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中,我国至少有200个师,但为何让大量新兵上前线?

绿海看历史 2024-08-01 21:42:59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越南罔顾国际道义与公序良俗,在苏联的指示下,多次主动向中国挑衅,严重侵害了我国的主权利益。中国和越南是社会主义“好兄弟”,双方曾经荣辱与共,中共中央念及旧情,不想公然和越方翻脸,所以一直谋求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促使两国重归于好。

但我国这善意的举动却被越南解读为“软弱、胆怯”,于是黎笋政府变本加厉,一再派兵越过中越边境,肆意殴打我国百姓,劫掠我国财产,酿造了许多流血事件,在国际上引发了一片哗然。中央军委一些性格比较强行的干部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即写信给毛主席,请求用武力教训一下越南,以彰显中国的大国威严和气势,维护西南边境的安定。

可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国内乱成了一锅粥,中共中央光是维稳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中越关系,因此只能一拖再拖、一忍再忍。直到动荡结束后,国内逐渐趋于平稳,军政体系也恢复了正常运转,中共中央这才回过头来开始审视西南边境局势,商议解决办法。

眼下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缓和,苏联在远东地区厉兵秣马,摆出一副随时都有可能南下进入中国的架势,如果中国对越南动用武力的话,苏联很有可能会派兵介入,届时中国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因此,叶帅、粟裕将军等人不同意发动战争,还是希望中国能通过怀柔手段安抚越南,以牺牲微观利益的方式保护宏观利益。

但陈云同志和邓公却坚持要用兵,如果中国再继续搞“绥靖”,越南将愈发得寸进尺,到时候微观利益、宏观利益一个也保不住!最终,叶帅和粟裕等人被劝服,同意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不过苏联始终是个重大威胁,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屯驻在北方的两百个精锐边防师一兵一卒也不能调动,打越南全靠南方的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

然而广州和昆明两个军区因为长期不事战争,加之动荡的破坏,武备已经非常松弛,甚至连一个满编的甲种部队都没有,只剩一些缺编的乙种部队,战斗力几乎荡然无存,要想打好这一仗,就必须招募新兵,勤加编练,争取在三个月内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给越南一记重击。

昆明军区和广州军区的指战员收到命令之后立即行动起来,先大规模募兵扩充部队,随后将有战斗经验或者作风强硬的班、排长分散到各个新兵部队,发挥人民武装的优良传统,以老带新、以强扶弱。三个月后,新兵们顺利完成了蜕变,成为坚定、勇敢的红色战士。

1979年初,中央军委下达了作战命令,早已做好万全准备的解放军迅速越过中越边境,一路连战连捷,打得越南军队抱头鼠窜。一个多月后,解放军攻下了高平、谅山,兵锋直指越南的核心腹地河内。黎笋政府一时被我方吓破了胆,竟准备放弃河内,将首都南迁。

不过解放军此次只是想惩戒一下越南,并不是想要搞侵略,所以很快便主动撤军,没有再继续打下去。谁料黎笋政府却还不依不饶,竟又集结军队到中越边境“搞事情”,中共中央对此坚决不予姑息,立即指挥部队进行反击,由此拉开了“两山轮战”的序幕。

从抗法到抗美再到中越战争,越南足足打了二十多年,几乎已经耗光了国力,到了“两山轮战”中后期,越南已经力不能支,不仅粮食、弹药供应不上,就连战斗人员的素质也愈来愈低;而反观中国,因为体量巨大,完全能经得起战争的消耗,前线官兵们能享受到充足的物资供应,各种罐头、蔬菜、肉类应有尽有,总政部文工团还会定期到前线进行文艺汇演,以鼓舞大家的士气,排解大家心中的负面情绪。

时间来到1989年,越南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便主动向中国求和,越南的灵魂人物武元甲将军两度到北京访问,希望能推动中越弥合矛盾,携手合作共赢未来。中共中央热情接待了武元甲,并与其进行了深度谈判,并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折中方案。不久之后,中越同时发布声明宣布停火,绵延了十年的西南边境战争就此落下了帷幕。

0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