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说德军中知名度最高的是陆军元帅隆美尔的话,英军方面没有任何疑问的就是陆军元帅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不仅是隆美尔的宿命之敌,更是德国非洲军团的噩梦,因为自阿拉曼会战之后,德军以往在北非势如破竹、力克盟军的好运就此烟消云散,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场巅峰会战的故事吧!
阿拉曼会战1942年初,甫在“十字军作战”中退出昔兰尼加的德军非洲装甲军团,随即在1月下旬的反攻中回到加查拉,德军即在此驻扎,以恢复此前在激烈战斗中所损失的物资装备与车辆,并让部队恢复元气。
由于班加西港现在已经开放,补给送至德军部队的距离已经大为缩减,后勤问题不再像年前一般严重,而德国空军第2航空军团也对马耳他岛发起猛烈不间断地攻击,使得轴心国越过地中海的海运顺畅,于是隆美尔得以囤积其预备于夏季发起攻势的资源。此时德军非洲装甲军团拥有装甲兵第21师、装甲兵第15师两支装甲打击兵力,这两个师的坦克人员,累积了年余的沙漠地区作战经验,堪称为沙漠机动作战的好手。
1942年6月的加查拉之战,可以说是隆美尔军人生涯的巅峰之作,运用灵活的机动打击,非洲军一举击溃了英国第八军团装甲部队,夺取了长期围攻不下的托布鲁克港,并将英联邦部队赶过利比亚和埃及边境。
上图是隆美尔在战斗期间视导第一线战斗部队,其位于由Sd.Kfz.250半履带甲车所改装的通信指挥上,这辆指挥车命名为“狮鹫”。
1942年5月26日,非洲装甲军团在隆美尔的指挥下,对着英联邦第8军团位于加查拉一线所布置的坚强防务发起攻击,装15 、装21 师,协同意大利攻城锤装甲师、第90轻型师,由比尔哈凯姆以南采取大迂回路线绕越英军正面防线,深入至战线后方。在骑士桥据点所爆发的坦克会战中,德军装甲部队击败了英军装甲部队,英军防务已经开始崩解,受损颇重的英国第8军团仓促向后转移,德国装甲部队趁势一举冲入托布鲁克,轴心国围困年余没有攻破的托布鲁克,就这么落入隆美尔手中。当托布鲁克失陷的消息传来,英伦三岛震动!
阿拉曼英联邦部队指挥官蒙哥马利元帅,他正确地认出英军的特性与德军的弱点,强调以符合英军特质的战法来因应善于机动的德意志非洲军,因而在第二次阿拉曼会战中击退轴心部队。
现在隆美尔驱策他的装甲部队继续向埃及边境进军,对败退的英军实施猛烈的追击,英国第8军团一败涂地,仓皇退至埃及境内的阿拉曼,这是英军在亚历山大港面前,最后的一道阵地。假如这个最后据点仍遭德军非洲装甲军团冲垮,则德军将可长驱直入苏伊士运河,那么英联邦在中东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然而接下来德军对于英军阿拉曼据点的攻击,却都未能达到颠覆英国守军的地步。英国中东地区总司令奥金莱克爵士总能够抓到德军攻击的弱点实施反击,而让德军无法达成其驱逐英军的目标。这一连串的战事即为第一次阿拉曼会战。
尽管奥金莱克已经让英联邦部队在阿拉曼稳住阵脚了,但丘吉尔为了振奋英军的士气,制造气象一新的气氛,执意阵前换将,将中东地区总司令与第8军团司令统统换人。丘吉尔任命亚历山大将军担任中东地区总司令,蒙哥马利接掌第8军团司令一职。在新官走马上任之际,丘吉尔也将大量的物资援助送往北非,以改善英军的地位。对丘吉尔而言,这似乎正是英联邦的生死存亡关头。
第二次阿拉曼会战,英军首次动用了从美国租借的M4雪曼中型坦克,该款中型坦克能够与德军的IV号坦克相抗衡,使得英联邦部队久已丧失的坦克技术优势获得了适度的弥补。
上图:第八军团所属之M4A1雪曼沙漠型。
8月30日,隆美尔发挥主动,再次发起对阿拉曼的进攻。由于阿拉曼位于地中海岸,其南面有一颇大的盖塔拉洼地,该洼地以南,即是辽阔的沙漠。在盖塔拉洼地的屏障下,英军只要专注于由地中海岸至盖塔拉洼地正面64公里的防线即可,这即是当初奥金莱克选定在阿拉曼作为最后据点的缘由所在。现在蒙哥马利将钝重的步兵布置在阿拉曼防线北端,在南面则有一片广大密集的雷区作为掩护,坦克打击兵力则位于战线后方待命。
由于地理形势先天上的限制,隆美尔决心派遣德国装甲部队由南面缺口迂回进入英军战线后方,迫使英国坦克部队在德军预选的战场上决战,以求一举歼灭英军的机动打击力量。然而由于未能侦知英军所布设的雷区,装甲15师与装甲21师的坦克纵队一头就驶进了这片雷区中,德军装甲师被拘束于英军阵地与雷区之间的狭小区域,不但战术奇袭完全丧失,连战场机动性也已无从施展了。
隆美尔仍旧执意进攻,结果德军装甲部队却又一头撞上有重兵防守的阿兰哈法高地,德军损失了相当数量的坦克;加以英军装7师由从德军南翼出击开始反击,德军攻势已经无法继续实施。在英军由南面进行封锁以前,德军只能匆忙撤出了战场,这即是隆美尔徒劳无功的“阿兰哈法会战”。
