班抢了风头于是立马请求徐公明查验他们的作品。这徐公明和县衙主管水利的官员便又来到潭市石匠班的作品旁。徐公明和另外一名官员掀开那两块红布后,在场的众人都惊呆了。

只见一对鸟笼展现的众人的面前,这对鸟笼虽然是石头打造,却都纤细如竹,绝的是那一根根鸟笼栏杆根根细长齐整,用的是一根根河床里头的石英石制作而成,样子晶莹剔透地非玉却似玉。它们一根根排成一圈,插在那汉白玉的石鸟笼骨架上。每个穿孔都做到严丝合缝,不留一丁点儿空隙。那鸟笼上方还单独打了一个提环,真是巧夺天工啊。不单单如此,那鸟笼里头还雕刻了一只小鸟。也是俏色巧雕,一只因为色泽呈灰褐色被雕成了一只麻雀,另外一个石鸟笼里因为是原白色,就雕刻成一只白毛鹦鹉。两只小鸟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要是不走近抚摸,还就真以为那是一双活物。

看到这,众人纷纷称奇。而那山枣的石匠师傅们看到潭市师傅们竟然做得这么精美绝伦,都一个个也不住地称赞他们的手艺是真的好。这搞得那山枣班的石匠工头心里是一个劲地打鼓,心想这下肯定必败无疑了……。

经过这一番比较后,大家都在等候着徐公明和县衙水利专家们的最终选用结果。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做舂米石器的山枣这一班子石匠竟然被最终聘选了。原来是这徐公明和那些水利专家们经过一番探讨后觉得这洙津渡滩头比较险急,往下游不远处本来是往南,忽然急转向东,这水势就变得更加猛烈了,所以考虑到这修的桥要经历千万年,又因为地质情况和资金问题等等综合考虑后觉得这桥无需修得那么精美,笨重一些反倒更加牢靠,于是乎就选用了打石舂的那山枣班子为最终聘用班组了。

徐公明留有言曰:“修桥要千年古迹万年牢,无需这样精巧……”。而那落选的潭市班子也并不灰心,他们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得到了在场一干人等的赞誉。而且他们还留下一些手艺好的师傅和山枣班子相互切磋学习。为这家乡的大桥建设无偿分享着他们好不容易学来的技术结晶……。

就这样,这修桥最为重要的石匠工种也选好了。可传闻这桥不仅仅是人在修,还有神仙相助咧,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回为您分解。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