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最强的机关枪,中国主力部队为何不愿用?顶多给地方民兵用

独家故事 2024-08-22 20:41:39

日军侵华时期,日军凭借优势的武器装备,在淞沪会战中,以20余万打赢了80余万中国军队,除了单兵作战素质高外,双方最大的差距就是武器了。

当时中国士兵还只是拿着步枪,日军有机枪、坦克、大炮、飞机,这些武器都是中国军队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的武器装备尚且如此差,就更别说八路军的了。

要知道,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差是出了名的,甚至就连弹药也十分匮乏,许多八路军士兵甚至拿着汉阳造,有的甚至拿着大砍刀。

可就是这样的低劣的武器装备,八路军还是照样打出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其实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打了许多胜仗,也缴获了大量的日军武器。

可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八路军缴获日军的武器之中,一种俗称“歪把子”的机枪,主力部队很少使用它,大多是交给了地方部队或是民兵使用。

在许多抗日影视剧中,我们也常听说“歪把子”机枪,这种机枪准确的名称是“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二战初期曾被日军广泛的使用,甚至号称是日军最强的机枪。

如此在日军广泛使用的机枪,为何被中国部队缴获后就不愿使用呢?不仅国民党士兵不用,就连武器短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也不愿用,而是沦为地方民兵的武器,实在令人费解。

我们来看看“挖把子”究竟如何?这种轻机枪是1922年研制生产的,当时是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所以就有了“大正十一式轻机枪”这个名称,中国士兵俗称为“歪把子”。

这种轻机枪口径是6.5毫米,其标准型的稍微靠右,枪颈也向右弯曲,机枪手的头要稍微偏着才能打,因此叫“歪把子”,可见这种枪设计的不够科学。

按理说机械的结构越简单,其稳定性也越高,可“歪把子”的结构非常复杂,因此它出故障的频率很高,动不动就卡槽,甚至还受冷热环境的影响。

如在中国东北寒冷中,枪弹要经常涂油来保持稳定,而到了南方湿热环境,就连擦油也不管用,更尴尬的是,此枪的两个脚架太长,机枪手暴露的部分过高,很容易就被打死。

日军逐渐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1936年,用九六式轻机枪替代了“歪把子”,到全面侵华时期,仍有不少歪把子被缴获,不过中国主力部队基本不用,只有一些民兵、游击队使用。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