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徐志摩林徽因出双入对,梁思成笑着当观众,最后徐却哭了

啊狮说历史 2024-11-09 07:14:36

引言:

世人皆知林徽因与梁思成是天作之合,却鲜有人知在1924年那个春天,北平城里上演过一场令人唏嘘的戏。那一年,泰戈尔来华访问,林徽因与徐志摩因翻译工作朝夕相处。在协和大礼堂的舞台上,他们饰演《齐德拉》中的公主与爱神,梁思成则默默地做着布景。台上两人浓情蜜意,台下一人静静观望。谁能想到,这场戏结束后,这对被媒体称为"金童玉女"的档案,竟会有着如此戏剧性的转折。当火车缓缓驶离北平站时,为何这个在文坛纵横风流倜傥的才子会潸然泪下?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令人扼腕的故事?

一、泰戈尔访华的前奏

1924年初,北平文化界笼罩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中。北平讲学社收到了来自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回信,确认他将于4月访问中国。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北平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梁启超作为北平讲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早在1923年底就开始筹划邀请泰戈尔访华的事宜。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知识分子们渴望与世界对话,而泰戈尔作为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无疑是最好的桥梁。

在筹备过程中,翻译人选的确定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当时能够精通英语,又对诗歌有深刻理解的人并不多。北平讲学社经过反复商议,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两个人身上:徐志摩和林徽因。

徐志摩的选择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他不仅在剑桥留学期间就与泰戈尔有过多次接触,更曾将泰戈尔的诗作翻译成中文。而林徽因的入选,则让不少人感到意外。这位年仅20岁的才女,虽然同样有着留学英国的经历,但在文化界还未建立起足够的声誉。

事实上,林徽因的选择与她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她的父亲林长民是当时研究系的重要成员,与梁启超交情匪浅。更重要的是,林徽因在伦敦求学期间就展现出了卓越的语言天赋和文学修养。

当得知这个翻译人选的结果后,梁思成的反应颇为耐人寻味。作为林徽因的未婚夫,他既为林徽因能得到这样的机会而高兴,又对即将到来的局面有些担忧。毕竟,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倾慕之情,在文化圈里已不是什么秘密。

3月底,泰戈尔访华的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北平讲学社专门成立了接待委员会,安排了一系列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协和大礼堂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和戏剧演出。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涉及三个年轻人的情感纠葛,随着泰戈尔的到来,在这个春天悄然展开。北平的春天,桃红柳绿,街头巷尾飘荡着细雨,空气中弥漫着诗意的气息,却无人知晓这将是一个怎样的春天。

二、金童玉女的舆论风波

泰戈尔抵达北平的第一天,《京报》就以整版篇幅报道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到访。然而,让编辑们始料未及的是,读者的目光却被照片中那对年轻的翻译吸引了去。

当日的照片中,林徽因身着浅色旗袍,举止端庄地站在泰戈尔左侧,而徐志摩则一身长衫,立于右侧。这张照片被《中央晚报》刊登时,配上了"东方诗神偕同金童玉女发表演讲"的标题,引发了整个北平城的热议。

随后几天,各大报刊争相报道泰戈尔的活动,但无一例外都着重描写了这对年轻翻译的一举一动。《新闻报》甚至专门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描述林徽因在翻译时的举手投足,以及徐志摩在一旁配合时的默契表现。

这股舆论热潮很快从报刊蔓延到了茶馆。北平城里大大小小的茶馆中,都在谈论着这对"金童玉女"。有人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也有人议论纷纷说林徽因已经有了未婚夫梁思成。一时间,三个人的名字总是出现在人们的谈话中。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对这些流言也有所耳闻。作为一位饱经世故的长者,他深知这种情况对儿子和林家都不利。但在公开场合,他始终保持着得体的态度,既不否认也不回应这些传言。

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则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他通过私人关系,向几家主要报社表达了不满,希望他们在报道时能够将重点放在泰戈尔的访问上,而不是这些无谓的猜测。

