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中医摸脉摸得是“经脉”、还是“血脉”“气脉”?

金东文化 2024-06-19 14:57:10

【医经钩考】中医摸脉摸得是“经脉”、还是“血脉”“气脉”?

金栋按:传统中医诊法有四诊,即望、闻、问、切。见于中医经典《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而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切脉,又名摸脉、号脉、诊脉等。目前中医临床诊脉采取的是《难经》“独取寸口”诊脉法。那么,这个脉到底是“经脉”、还是“血脉”“气脉”呢?对此

88岁海南省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退休老中医陈业兴先生说:

“《医古文》中《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讲虢太子病案、分析虢太子病情时,用的就是向心模式的树型气脉理论。扁鹊‘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不是切摸血脉,而是用树型气脉的‘气至病所’现象找到病所,后代谈扁鹊为切脉大师,是误解。扁鹊既然‘不待切脉……’,怎么会切摸血脉呢?……

“《灵枢·经脉》中的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其络属的脏腑都是功能模型、不是实体结构,明目人都不会相信连结这些脏腑的环型经脉是行气血的实体管道。既然不是实体管道,就没有行气血功能。可见切寸口脉是切桡动脉,手太阴肺经脉无血行功能,不会有搏动的。这些客观事实,可是谁也不敢说明,怕戴上反中医帽子、遭打击谩骂!”

诸位同道、条友们认同陈老先生所说的吗?敢质疑、怀疑经典吗?敢质疑、怀疑历代中医脉学著作吗?

寸口,亦名气口、脉口。寸口脉,即桡动脉、血脉、血管也,“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心者……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之合脉也”(《素问·五藏生成篇》)。寸口脉,即桡动脉,实乃心脉之分支矣!而中医经典认为,寸口脉乃手太阴肺经之脉。实际上,实非如此!如果认同陈先生所说的“十二经脉不是实体管道”这个客观事实,那“手太阴肺经脉无行血功能,不会有搏动”,即寸口脉非手太阴之经脉!是否颠覆了中医经典、传统中医之说法、之认知?如

中医经典(1)《素问·五藏别论》说:“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2)《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寸口脉是血脉,不是经脉。《灵枢·经脉》《难经》等之十二经脉、《灵枢·五十营》之二十八脉等是气脉,是“阴阳相接,如环无端”循环流注之环型气脉(天人相应之附会推演——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等,故现代解剖至今未能找到其实质)。

何谓气脉?

所谓气脉,即气的运行通道,俗称气道,《素问》《灵枢》又称“隧”。实际上,“气脉”和“隧”皆是气的运行通道。如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

《灵枢·玉版》说:“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

许进京、胡彦欣《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说:“所谓经隧,是把比较大的‘隧’分别归属各‘经’的称谓,即把‘气脉’归‘经’。……‘气脉’和‘经隧’,都是‘气’的运行通路。所谓‘气血’或‘血气’,不是血液,而是‘气’,是血中之精气,即营气。所谓‘大络’,不是‘经络’的‘络’,是说五脏六腑的‘大络’是‘经隧’,实质是‘隧’,即‘气脉’。”

经脉是行气的(气是无形的,故解剖找不到)气脉,“所谓‘经’,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虽有基础,但无形可见。根本原因是,‘气’是无形可见的,‘气脉’也是无形可见的”(《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经脉不是行血的血脉,所以才有《素问》之《气穴论》《气府论》篇、才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之说。所谓“气穴”、“气府”者,即俞穴也。人身俞穴,皆气所居,脉气之所发也。如

《素问·气穴论》说:“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游行也。”

杨上善《太素·卷十一·气穴》说:“三百六十五穴,十二经脉之气发会之处,故曰气穴也。”

《素问·气府论》说:“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说:“‘气府’者,各经脉气交会之府也。……前篇论穴,故名气穴,而此论脉气所发,故名曰气府也。”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寸口脉是血脉,不是经脉。同道及中医后学者等认同吗?如果手足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不是实体运行气血之管道,那“五藏六府之气味”,还能“变见于气口”吗?“独取寸口”,还能“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吗?亦即寸口脉,还能诊断、测知五脏六腑之病情吗?故而目前有人说,现代中医摸脉也只不过是个摆设,走走样子而已。真可谓“一语中的”!所以,

88岁退休老中医陈业兴先生说“这些客观事实,可是谁也不敢说明,怕戴上反中医帽子、遭打击谩骂”,是有道理的!但是,同道及中医后学者恐怕很难接受这个客观事实!

要之,中医摸脉摸得是血脉,心脉之分支——桡动脉也,不是手太阴肺经之气脉。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附:参考书目如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