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天花板是什么?

红红说商业 2024-12-19 04:13:39
一般来说,如果从总量上分析,经济发展过程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一种是供过于求的状态。 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是不同的。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约束增长的是供给端,是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说简单点,就是生产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人才,技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都会显得极为重要。 生产越多,生产效率越高,就等于经济增长越多。 再说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那么约束增长的显然不再是供给端的生产效率,因为此时已经产能过剩了。约束增长的天板花只会是需求。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重视投资是正确的。而到了供过于求的阶段,那么就要从重投资转移到重消费了。 在供不应求的阶段,价格由买方在竞争中形成,出价高者买,因此,价格会上涨。这个阶段其实就是通胀阶段。 在供过于求的阶段,价格由卖方在竞争中形成,出价低者卖,因此,价格会下跌。这个阶段其实就是通缩阶段。 根据以上这些经济学原理。当下我们中国的经济,总体上已经从供不应求的阶段走到了供过于求的阶段。 在供不应求的阶段,人们都有工作,通胀率高,失业率低。在供过于求的阶段,失业率高,通胀率低。这非常符合菲利普斯曲线。 既然如此,所谓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就已经不合时宜了,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需求推动供给。 政策方向上,也要从重投资转到重消费。虽然投资的开支可以转化成消费,但是由消费拉动的投资更健康,因为只会有错误的投资而不会有错误的消费。由消费来牵引的投资的效用是最高的。 当我们把重心切换到需求这一端。社会财富悬殊过大就是个问题,少数富人掌握大量财富就不利于经济增长,因为他们的开支需求是有限的。 传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不开支的储蓄部分,通过银行这样的资金中介,能转化成另一部分人的开支。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银行并不是资金的中介,贷款的资金并不是来源于存款。银行可以通过记账方式凭空创造存款货币。 所以少数人拥有的大部分存款储蓄,只要不拿出来进行投资与消费,它的经济作用就体现不了。也许你会说,他们现在不用,以后会用。问题就是在现在,正是因为你不花钱,别人才没有收入,经济就循环不起来,现在就立马萧条了。 所以从增长效率层面讲,二次分配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政府应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的托底与利益激励。 试想一下,假如大部分人失业,大部分人没有收入无法消费,那么少数掌握生产资料的富人,他们生产的商品,卖给谁呢? 我们经常提到美国人的聪明,就是美国人的外交动机,其实就是培养客户的动机,就是为了从贸易中赚钱的动机。那么只有客户有钱了,自己才能赚到钱。二战后对欧洲的援建,所谓的马歇尔计划就是这种指导思想。 我们的一带一路,当然也是这种美好的出发点。但是更应该优先考虑培育国内的需求,让更多福利向国内穷人倾斜。当前国内有一批奥派粉丝反对福利的主张是极为错误的。(完)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