这一举动收到了一定效果。从四月底开始,报纸上关于"金童玉女"的报道明显减少。但在社交场合,这个话题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焦点。特别是在文化界的聚会上,常常有人故意当着梁思成的面谈论这件事。

就连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清华周刊》,也在报道泰戈尔访问清华园的新闻时,特意提到了林徽因与徐志摩在翻译时的精彩表现。文章中写道:"二人配合天衣无缝,使得泰戈尔的诗意完美传达。"这样的描述更加剧了外界的猜测。

面对纷纷扰扰的议论,梁思成家族选择了沉默。但他们私下里已经开始为梁思成和林徽因准备赴美留学的事宜,似乎是想尽快让这场风波平息下来。

这场由媒体掀起的"金童玉女"风波,随着五月份《齐德拉》话剧的演出,即将迎来新的高潮。而此时的北平城,已经完全被这个春天意外涌现的浪漫故事所吸引。

三、舞台内外的情感较量

五月初的协和大礼堂内,《齐德拉》的排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部印度抒情诗剧讲述了一个公主与爱神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由林徽因饰演的齐德拉公主端庄优雅,徐志摩扮演的爱神玛达那则热情如火,而梁思成则负责整个舞台的布景设计。

排练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一场重要的对手戏中,徐志摩需要牵起林徽因的手。第一次排练时,徐志摩的动作显得过于拘谨,导演不得不多次喊停。这时,一直在舞台一角默默绘制布景的梁思成突然开口,用英文说了句:"别拘束,这是戏。"这句话让现场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随着排练的深入,林徽因和徐志摩的默契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不仅能准确地传递剧中人物的情感,更能在台词之外用细微的动作和眼神交流增添戏剧张力。有一次彩排结束后,泰戈尔专门来到后台,称赞他们的表演"充满诗意"。

梁思成在这期间始终专注于布景工作。他设计了一座富有印度特色的宫殿,用层层纱幔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每天清晨,他都是第一个到达剧场的人,调整布景的细节,确保每个场景转换都完美无纾。

在一个排练间隙,林徽因曾向梁思成提议修改某个场景的布景。当时徐志摩也在场,三个人就舞台美学进行了一场颇有见地的讨论。这一幕恰好被到访的梁启超看到,他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见三人谈笑风生,颇感欣慰。"

五月八日,《齐德拉》正式上演。这一天恰逢泰戈尔的生日,文化界的众多名流都来观看演出。演出开始前,徐志摩特意在后台背诵了一遍自己翻译的泰戈尔诗作《飞鸟集》中的一首诗。

当晚的演出异常成功。特别是第三幕中,爱神向公主表白的场景,徐志摩的表演充满激情,而林徽因的回应则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矜持与爱慕的矛盾。台下观众中,不少人都被这段表演深深打动。

演出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几位文化界的老前辈都称赞这次演出"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新篇章"。但更多的人注意到,在宴会上梁思成主动举杯祝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精彩演出。

这场演出之后,徐志摩写了一首新诗《舞台》,虽然没有点明对象,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某个"舞台上的倩影"的追忆。而林徽因则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这次演出让她想起了在康桥的岁月,那时她初到英国,正是徐志摩带她领略了英伦的诗意。

就这样,舞台上的戏剧情节与台下的真实故事交织在一起,令这个五月的北平充满了诗意与伤感。而这场戏剧性的三角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走向了它必然的结局。

四、离别前的最后时光

《齐德拉》演出结束后的第三天,泰戈尔启程前往南方。随行的翻译工作告一段落,但这个春天在北平掀起的波澜却并未平息。五月中旬的一个午后,徐志摩出现在林徽因居住的四合院门前,手持一份《清华周刊》,说是要讨论译稿。

这次会面被住在附近的老舍看到了。他后来在《文艺杂谈》中写道:"那日午后,徐先生在胡同里来回踱步许久,终是叩响了那扇朱漆大门。"这段不经意的记录,成为了这段佳话的一个重要注脚。

与此同时,梁思成正在为即将开始的美国之行做准备。他在清华建筑系的办公室里,反复修改着赴美的研究计划。梁启超通过关系为儿子和林徽因安排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入学名额,开学时间定在当年秋季。

