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恢,字思远,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诸葛诞的孙子,东吴诸葛靓的儿子。西晋灭吴后,他的父亲诸葛靓选择回到家乡,终身不面向晋朝的朝廷而坐。而诸葛恢在年轻时就已经名声在外,他以其温文尔雅的个性,被任命为临沂县令,处理政务时总是以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深得民心。
当时的局势并不稳定,八王之乱使得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为了躲避战乱,诸葛恢决定南渡到江东地区。江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在这场动乱中相对安定,因此吸引了许多北方士族和百姓前来避难。
南渡之后,诸葛恢很快在江东地区站稳了脚跟。他在那里继续致力于政务,为当地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307年,西晋的琅琊王司马睿被任命为安东将军,他任用诸葛恢为主簿,这是诸葛恢进入司马睿幕府的开始。在司马睿的麾下,诸葛恢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不仅帮助司马睿处理日常的文书工作,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决策。后来他被升任为江宁县令,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职位,负责管理一个县的行政事务。
311年,诸葛恢因为征讨周馥有功,被赐封爵位为博陵亭侯。当时的局势非常混乱,许多官员都逃离了岗位,导致政务瘫痪,奏章堆积如山。在这种背景下,诸葛恢斟酌处理每一份奏章,都处理得非常得体。
312年,西晋皇帝晋愍帝司马邺即位,他征召了在地方上有着显著政绩的诸葛恢入朝为官。然而,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也就是后来的晋元帝,对诸葛恢的才能非常看重,他不希望诸葛恢离开自己的幕府。因此,司马睿上疏朝廷,挽留诸葛恢,并提出将他调任为会稽太守。
诸葛恢在担任会稽太守期间,他的政绩非常显著,他以清廉公正著称,使得会稽郡的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在他的治理下,会稽郡成为了各个郡县中的佼佼者。
晋元帝司马睿称帝后,他对诸葛恢的政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为了表彰诸葛恢的杰出贡献,晋元帝下诏书,特别提到了诸葛恢在会稽内史职位上的三年任期,称赞他会稽郡治理得政清人和,是所有郡县中的表率。因此,晋元帝下诏晋升诸葛恢的官爵,并增加他的俸禄,以此作为对他政绩的奖励。
324年,晋明帝司马绍为了征讨权臣王敦,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在这一年,诸葛恢被任命为侍中,主要负责顾问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他还被加任奉车都尉。
在征讨王敦的战役中,诸葛恢对王敦的军队进行了有效的征讨,并因此功勋显著。作为奖励,诸葛恢被封为建安伯。他还被任命为后将军以及会稽内史。
随着战事的结束和局势的稳定,诸葛恢再次被征召入朝,担任侍中的职位。最终,诸葛恢升至尚书令,这是当时朝廷中的最高行政职位之一,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的所有政务。
342年六月,晋成帝司马衍的健康状况恶化,病重之际,他颁布了遗诏,任命诸葛恢为顾命大臣之一,负责辅佐年幼的太子,稳定朝政。顾命大臣的职责非常重大,需要在皇帝驾崩后,辅佐新帝处理国政,确保政权的平稳过渡。
不久之后,晋成帝司马衍去世,晋康帝司马岳即位。晋康帝即位后,对诸葛恢的信任有增无减,他加任诸葛恢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
345年五月,诸葛恢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诸葛恢的去世对朝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元老。为了表彰诸葛恢生前的贡献和忠诚,朝廷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此外,诸葛恢被追赠的谥号为“敬”,这个谥号表达了对诸葛恢一生忠诚、勤勉、正直的肯定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