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被点名了?特斯拉CEO马斯克:不应该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三叔侃科技 2024-04-05 05:19:51

小米SU7 上市24小时,大定88898台。

如今在中国汽车领域里面,能做到类似成绩的,有三个。

小米算一个、华为算一个、特斯拉+比亚迪加在一起算一个。

这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粉丝基数在那摆着呢。

有热度,就伴随着争议。

“定金锁单无法退”、“陈震测评小米SU7”、“米粉冲击其他车企直播间”……

这些问题,随之而来。

关于“定金”锁单的问题,小米也给出了答复。

“大定7天可退。

但我们也提供了主动锁定配置的选择,一旦锁定配置也就意味着锁单完成,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再次修改,这个时候定金是不可退的。

截止3月29日中午12点,我们的客服体系,接到关于退单及改配需求,总计469例。”

对于大定的讨论,小遍不想讨论太多。

小编相信一定有人是不小心或者后悔了,也一定有人故意而为之。

今天,主要讨论另一个热议。

特斯拉CEO马斯克的一段话。

“对任何技术评分的正确方法不应该是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因为这太容易了),而应该和其物理极限进行比较。”

这段话一出,很多人表示马斯克是在针对小米SU7发布会上的对比操作。

雷军对比产品时,从配置、续航、价格,甚至在防晒上,都针对特斯拉model 3进行了全方位的“碾压”。

但事实上,这段话并非马斯克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之后说的,而是小米SU7发布会的前一天,马斯克与他人讨论如何正确地评价一项技术时,有感而发。

如果非要说针对,下面这一段来自特斯拉高管的话倒是符合一些。

3月29日,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我们的研发底层逻辑:和物理学的极限进行比较,而不是和已有的产品做对比。”

同时带上了马斯克那段话的截图。

时间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之后,也有“产品对比”的字眼。

这是不是点名小米SU7呢?

并不是。

马斯克、陶琳点名的不是小米SU7,而是除了特斯拉以外的所有车企。

这样对比的影响大吗?

确实很大,比如忠诚度很大的米粉,就会在这种对比下选择小米SU7。

在发布会结束后,在网上也流传着一张图。

据说是某品牌销售传出来的。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份对比,又是怎么样一个想法呢?

这种“雷军对比法”也好,“米氏对比法”也罢,确实存在一定的误导性。

车毕竟不是一个小物件,大家还是切忌冲动消费。

回到正题。

难道特斯拉真的这么强,或者再换一个说法,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其他车企的配置、价格……?

事情还是要聊清楚一些。

毕竟,陶琳这一宣传,很多人已经跟风说一些类似“美企做法怎么怎么正确”、“中企如何如何不堪……”

远了不说。

2023年,福特汽车将旗下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的价格最高下调了1万美元后。

第一反应过来的不是消费者,而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他表示,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的竞争对手福特F-150 Lightning的价格“有点贵”。

“福特Lightning是一款好车”马斯克说道,“只是有点贵,尤其是考虑到现在各种贷款的利率都很高。”

除了特斯拉。

再多说一个美企。

那就是苹果。

2019年,苹果发布会。

苹果在宣传芯片时,不仅对比了自家前代产品,还针对了三星、谷歌,以及华为的芯片。

为什么呢?

看一下2019年的华为的芯片有多强,大家就清楚苹果为什么要带上它。

当时,苹果对比的是麒麟980芯片。

它是华为海思推出的基于ARM的64位系统芯片,发布于2018年8月31日,也是业界首次采用7纳米工艺并搭载两个NPU的芯片。

麒麟980采用全球首款基于Cortex-A76的处理器,包含2个高性能大核、2个高能效大核、4个高能效小核。

采用第四代自研ISP,像素吞吐率比上一代提升46%;

在夜拍方面,麒麟980针对暗光场景,芯片采用全新Multi-pass多重降噪技术;

在通信方面,麒麟980在全球率先支持LTE Cat.21,支持业界最快的下行1.4Gbps速率(值得一提,2022年7月,麒麟980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你以为这就完了?