五月底,北平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就在这样的天气里,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三人最后一次同时出现在了北平讲学社。这是一次为纪念泰戈尔访华而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在朗诵会上,徐志摩朗诵了自己新创作的诗作《雨巷》,这首诗后来被认为是他最动人的作品之一。

六月初,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举办了一场家宴,邀请了几位文化界的老友。席间,他宣布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即将赴美深造的消息。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北平城的文人圈,各种猜测纷纷而起。

就在林家宴会的第二天,徐志摩收到了剑桥大学的来信,邀请他回英国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他在给好友胡适的信中提到:"此去康桥,或可暂息纷扰。"这封信的日期是六月十日,恰是林徽因订购去美国船票的同一天。

六月中旬,梁思成和林徽因举办了一场简单的订婚仪式。参加仪式的只有双方至亲和几位密友。徐志摩没有出席,但他托人送来了一份贺礼——一本装帧精美的《泰戈尔诗选》,扉页上写着"愿你们幸福"的祝福。

在离别前的最后几天,北平城笼罩在一片燥热之中。徐志摩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多首诗作,其中包括后来广为流传的《再别康桥》的初稿。而林徽因则忙于整理行装,为远赴美国做最后的准备。

六月二十八日清晨,北平火车站月台上,送别的人群中没有徐志摩的身影。当火车缓缓启动时,站台上的梁启超转身对身边的友人说:"这一程,终是要过去的。"火车载着年轻的未婚夫妇驶向天津,而徐志摩则在当天下午独自登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五、诗意春天的落幕

一九二四年的夏天来临时,这个春天掀起的文化热潮终于逐渐平息。七月初,《京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泰戈尔访华纪实》的长文,对整个春天发生的事件做了详细记录。文章末尾特别提到了那对年轻的翻译,称他们是"将印度诗魂引介中国的功臣"。

在泰戈尔离开后的第一个月,北平的文化活动仍然保持着难得的活跃。清华大学举办了一系列关于印度文学的讲座,其中既有对泰戈尔诗作的解读,也有对中印文化交流的探讨。然而,主讲人名单中,已经找不到那三个熟悉的名字。

七月中旬,徐志摩从上海搭乘"胜利号"轮船启程前往英国。临行前,他将一沓手稿交给了好友朱自清,说是要出版一本新诗集。这些诗大多创作于春天,其中有几首被朱自清评价为"字字沾染着北平的春意"。

与此同时,林徽因和梁思成已经抵达了美国费城。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林徽因给北平的友人写信,描述了美国建筑的特点,却只字未提那个春天的往事。这些信后来被收录在《建筑艺术论》一书中。

八月的北平,天气异常闷热。《清华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回顾了春季以来的文化活动。文章中提到《齐德拉》的演出时说:"这不仅是一场成功的戏剧实验,更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融。"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只有当时的参与者才能真正理解。

秋天来临时,关于"金童玉女"的传言终于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话题:徐志摩在剑桥的新作。他寄回国内的诗作中,有一首《秋思》,描写了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在异国他乡的感受。这首诗在文人圈子里广受好评。

一九二四年底,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近来收到儿子来信,言在美学习甚勤。"信中还特意提到林徽因在建筑系的优异表现,以及她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见解。

次年春天,当泰戈尔的中文译本《飞鸟集》出版时,扉页上赫然印着"林徽因、徐志摩合译"的字样。这本诗集的出版,既是对那个春天的纪念,也是对这段佳话的最后注脚。多年后,当人们谈起一九二四年的北平春天,总会提到这本译诗集。

这个春天发生的一切,最终都化作了文字。或是诗歌,或是书信,或是报纸上的只言片语。那些情感的跌宕起伏,那些文化的激荡交融,都在这些文字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北平的春天总是短暂的。当年的风物依旧,但那个充满诗意的季节,那些热烈的对话,那场精彩的演出,以及那些微妙的情感,都已随着岁月流逝。只留下一些泛黄的剪报和褪色的照片,悄悄地诉说着那个特别的春天。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