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版的剃发易服:不强迫还要老百姓交钱,几十万人争先恐后报名

兰台说历史 2024-09-03 00:55:19

表现清初剃发易服的油画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聊一聊“剃发易服”。

众所周知,清朝入主中原时强迫老百姓改变自己的发型以及服饰,这就是剃发易服。

清朝的统治者之所以实行这一政策,就是为了区别服从者和反抗者,方便统治。

剃发令在明末清初引起强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反抗者在清初一度遭致清廷的血腥镇压,尤其是江南地区。

然而,和清初“剃发易服”令在江南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及江南民众激烈的抵抗不同,唐朝中叶,江南老百姓纷纷交钱给朝廷,希望“剃发易服”。

按照当时在江苏镇江任职的大臣李德裕的报告,仅5个月时间,江南地区就会有60万人交钱“剃发易服”。

为什么唐朝老百姓会那么积极踊跃的交钱“剃发易服”呢?

清代男性发型

01、

现在一说起“剃发易服”,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朝要求中原民众也要留辫子,并且改穿清人的服饰。

但是,早在清朝“剃发易服”之前,在古代就有一种“剃发易服”,从东汉时期一直流传到清代。

这就是剃度出家当和尚。

不开玩笑,留辫子和剃光头,穿清人服饰和穿僧衣本质上都是“剃发易服”。

事实上,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大夫就专门撰文批评过佛教僧侣在发型和服饰上与普通人的差别:

問曰。黃帝垂衣裳制服飾。箕子陳洪範貌為五事首。孔子作孝經服為三德始。又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原憲雖貧不離華冠。子路遇難不忘結纓。今沙門剃頭發披赤布。見人無跪起之禮儀。無盤旋之容止。何其違貌服之制。乖搢紳之飾也。

这段批评出自《牟子理惑论》,虽然托名东汉,但是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人陆澄所著的《法论》一书里。

全书以问答体写就,回答了儒家思想对佛教的偏见和诘问,主要围绕佛和儒的“剃发出家与行孝之争”、“不婚无嗣与礼教之争”、“神灭与神不灭之争”展开。

由此可见,在南北朝时期,儒家士大夫对佛教的批评里有大量批评和尚“剃发易服”的内容。

可为什么,南北朝时期尽管有那么多儒家士大夫批评佛教,可佛教还是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呢?

小和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北朝时期,无论南朝还是北朝,都因为种种原因,给予了佛教僧侣诸多特权,僧人可以不纳税、不服徭役(含兵役)。

到了北魏以及南梁时期,僧人不管是在南北,都已经发展为了一个不是特权的特权阶层了。

早在刘宋时期,就有人对佛教徒享有种种特权表达了不满:

自释氏流教,其来有源,渊检精测,固非深矣。舒引容润,既亦广矣。然习慧者日替其修,束诫者月繁其过,遂至糜散锦帛,侈饰车从。复假精医术,托杂卜数,延妹满室,置酒浃堂,寄夫托妻者不无,杀子乞儿者继有。而犹倚灵假像,背亲傲君,欺费疾老,震损宫邑,是乃外刑之所不容戮,内教之所不悔罪,而横天地之间,莫不纠察。人不得然,岂其鬼欤!今宜申严佛律,裨重国令,其疵恶显著者,悉皆罢遣,余则随其艺行,各为之条,使禅义经诵,人能其一,食不过蔬,衣不出布。若应更度者,则令先习义行,本其神心,必能草腐人天,竦精以往者,虽侯王家子,亦不宜拘。——《宋书·周朗传》

周朗在这里明确提出了,僧侣应该“食不过蔬,衣不出布”。

而真正对对僧侣做出约束的是南梁的梁武帝萧衍,他要求僧侣在享受不纳税、不服徭役(含兵役)特权的同时,要做到“不吃肉、不喝酒、不婚嫁。”

不过也因为僧侣有免税免徭役的特权,所以尽管在梁武帝的要求下,中原地区的僧侣都必须遵守“不吃肉、不喝酒、不婚嫁。”的戒令,但是依然有许多忍受不了朝廷盘剥的老百姓想要出家当和尚。

僧人的服饰

02、

唐朝是最早开始严格控制僧侣数量的朝代。

在唐朝,是不允许僧尼私自“剃发易服”出家的。

对于未经官方许可而“私自剃发易服出家”的行为,法律上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

《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对“私自剃发易服出家”的僧尼以及相关人员都要受到“杖一百”的处罚。

