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乌克兰方面已经在两天前官宣了从阿夫迪夫卡撤军的命令,不过俄罗斯直到今天才算是将这座苦战了四个多月的城市全部占领,其中最后一座被攻下的标志性建筑为位于阿夫迪夫卡郊区的一座始建于苏联时代的焦化工厂;
据俄罗斯方面的报道,尽管大部分乌克兰军队已经撤走,但是在这座焦化工厂内仍躲藏着部分尚未撤离的乌军士兵,这座工厂曾经是欧洲最大的焦化厂,内部设施的复杂程度如之前的亚速钢铁厂差不多,非常适合乌军利用有利的地势打阻击...
昨天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还表示:俄军正在采取必要的措施包围和肃清焦化厂内的武装分子,夺取这座焦化厂对俄罗斯完全控制顿巴斯地区的工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就在科纳申科夫表态一天后,俄军队在今天宣布阿夫迪夫卡的焦化厂已经被完全控制!
至此,整个阿夫迪夫卡战役正式收官!
战役的结果是以俄罗斯的惨胜收尾,其付出的代价比去年的巴赫穆特战役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关于这场战役双方的损失数字,主流媒体只是统计了俄罗斯的损失,对乌克兰方面的损失却只字未提,看来还是人家乌克兰在新闻公关方面做得工作更为出色一些;
根据美国和乌克兰方面的统计,在阿夫迪夫卡四个多月的战斗中,俄军士兵伤亡数量在4.7万人左右,其中约有1.7万人阵亡(数字可能有水分,列位自行判断);
装备损失包括364辆主战坦克、248门各型火炮、748辆装甲车以及5架飞机。
而对于乌克兰自家的损失,老美和乌克兰都没有具体说明,只是拿出了一个比较唬人的10:1(也有说是13:1或者是7:1的)的对比数字来解释,其大意就是乌克兰每损失一名士兵俄罗斯就要牺牲十名士兵,装备损失对比大概也是这个比例。
但看到如此“惊世骇俗”的战损比我就有一个疑问了?
既然乌克兰军队打得这么出色,伤亡率这么低,为什么要撤退呢?继续打啊...
10:1的伤亡对比我相信在某些时候应该是真的,毕竟俄罗斯军队向来打仗的风格就是“毙敌一千,自损一千”,可这并不能代表整场战役。个人估计,乌克兰的损失应该不会比俄罗斯强到哪里去,甚至可能更惨,但是没有相对权威的数据,咱们也只能是猜测。
另外,从乌克兰军队的撤退过程来看,他们政府官宣的那个战损比简直就像笑话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在过去两天的追击过程中,俄军至少毙敌1500余人,也就是说乌克兰军队在“逃跑”的时候都是被追着打的,既然乌军战斗力那么强,撤退是应该不至于如此之惨吧?
这显然不像是事先谋划好的撤退方案,而更像是军队临时接到命令仓促撤离的结果。
另外俄军一些士兵在社交媒体上也发文称他们的部队俘虏了大量的乌克兰投降士兵,这些人都是因为没有来得及撤离不得已投降的。
至于这个“大量”的具体数字,现在还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
也有报道称,乌克兰军队的撤退过程十分混乱,士兵为了逃命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为此乌总参谋部还特意下达了一项命令:
允许士兵从阿夫迪夫卡的城市废墟中撤军,但必须要保证本部的军事任务100%完成...
但多数乌军士兵都无视了这条命令,自顾自地逃命去了。
第二:在俄罗斯军队接管乌军阵地之后,他们发现了大量并未使用的乌军武器,包括美制“标枪”反坦克导弹、由波兰制造的RPG-7火箭弹、堆积如山的弹药、数十门完好的火炮、相当数量的装甲车、卡车、多管火箭炮系统等等。
当然了,这些战利品主要以轻武器为主,重型武器和大口径炮弹基本上没有多少,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乌克兰弹药匮乏的困境。
第三:这也是刚刚出炉的新消息,俄罗斯军队一位高官在今天表示,乌克兰军队在阿夫迪夫卡战役中曾对俄军使用了美制的化学武器,士兵在沾染上这种化学武器后会出现皮肤溃烂、呼吸麻痹以及心脏骤停等症状,其内部化学物质初步估计为“Teren-6”;
当然了,类似的消息在西方媒体中根本看不到,只有俄媒体在大力宣传。
从以上几点来看,乌军的战斗力应该没有报道中的那么强悍,至少达不到10:1的战损比。
“牛”的确是吹的大了一点,可是“斯基”麾下的这些军队在四个月的战斗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面对俄军数倍于己的兵力、重炮、制空权完全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加之后备增援锐减、补给线时刻受到威胁、弹药短缺等困境,这些乌军大兵硬抗了这么长时间,也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