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新型反辐射导弹AARGM-ER性能分析

阿隆过去 2024-03-11 02:28:33

DOI:10.16358/j.issn.1009-1300.20230005

1 引言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地面防空导弹武器的种类迅速增加,网络化、智能化、远程化等特点逐渐突出,空中作战的飞机面临的作战环境与作战任务也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受到的威胁更加严峻,对制空权的争夺更加剧烈。因此,新一代空地反辐射导弹的核心将是解决攻防结合、体系对抗的问题。机载反辐射导弹作为一种正面对抗防空系统的战术武器,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目前,美军装备的反辐射导弹主要是先进反辐射导弹(Advanced Anti Radiation Guided Missile,AARGM),代号AGM-88E,由于其外形尺寸过大无法装入F-35隐身战斗机弹舱中,且射程较近,最大射程仅有150km,难以有效应对C-400等远程地面防空导弹系统。为此,美国海军于2015年2月发布了关于发展AARGM-ER(AARGM增程型)的能力需求,由诺格创新系统公司(原Orbital ATK公司,于2018年6月被诺格公司收购)承研。2021年7月,该项目完成了首次实弹飞行试验,达到里程碑C节点(低速率初始生产授权),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目前,AARGM-ER导弹已完成四次实弹飞行试验,计划在2023年进入全速生产阶段。美方声称这将对中国目前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由东风导弹、雷达等构成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产生严重的威胁和震慑。因此,有必要对美国新型反辐射导弹AARGM-ER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针对AARGMER导弹的研制历程、作战使用以及技术性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发展特点,以期对武器装备发展提供参考。

2 研制历程

基于增程、四代机内埋的军事需求,2015年2月,美国海军发布了关于发展AARGM-ER的能力需求,如表1所示。

随后,Orbital ATK公司开展设计,AARGM-ER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2016—2019年)、工程研制阶段(2019—2021年)和设计定型阶段(2021—2023年)。目前已经完成了方案设计和工程研制阶段,已经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根据美军公布的财年预算情况,AARGM-ER导弹计划于2023年三季度达到初始作战能力,并开始列装海军舰载机中队。

2.1 方案设计阶段

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负责设计,其目标是扩展现有AARGM导弹能力,提升对新目标的威胁,并且提高战场生存能力。AARGM-ER导弹沿用了AGM-88E的制导体制(GPS/INS+主动毫米波雷达+宽频带被动雷达+双向数据链)、电子设备和战斗部;采用了新型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新型点火安全装置,增加了弹体直径,提升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装药量,使发动机总冲大幅提高,提升了导弹的速度和射程;在弹体两侧增添了两个与导弹弹体融合的边条翼,气动布局也从旋转弹翼式改为了正常式,如图1所示;引进了新型尾翼控制系统,提高了导弹的机动性,降低了空气阻力。

2.2 工程研制阶段

工程研制阶段由诺格创新系统公司负责,主要完成了方案的迭代优化和测试试验。方案上,气动外形得到优化,主要包括头部曲线和边条翼的优化(见图2),增强了对目标搜索探测、信号处理、毁伤评估等方面的能力;测试试验上,于2021年7月19日成功进行了首次实弹飞行试验,导弹由美国海军的主力战斗机F/A-18搭载(见图3),发射后成功命中了目标,验证了弹上系统集成和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

2.3 设计定型阶段

2022年1月21日,美国海军在南加州海岸的穆古角海域成功完成了AARGM-ER反辐射导弹的第二次实弹飞行试验(设计定型阶段第一次飞行试验),如图4所示。此次飞行试验中,导弹完成了全射程飞行,并攻击了在圣尼古拉斯岛的模拟防空雷达目标,测试了导弹从远距离探测、识别、定位和攻击陆基防空雷达系统的能力,进一步证明了AARGM-ER导弹精确应对远程威胁的关键能力。

2022年7月21日,美海军开展了AARGM-ER反辐射导弹的第三次实弹飞行试验。此次试验导弹从F/A-18战斗机上发射,利用弹上先进的宽带被动/主动雷达复合导引头探测到陆基威胁目标并成功摧毁。试验结果符合预期,该导弹的探测、识别、定位及与陆基防空雷达系统作战能力满足要求。

2022年11月30日,AARGM-ER反辐射导弹完成了第四次实弹飞行试验。导弹从一架F/A-18战斗机上发射,成功击中了一个具有作战代表性的移动海上目标。此次试验测试了AARGM-ER反辐射导弹探测、识别、定位并有效打击远程关键目标的能力,并验证了其与海上机动目标有效作战的能力。

3 作战使用

AARGM-ER导弹的作战模式可分为:预置(Pre-Briefed,PB)模式、自卫(Self-Protect,SP)模式和随遇目标(Target Of Opportunity,TOO)模式。