这在当时是相当严厉的处罚了。

而在唐朝,想要成为一名合法僧人,那是相当困难且漫长的,不亚于今天从小学读到博士。

想要成为一名僧人,首先要成为一名童行。

童行也称为童子、行者,是在未被剃度成沙弥之前,留有长发、居于寺院的发心出家者。

在童行阶段,出家者与寺院之间相互了解与适应,进行适当的经法学习,为日后的得度做准备,“念经求度者,温习经业,不得懒惰”,同时也要从事一定的劳动。

这还只是第一步,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僧人,还要经过“试经”。

唐朝男性服饰

“试经”,最早开始于唐中宗年间。

度僧时,让请求出家者读诵经论,并且陈述其义,类似现在的上岗考试。

“试经”合格者,由官府发放度牒,到这一步,才算是一名合格合法的僧人。

度牒也就相当于国家认可的出家资格证书。

唐代,度牒由尚书省祠部发行,用“绫素锦素细轴”制作而成,大致与朝廷的诏令文告相类似。度牒上详细记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等内容。

唐朝之所以要把严格控制僧人的数量,主要是因为僧人可以享受免税以及免徭役的特权。

而这种特权,本身对于古代帝国的财政收入就是极大的损害。

古代度牒

但是,由于唐朝的对老百姓的压榨和盘剥日胜一日,普通老百姓和一般富户都愿意靠“出家为僧”来躲避朝廷的徭役。

所以,从唐朝实行度牒制度开始,就有人在私下花钱买度牒。

不过,真正大规模出售度牒的行为发生在安史之乱爆发后。

当时朝廷为了筹措军费,宰相杨国忠献策,让御史崔众去河东,也就是今天山西去出售度牒,结果很快就筹集了一百万缗的经费。

后来唐肃宗在彭原郡时因“军兴用度不足”,也通过贩卖度牒的方式来筹钱。

古代徭役

03、

不过皇帝和大臣们也都很清楚,大规模出售度牒,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所以,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会出售度牒。

但是,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中枢失去了对河北的控制,导致唐朝中枢加紧了对江淮地区的盘剥,甚至发展到了江南地区出现天灾,朝廷不但不赈济,还要加税的恶劣行为。

以至于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的白居易知道后,写诗批评朝廷这种行为: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该诗大意: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有太湖中洞庭山所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正是因为唐朝中枢的极限盘剥,以至于江淮地区出现了老百姓想方设法当和尚的情况。

李德裕就曾经说过,江淮地区老百姓,只要家里有三个男丁,就会让一个男丁去当和尚,目的就是为了躲避朝廷的徭役:

户有三丁,必令一丁落发,意在规避王徭,影庇资产。

唐穆宗刚登基时,时任武宁军节度使(治所今天徐州)的王智兴就给皇帝上书,说他想趁着皇上你才登基,找一批僧人给皇上您祈福,但是由于徐州周边的和尚尼姑太少了,能否允许我授予一些想出家的人以资格证(度牒)。

唐穆宗当然知道王智兴是想借机捞一笔钱,但是他出于笼络王智兴的目的,同意王智兴在安徽泗州(今天泗县)出售度牒。

剃度出家

但是,唐穆宗没有想到因为唐朝中枢在江淮的横征暴敛,导致江淮老百姓争先恐后的渡过淮河去安徽泗州购买度牒出家当和尚。

当时正在江苏镇江当浙西观察使的李德裕赶紧给皇帝打报告,要求皇帝立刻叫停王智兴出售度牒的行为,理由是如果再不叫停,最多3个月,江淮就会减少60万壮丁:

自闻泗州有坛,户有三丁,必令一丁落发,意在规避王徭,影庇资产。自正月已来,落发者无算。臣今于蒜山渡点其过者,一日一百余人,勘问唯十四人是旧日沙弥,余是苏、常百姓,亦无本州文凭,寻已勒还本贯。访闻泗州置坛次第,凡僧徒到者,人纳二缗,给牒即回,别无法事。若不特行禁止,比到诞节,计江、淮已南,失却六十万丁壮。此事非细,系于朝廷法度。

马景涛扮演的多尔衮

04、

由此可见,虽然“剃发易服”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但是和历朝历代的苛捐杂税以及不节制的徭役比起来,也不算什么。

唐朝江淮老百姓为了躲避唐朝的横征暴敛,成群结队千里迢迢跑到安徽泗州去“剃发易服当和尚”。

如果当年多尔衮下令剃发易服者可以免除徭役,恐怕饱受明朝横征暴敛之苦的江南老百姓不但不会抵抗“剃发令”,反而会争先恐后的剃发易服了。

END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