当苹果信誓旦旦想要通过对比,拉华为下马时……

华为早就动了。

2019年9月6日,华为早于苹果发布会五天,在北京和德国柏林发布最新一代旗舰芯片麒麟990系列,包括麒麟990和麒麟990 5G两款芯片。

多了就不多介绍了,只一句……

麒麟990 5G是全球首款旗舰5G SoC芯片,是业内最小的5G手机芯片方案。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华为被“圈”了起来,为美企“让”道。

所以网上那些听风就是雨,高唱外企格局大的人,消停一下吧。

苹果和三星,奔驰和奥迪……这些冤家,哪一个没在广告、宣传上动手脚拉踩对手?

动不动马斯克要颠覆世界,拯救人类的。

要拯救……也是从77度02分14秒、38度53分55秒开始。

国产厂商们对标国外品牌的频率其实正在减少。

比如智能手机,之前对比的全是三星、苹果,现在也对标友商了。

这说明什么?

友商可恨,跟自家产品一个赛道,抢走了自家的市场份额。

同时也间接证明两点,这个赛道里面的主要玩家是国产“友商”,同时也正面了更多的国产“友商”也能上得了台面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汽车行业。

之前,动不动就是B BA,动不动就是“外国的发动机好”……

现在好了,中国新能源车企把“外国的发动机”都给干没了。

现在又说,特斯拉是行业的标杆,是特斯拉养活了中国的车企……

标杆是没错,毕竟它是行业老前辈,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对电动车行业的贡献上,这一点上需要正视。

但……

是它养活中国车企,还是中国市场养活了它呢?

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多了。

它是“鲶鱼”,小编认。

它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推动了供应链、行业的向前。

但不能光想着它的付出啊。

3月26日,陶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是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十周年,这十年间我们在这个极具活力的市场硕果累累,也在生产制造、研发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

随后,她向记者展示的一组数据显示。

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经拥有约150万名车主;

特斯拉直营门店超过500家,覆盖中国大陆城市78座;

特斯拉直营及授权钣喷中心280家,覆盖中国大陆城市171座;

特斯拉充电网络100%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

特斯拉2023年全年生产184.5985万辆新车,交付量为180.0581万辆,收入达96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948亿元,同比增长153.1亿美元;

而特斯拉中国市场2023年的收入达21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948.5亿元,占总营收的22.5%……

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推动左右,同时也是中国150万特斯拉车主养活了它啊。

麻烦小黑衣移驾……看一眼。

2023年,中国直接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汽车仅为3.68亿美元。

当然,今天写此文并非针对特斯拉。

而是针对无脑谈论马斯克、陶琳关于“已有的产品做对比”、“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的那帮人。

特斯拉的格局也确实大,这本就是一个位置的问题。

就像马云说,“我不喜欢钱”一个样。

正如陶琳所说,“(特斯拉)研发底层逻辑:和物理学的极限进行比较”。

特斯拉的电动车本身就处于行业领先,他们本身在电动车领域就是行走在“无人区”的那群人。

可如今……这群人回头了。

他们还是很高傲的说着,他们不在意。

但是当说出这句话时,其实已经很在意了。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问鼎全球第一的第十个年头。

这十年里……

中国汽车出口超过了日本,成为汽车出口全球第一;

这十年里……

比亚迪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第一;

这十年里……

中国有近500家电动车制造商进入战场,如今只剩下40余家。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创业,我愿意押上我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在这一场没有终点的远航里,小米汽车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成为下一个“B BA”、“特斯拉”……

对于雷军很重要、对于小米很重要、对于米粉也很有分量……

对于普通人来讲,也许就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内,中国并不缺乏后来者。

但作为旁观者,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十年“征战期”,不妨为勇敢“入局”的新玩家鼓一下掌。

然后……

静静地做一个中国汽车时代的见证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