3.1 预置(PB)模式

预置模式(如图6所示)根据目标的辐射参数、位置设计出预定的弹道,并依此进行编程设定,导弹发射后以预置弹道进行飞行,在距离目标一定距离后自行转入跟踪制导状态。

导弹发射后,无需依靠载机指令,载机可做到发射后不管。导弹根据导引头的搜索功能识别锁定目标,并最终选择威胁最大的目标或预先确定的目标。如果目标雷达关机,则通过GPS/INS导航飞向目标。当导弹接近目标后,弹上主动导引头对敌雷达系统进行搜索,并实施攻击。

3.2 自卫(SP)模式

自卫模式(如图7所示)是载机执行作战任务时,用于攻击正在照射雷达的一种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当机载雷达发现地面雷达捕捉到自己,则启动反辐射导弹对敌方威胁的陆基或舰载雷达进行打击。

自卫模式通过载机侦察系统探测目标雷达信号,火控计算机适时进行分类、识别、评定威胁程度,选出要攻击的目标,向导弹发出指令。飞行员选定目标后,将要攻击目标的信息装订给弹上导引头。导引头根据火控计算机发送的目标信息对目标进行搜索,直至完成截获。随后,作战飞机开始机动飞行,以便于进行目标定位解算。导弹的发射条件根据火控系统由导弹设计诸元解算的结果以及装订情况来获得,当火控系统给出指示,即可发射导弹。

当反辐射导弹导引头未看到目标雷达时,仍可发射导弹,导弹根据预先装订的程序进行飞行,并开启导引头搜索,一旦目标落入导引头视场,并被导引头所截获,导弹进入自主制导阶段。

3.3 随遇目标(TOO)模式

随遇目标模式(如图8所示)为不常用模式。此种模式仅在载机遭遇突然威胁的情况下使用。载机在执行作战飞行任务时,敌方雷达突然开机,将直接威胁到载机的安全。在此工作模式下,弹上的被动雷达导引头将会根据目标雷达波进行探测、识别并判断威胁等级,选定攻击目标。

4 技术性能

4.1 技术方案

根据美国海军提出的AARGM-ER项目研制需求,并参考F-35弹舱适配的其他导弹参数,推测AARGM-ER导弹总体参数如表2所示。

(1)气动布局

AARGM-ER导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移除了AGM-88系列一直延续的弹体中部的可动旋转弹翼(导弹的主升力面),取而代之的是在弹体两侧增加了与弹体融合的边条翼,有效提升了导弹的升阻比;舵面采用尖切梯形舵,采用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设计,对吊挂进行修型减阻处理,采用伸缩式吊挂,飞行过程中吊挂收入弹体中,极大地降低了气动阻力,提高了导弹远距攻击、快速飞行和敏捷控制能力;采用收缩尾部设计,减小了被动段的底部阻力(涡流阻力),提高了导弹的综合性能,AARGM-ER导弹外形图如图9所示。

(2)制导控制系统

AARGM-ER导弹沿用了AGM-88E导弹的“GPS/INS+主动毫米波雷达+宽频带被动雷达”复合制导体制,且集成有先进的弹载双向数据链和数字地形数据库。其导引头包括一个围绕导弹头部的数字化被动天线阵列,10个微波电路集成插件,一个雷达射频信号数字处理机,一个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及一个威胁数据库。该型导弹既可接收并锁定敌方雷达信号,利用弹道对目标雷达进行被动三角定位,确定雷达的坐标位置进行打击;也可在雷达关机后通过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锁定目标进行打击,其视场、灵敏度、带宽、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均优于前期的“哈姆”系列导弹(AGM-88A/B/C)。该导引头可抗雷达关机,抗干扰能力极强。

(3)引战系统

战斗部采用紧凑型高爆破片杀伤战斗部,内部装有钨合金预制破片,战斗部质量68kg。引信采用近炸引信,具有一个测定离地高度的主动激光装置,引爆角度小,抗角度干扰能力强。为了提高引爆精度,还装有辅助引信,可在接近目标时引爆,也可在目标前方引爆。引战系统的输入为主被动导引头的探测信息和GPS的定位信息,由引信逻辑控制器根据引战配合策略选择引爆战斗部的时机。

(4)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采用新型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新型点火安全装置,推进剂沿用了AIM-120系列、HARM系列及AGM-88E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即丁羟推进剂,具有低烟特征以降低被探测概率。根据资料获取的发动机类型、弹径、舱段划分等情报,估算AARGM-ER导弹的发动机总冲约为500kN·s。

4.2 技术特点

AARGM-ER导弹作为美军最新型反辐射导弹,在集成了原有AGM-88E导弹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提升了射程,实现了四代机内埋发射,具体技术特点如下:

