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积湧“尚书坊”
海南存留的惟一“尚书坊”
海南儋州有一“尚书坊”,位处三都镇积湧村,这是海南仅存的“尚书坊”,备受关注。
说是“尚书坊”,其实是仅存一坊额,嵌于积湧村吴大宗祠前的榕树下,底有水泥浇筑的基座,玄武岩石雕刻的匾额,在巍巍榕树之间,略显古朴沧桑,又光芒四射,因为坊额上“尚书”两字令人颇为震憾,又肃然起敬。
后吴氏重修宗祠时,在一旁重刻尚书坊,虽形制简单,也不失文雅精致,宣扬了吴氏族人对此牌坊的看重。
尚书坊为何人所立?因牌坊位处吴大宗祠文化园内,儋州积湧吴氏渡琼始祖为大唐户部尚书吴贤秀。
吴大宗祠建于清咸丰年间,并同时建立“尚书坊”一座。
1997年,历经140多年的古老宗祠及“尚书坊”毁于强台风,2012年,吴大宗祠重建成如今的规模,除一进正殿之外,还有二 进“贤秀公纪念堂”。
残存的牌坊依然立于宗祠正殿前,宣扬着古韵文风!
这里是吴氏大宗祠,让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尚书坊”吴氏族人为其始祖吴贤秀所立。
而有村民介绍,牌坊是吴氏族人为明朝自儋州考取进士并官任尚书职务的薛远所立。
如此提醒,吴氏族人修宗祠,建“尚书坊”纪念薛远进士;这是一个令人颇感兴趣的问题。
“尚书坊”为谁所立?
薛远,明朝海南第一位进入朝廷中央集权的正二品高官,历任南京户部、兵部尚书。
明成化七年(1471年),广东按察副使涂棐在琼州府城建表贤亭,表彰薛远、邢宥、丘濬、林杰四位进士的功德贤能;并在府城、儋州为薛远各立“尚书坊”一座。
清咸丰七年积湧村这座“尚书坊”不曾有记载,现摘录坊文,可供有识之士解读。
匾额正中楷体“尚书”二字。上款:工、户、刑部尚书昌期、玄秀、杨而。
落款“乡试馀才师成众仝立”。
背面正中“振文风”三个楷体大字,落款:“咸丰七年合族仝建”。
咸丰七年(1857年),至今165年历史。这是目前海南存留的仅有的“尚书坊”。
“尚书坊”为海南一尚书薛远所立,还是吴氏族人为纪念先祖大唐户部尚书所建,或许有双重意义于其中!
海南第一位尚书薛远薛远(1414--1495年),祖父薛祥为朱元璋政府工部尚书,后受陷被处死,父薛能受累薛详罪被谪来琼,落籍海南卫前所。
薛远出生海南,年少时薛远随父前往儋州卫所任职,居住薛官都(今儋州峨蔓镇笔架村),二十二岁时薛远以儋州宜伦县学中举。七年后进士及第,官授云南司主事。
后历任户部郎中、右侍郎、工部侍郎、户部左侍郎,五十四岁时,薛远迎来了政治生涯的巅峰,升为户部尚书,总理京储。
五十八岁时,广东按察副使涂棐在琼州府城建表贤亭,表彰薛远、邢宥、丘濬、林杰四位进士的功德贤能;并在府城、儋州为薛远立“尚书坊”。
这位海南第一位尚书受人尊敬,风光无限。
66岁时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82岁时卒于家中,斡旋追赠荣䘵大夫、太子少保,葬于琼山府城薛村。
儋州、琼山共同祭祀尚书薛远儋州笔架村、府城薛村的薛氏后人都以同样的方式来祭祀这位先祖贤人。
笔架村距离积湧村不远,村里重建了规模宏大的薛氏宗祠,正殿悬挂牌匾:“薛中郎祠”。
宗祠内屹立着一尊薛远站立的花岗岩石雕像。
进入府城薛村,这里存留有关薛远的文化遗迹更为浓荫。
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薛远墓。
还有府城地区存留完好的古色古香的薛氏宗祠。
后人修建纪念先贤的:“薛远故里”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