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
李牧是河北隆尧人,战国末年赵国名将。长驻北疆,一生戎马,北逐匈奴,破东胡、灭澹林、伐燕国,西抑强秦,南支韩、魏,以战功封武安君。
前229年,秦军灭韩国后,北上攻伐赵国,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赵王迁中秦将王翦离间之计,又听信佞臣郭开之谗言,委派赵葱、颜聚赴军中夺其兵权。李牧拒不受命,赵王迁用计捕获李牧,并将其杀害(一说赐死)。
李牧市租入幕,椎牛飨士,为国长城。如此功业,一不奉命,身首莫全。李牧死,赵国亡。
2.彭越(西汉)彭越
彭越是山东巨野人,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起兵魏地,于乱世之中自成一军,成为一方诸侯。周旋于项羽、刘邦、田荣之间,最终归附刘邦,与汉合从挠楚。及天下已定,以战功剖符受封梁王。
陈豨于代地造反,刘邦率军亲征,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不去,被诬以“反形已具”之罪。前196年,彭越被废为庶民,流放蜀地。因吕雉有“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之语。最终刘邦诛杀彭越,并夷三族。
汉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诸侯王彭越、韩信、英布、韩王信、臧荼、卢馆、张耳、吴芮八人,唯张耳善始令终,至其子张敖贬王为侯;吴芮不失正道,传号五世。其余六人皆不保其终。而彭越与韩信、英布三人可谓“同功一体”。
3.邓艾(曹魏)邓艾
邓艾是河南新野人,三国末期曹魏名将。战淮南,镇关右,拒蜀汉,以功拜征西将军,封邓侯。
196年,邓艾与钟会分道出兵伐蜀,邓艾束马悬车,奇兵偷渡阴平,于成都受降,以偏师灭蜀,立下不世之功。然擅承封拜,矜功伐能。为钟会、卫瑾等诬陷,遭司马昭猜忌而被槛车收押,最终监军卫瓘平定钟会之乱,指使护军田续追斩邓艾及其子邓忠、部将师纂于绵竹三造亭。
邓艾之死,虽说居功自傲,所为不法。而性刚急,轻犯雅俗。并且将蜀军战死之尸体与魏军阵亡之尸体在绵竹筑造京观,以彰显其战功,未免大失将士之心。是以身死之日,无人为其伸冤。
4.孟观(西晋)孟观
孟观是河北东光人,西晋名将。好读书,解天文,有文武干略。奉命率军讨伐关中齐万年之乱,亲先士卒,身当矢石,十战十胜,所向摧破,生擒齐万年,威慑氐、羌。赵王司马伦篡位,孟观以所在著绩,拜安南将军,监河北诸军事。诸王起兵讨伐司马伦,孟观夜观天象,以为司马伦必胜,乃为其固守。晋惠帝司马衷复辟,下诏斩孟观,并夷三族。
孟观之死,所谓不识时务。自以善解天象,执迷不悟而身诛族夷。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5.植道济(南北朝)檀道济
檀道济是山东金乡人,刘宋开国名将。伐后秦、御北魏,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官至征南大将开、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进位司空。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俱才,朝廷疑畏。
436年,宋文帝刘义隆忌其威名,以“养寇自资”之罪,召檀道济回建康,诛杀檀道济与其子11人及薛彤、高进之等亲信部将。
檀道济之死,论者皆以其功高震主。然而,当年檀道济与谢晦、傅亮、徐羡之参与废立。弑杀宋少帝刘义符、诛杀庐陵王刘义真,谢晦等三人皆已伏诛,檀道济如何独善其身。
6.贺若弼(隋)贺若弼
贺若弼是河南洛阳人,隋朝开国名将。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有重名于当世。献十策取陈。为隋文帝杨坚称许。伐陈之役,以其俶傥英略,摧锋擒虏,所向披靡,以攻进位上柱国,拜右武侯大将军,封宋国公。位望隆重,兄弟一门三公,贵盛一时。贺若弼自以功名出群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矜功伐能,心生怨怼,为隋文帝杨坚疏远,罢官下狱,免死除名为民。
604年,贺若弼从隋炀帝杨广北巡,与高颎、宇文弼私议得失,被人告发。607年,隋炀帝以诽谤朝政之罪,将贺若弼、高颖、宇文弼一并诛杀,贺若弼时年64岁。
贺若弼承父遗志,平定江南,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颠陨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可惜贺若弼忘却其父贺若敦临终以锥刺舌之诫,而祸从口出。
7.薛万彻(唐)薛万彻
薛万彻是陕西咸阳人,隋末唐初名将。出身将门,破窦建德、战刘黑闼,从征四方,击东突厥、平吐谷浑、征薛延陀,屡立功绩。大破高句丽,斩杀所夫孙,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武安郡公。然居功矜贵,恃才傲物。被人弹劾,流放象州,后遇赦归还,授宁州刺史。在朝与散骑常侍房遗爱图谋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谋泄事败,坐罪处斩。
薛万彻“筹深行阵,勇冠戎夷”。唐太宗李世民称其为当世名将,与江夏王李道宗、英国公李勣相提并论。然不能慎始保终,弃前功而罹后患,与狂竖图谋不轨,死有余责。
8.李存孝(五代)李存孝
李存孝是河北涞源(一说山西灵丘)人,唐末著名猛将,晋王李克用义子,人称十三太保。猿臂善射,骁勇冠绝三军,未尝挫败。随从李克用东征西讨,每战常为先锋,挺身陷阵,万夫莫当。救陈、许,平黄巢,战泽、潞,伐幽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历任汾邠邢三州刺史。率军征讨赵王王镕时,受李存信诬陷,投降唐昭宗李烨,出任邢洺磁节度使。
894年,李存孝受到李克用大军围攻,兵败出降,被押回太原,处以车裂之刑。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李存孝之勇,足以冠三军而长万夫,可惜终为叛臣,身死名颓。
9.狄青(北宋)狄青
狄青是山西汾阳(一说文水)人,北宋时期名将。奋起行伍,深沉有智略。一生戎马,在边境大小二十五战,屡立战功。邕州之乱,狄青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名动夷夏。起健卒至政府,隐然为时名将,官至枢密使。
1056年,狄青因故被贬出知陈州。1057年,忧惧而卒,终年50岁。
狄青任枢密使四年,因朝廷怀黄袍加身之疑,然嫌疑指斥,猜防百至。功名若此,不获以恩礼终,令人惋惜。至于京师洪灾,狄青避水搬家至大相国寺,在佛殿居住。大相国寺为大宋皇家家庙,狄青此举,有僭越之嫌,为时论所非,一时弹章飞驰,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一代名将,郁郁而终。
10.袁崇焕(明)袁崇焕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一说广西藤县、一说广西平南)人,少好兵事,进士及第。请缨出关,抵御后金,前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以功擢为辽东巡抚。不久因与后金议和遭受非议而辞职。翌年被崇祯帝起用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天津、登茉等处军务。誓言五年复辽,矫诏擅杀东江总兵毛文龙。己已之变,后金皇太极太举入塞,长驱直逼北京城下。最终崇祯帝以“市米资敌、谋款斩帅、纵奴入犯、顿兵不战、遣散援兵、谋反大逆”等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家属流放二千里。
袁崇焕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请缨出关,力捍 危疆,勇气可嘉。宁远、宁棉之捷,其功难没。然而矫诏擅杀皮岛毛文龙,致使后金长驱京师,而五年平辽之说,言犹在耳。是非功过,唯见仁见智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