(1)较高的通用性武器装备的通用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就越强,随之提高的还有整体作战效能。AARGM-ER导弹的通用性主要体现在该导弹具备多平台使用能力,既可以满足F/A-18E/F战斗机、EA-18G电子战飞机等的外挂发射,又可以实现F-35A/C战斗机的内埋弹射。

(2)先进的制导系统AARGM-ER导弹采用毫米波主动/宽频被动复合导引头、GPS/INS组合导航等,降低了导弹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使导弹在复杂战场态势中仍可以完成目标探测、目标识别、目标定位和精确打击的任务。导引头工作频带宽,达到0.8~18GHz,可以覆盖多种波段的雷达;导引头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不但可以从主瓣、旁瓣进入,也可以从背瓣攻击,既可以攻击波束相位相对稳定的制导和炮瞄雷达,也可以攻击波束环扫或扇扫的警戒和导引雷达,不易被发现、识别和诱骗。(3)抗诱饵、抗关机能力强在地面防空系统与反辐射导弹的博弈中,地面防空系统往往采用布设阵地诱饵、雷达关机等一系列防护手段以增大其生存概率。AARGM-ER导弹使用复合制导体制和主被动雷达信息融合算法,能够融合多源信息、将各自获取到的目标信息分时接入制导回路,减小导弹受到阵地诱饵和雷达关机等措施的影响,极大提高了导弹的抗诱饵、抗关机能力。(4)可内埋、速度快、射程远AARGM-ER导弹射程远,最大射程超过300km,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辐射导弹,在面对C-300、C-400等防空武器系统时,可实现防区外发射,极大提高了执行防空压制任务飞机的生存能力;AARGM-ER导弹飞行速度快,平均飞行马赫数可达到4,在空地高强度对抗中,大幅压缩防空武器系统响应时间,可实现先敌到达、尽远打击。

5 思考与启示

5.1 贯彻“设计武器就是设计战争”思想,从战场的实际作战使用需求出发开展武器发展论证工作

无论是反辐射导弹武器的产生,还是AGM-88系列导弹的历次升级,均是将战场实践需求转化为武器型号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生动案例。AARGMER导弹宽频被动导引头、组合导航、毫米波主动/宽频被动复合导引头等设备和技术的相继应用,保证了导弹在复杂态势如强电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其目标探测、目标识别、目标定位和精确打击的能力,这些进步是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战场经验教训及时总结并发挥牵引作用的成果,基本呈现了一场战争对应一次重大升级的特征。在发展先进反辐射导弹乃至其他先进导弹武器时,也需要转变观念,从作战实用的角度出发,理解先进作战理念,强调对抗,紧跟自主决策、能量管理、在线制导律重构等武器发展潮流,开展装备论证工作。

5.2 持续跟踪先进技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

从20世纪80~90年代FPGA的引入,到数字计算机、组合导航技术的应用,再到近年来成熟的毫米波雷达技术以及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AGM-88系列导弹的各次升级无不体现着对于前沿尖端技术的跟踪和应用。AARGM-ER导弹作为该系列导弹的最新改进型,也保持着对于其他同类型产品的跨代优势。因而,在实际产品研制工作中,不仅要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大胆采用相对成熟的前沿技术,同时还需要找准关键,聚焦核心,对以实时二维SAR成像、主动目标识别算法、高冲质比固体火箭发动机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集智攻关,寻求快速突破,才能确保方案的整体先进性。

5.3 针对反辐射导弹等在内的导弹武器装备研发,可考虑“小步快跑”的模块化、系列化升级思路,提高效费比

AARGM-ER是AGM-88系列的继承和发展。AARGM-ER根据任务需求保留了AGM-88E的导引头、战斗部和部分电子设备,并对其余分系统进行了技术扩充与发展,对各分系统部件进行模块化升级与更换。这一举措在保证导弹的通用性和继承性的同时,缩短了研制周期,节省了研制经费,极大地提高了导弹研制的效费比。因此,在开展此类导弹研发工作时,也可构建开放式的体系架构,实现模块化硬件快速换装,弹上软件、算法升级,支撑装备能力的快速提升。

6 结论

AARGM-ER导弹作为美军最先进反辐射导弹之一,使得美海、空军空中力量在与防空系统的博弈中占据了极大优势。本文通过介绍AARGM-ER导弹基本情况,给出了其研制历程、作战使用模式,分析了导弹具体技术方案和技术特点。并指出,在导弹武器装备研发工作中,应贯彻“设计武器就是设计战争”的思想,从战场的实际作战使用需求出发开展武器发展论证工作;持续跟踪先进技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采用模块化、系列化和升级思路,提高效费比,为反辐射导弹等武器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