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初,当周恩来总理正率团穿梭于欧亚非14国之间,传递着中国的友好之声时,一条突发消息打破了行程的宁静——加纳总统恩克鲁玛遭遇刺杀。
虽然恩克鲁玛总统只是面部受伤,并无大碍,但这一事件却让即将访问突尼斯后转往加纳的中国代表团陷入了两难境地。去,怕局势紧张,对方尴尬;不去,又失礼节。关键时刻,周总理果断决定:按原计划前行。周总理的决策,不仅彰显了中国外交的风度与决心,更在关键时刻向加纳伸出了援手。他派遣访问团成员黄华先行抵达,带去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深切慰问。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对于当时贫穷弱小、历经磨难的加纳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加纳,这个位于非洲西部的国家,虽然面积不大,却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因此长期以来成为列强觊觎的对象。从葡萄牙到荷兰,再到英国,这些殖民者在这片土地上肆意掠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加纳人民在殖民统治下饱受苦难,直到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才不得不宣布加纳拥有自治权,并最终于1957年让加纳获得独立。然而,独立并不意味着幸福的到来。加纳依然面临着贫穷、落后和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这些宝藏只能沉睡在地下。
这时,昔日的殖民者又带着“善意”的面孔出现了,他们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但背后却隐藏着苛刻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站了出来。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与加纳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奋斗历程。自1960年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周总理那次特殊的访问后,中国更是将加纳列为对外援助的重点国家之一。中国的援助是不附带任何政治和经济条件的,是纯粹的友谊和支持。数十年来,中国向加纳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技术支持,涉及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这些援助不仅帮助加纳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更为两国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布维水电站的援建项目就是中国对加纳援助的典范之一。这座水电站不仅解决了加纳国内的电力短缺问题,更成为了两国友谊的象征。此外,还有许多中国投资者来到加纳投资兴业,为加纳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加纳已经摆脱了贫困国家的行列,成为了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帮助。知恩图报的加纳也回馈了中国一份大礼——一份价值20亿美元的铝土矿开采协议。
这份协议对于中国的航空业和军工业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的雨露,解决了原材料短缺的燃眉之急,更为中国军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可谓是无价之宝。从周总理的那次友好访问到如今,中国与加纳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历程。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双边贸易额也屡创新高。如今的加纳不仅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着幽静美丽的植物园、野生动物云集的国家公园以及绵长美丽的海岸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回顾这段历程,我们不禁感慨万分。中国与加纳的友谊之路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坚如磐石。这份友谊不仅见证了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更成为了发展中国家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典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这份友谊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