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必康,这个曾经是延安市首家上市公司的医药企业,如今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一家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的公司。它的创始人李宗松,也从一个农民,变成了一个富豪,再到一个失信人。他是如何走上财务造假的不归路的呢?
一、从农民到富豪,李宗松的创业史李宗松,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曾经是一名农民。他从事过煤炭、房地产等行业,积累了一定的财富。1997年,已经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李宗松嗅到了财富的信息,他成功对陷入经营困难的国企山阳药厂实行了买断,并改组成为陕西必康制药公司,从事中药材收购、药品生产和销售等业务。
接手后,李宗松显示出了很高的经营才能,他先是投入巨资对公司的厂房、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对基础设施和制药厂进行了换新改良。除此之外,李宗松很早就明白了,企业靠经营积累不如并购来得快,他先后并购了五景药业、康宝制药、金维沙药业等医药公司,开启了一系列外延式扩张,并于2015年来到了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前20的位置。
2015年,延安必康借壳“九九久”登陆深交所,股票代码002411,上市后,李宗松的个人财富随之疯涨,以140亿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润百富榜》。
二、频繁并购身陷债务漩涡可能是之前的外延式并购发展的成功给李宗松一种错觉,就是如果有足够多的资金和足够多的并购,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就能不断向前。上市后,延安必康进行了多项资本运作,包括发行债券、定增、并购等,扩大了业务范围,涉及医药、化工、锂电池、物流等领域。
延安必康2015年借壳、2016年并购小营制药、2017年收购润祥医药、百川医药等子公司后,不仅形成了大量商誉,还消耗了上市公司巨额资金,偿债能力急剧恶化。业绩下滑,资金链紧绷,延安必康开启了各种模式的融资,除了发债和借款,其还有10次租赁融资、2次应收账款融资、1次信托融资以及股权质押融资。
除了上市公司自身现金流状况迅速恶化外,实际控制人李宗松也将个人身家几乎全部押上进行融资。截至2019年末,延安必康的控股股东已将其所持99.66%的股权质押;实控人李宗松股权质押率为97.49%,且大部分已到平仓线,距离平仓一步之遥。
三、铤而走险,财务造假面临巨额债务压力和股权融资爆仓的风险,上市公司开始了铤而走险进行财务造假。
2020年,监管部门对延安必康的财务造假等问题进行了查处。根据监管部门的调查显示,延安必康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假财务记账、伪造银行对账单等方式,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44.97亿元,并虚增货币资金36.63亿元。为维护股价,在临时报告中对相关产品和合作协议的披露不准确、不完整和存在误导性陈述。
2020年8月,基于以上情况,监管部门对延安必康及公司实控人李宗松各被罚款60万元,并给予警告;另有20余名涉事人员被罚款3万元-30万元不等,各项罚款合计267万元。
2022年5月,监管部门再次对延安必康立案调查,涉嫌信披违规。
四、退市延安必康的财务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公司财务造假被查处曝光后,延安必康的股价应声下落,公司股价从2018年的高点34.72元/股跌到退市前的0.62元/股,股价跌去了98.21%,6.2万名股民深套其中,公司在退市前市值仅剩下9.5亿元,超过520亿市值灰飞烟灭。
2023年6月延安必康起进入退市整理期,成为A股市场的第一家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的公司。2022年7月,延安必康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五、尾声2018年开始,延安必康也试图进行了多次自救,包括围绕北盟物流进行了四次资本运作,但都以失败告终。2019年,李宗松打算将延安必康的控股权卖给当地国资,但相关传闻后续并未有下文。
李宗松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被被处以警告和60万元罚款等处罚,其本人也因为无法清偿涉诉诉讼赔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且被限制高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