在阿兰哈法会战进行之际,轴心方面后勤运补的紧绷状况已经浮现,由于原定夺取马耳他的作战计划因故流产,现在英国皇家海军主宰了地中海,将轴心国驶往北非的油轮大量击沉,位于战线最前端的德军装甲部队开始缺乏油料,一旦燃料补给不上,则再如何强有力的装甲部队也沦为无用武之地。
相对轴心国方面的窘境,英联邦部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补给,新锐部队抵达,由美国租借的大批新式坦克也陆续抵达。这就是美军在二次大战中使用的主坦克:M4雪曼。M4 雪曼乃美军观察二次大战欧洲战场上的激烈装甲部队作战,按照德军与联军坦克对战所得出的经验教训,所开发出的新式主战坦克。M4性能可靠,操作与保养简便,拥有75mm,40倍口径的坦克炮,正面装甲达到76mm,已足以和德军换装43倍口径7.5cm坦克炮的 IV号坦克相匹敌。本次军援北非英军的是 M4A1沙漠型,也就是按照英军遂行沙漠地区作战需求而做出改良的车种。
第二次阿拉曼会战,蒙哥马利善用物资优势的特长,以消耗战来面对善打机动战的德军,英军无论在坦克、火炮,乃至步兵等方面均占有优势。上图是英军步兵在沙漠中进行战术操演时的摄影。
现在战略的天秤已经向英军倾斜。第8军团司令蒙哥马利准备在一切物资装备备齐之后,向轴心国部队实施决定性的反击。蒙哥马利了解自己部队的优缺点以及德军的特性,所以蒙哥马利决心要在自己所塑造的战场形势下与德军决战,这样才能将英军的优势发扬出来,并减损德军所擅长的战术打法的效力。蒙哥马利将不再和隆美尔玩沙漠机动战,这是德军装15 、装21师官兵的绝活,他准备了一个大规模的消耗战来迎接轴心部队。
为了这个目标,蒙哥马利尽可能延迟发起大攻势的时程,以累积更多的物资与装备,务必达到数量上的优势。到了10月下旬,在丘吉尔不断地催促下,蒙哥马利决心实施其对北非轴心部队的最后一击,那就是“捷足作战”。英联邦部队得到了美国的全力支持,无论在兵员、火炮、坦克数量上,均优于轴心部队。
英军将以1029辆各式坦克对决轴心方面的 547辆各式坦克;轴心方面的坦克还有相当部分属于战场效能不太高的意大利坦克,而轴心方面油料的严重短缺,更限制了德军坦克出动的数量。总之,德军处在极端不利的状况之下。
上图:德军一辆在战斗中遭击毁的IV号坦克F2型。自1942年中开始,为了提升IV号坦克作为主坦克的性能条件,现在出厂的IV号F2或G型,将换装7.5cm L/43倍口径长管坦克炮,使用 IV号坦克具备与盟军新推出的主坦克相抗衡的能力。
1942年10月23日23:00 ,英联邦的总攻在1000余门火炮的轰击中揭开序幕。此时隆美尔人在柏林,尽管在攻势的第二天就匆忙返回北非前线,但面对态势的不利,即便是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也回天无力。
在蒙哥马利刻意布置的消耗战之下,非洲装甲军团的情势危殆。尽管英军坦克损失相当重,初期的攻击就损失了300辆坦克,但英联邦部队有着美国的物资支援,经得起消耗,但德军却不行。
11月2日,蒙哥马利再度发动新一轮攻势“压制行动”,将攻势压力增强。蒙哥马利始终控制作战进程,决不让德军发挥其特长,施展其拿手的机动作战。在这种高压的消耗战之下,英军终于突破了轴心军的防线,造成双方的态势失衡,轴心军的情况迅速恶化。
此时如再不向后转移,德国北非军团恐将全军覆没。隆美尔即向希特勒建议撤退,但接到的却是希特勒不容置疑的“不是胜利就是死亡”的命令。面对着蒙哥马利的消耗战,德军方面已无法再支撑下去。
11月4日,隆美尔决心违背希特勒“不准撤退”的命令,下令部队自阿拉曼面前阵地脱离,向埃及——利比亚边境转进。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于焉到来。蒙哥马利的第8军团于是取得了第二次阿拉曼会战的胜利,11月5日,英军掳获大量的轴心部队官兵,隆美尔此去则永不复返,德军最后于1943年5月自突尼斯被逐出北非,德意志非洲军的传奇也至此告一段落。
(完)
蒙哥马利跟隆美尔比还是算了吧,二战英国那边根本没有能打的,把他推出来的,是维护大英帝国的脸面,他那水平了解二战的都知道[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非洲战场是德国战略,战略中最不重视的一个环节,所以配备的兵力和武器装备都是缺乏的,这是隆美尔败退的唯一原因,如果给蒙哥马利和隆美尔同等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德国非洲军直接碾压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