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焦虑、烦躁、抑郁!张仲景一剂抗忧郁的千古名方

从蓉谈健康 2024-08-27 01:51:49
今天分享的这张方子是古代治疗心理疾病的专方,叫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的《伤寒论》。 可以治疗哪些心理疾病呢? 比方说,焦虑。 一天到晚瞎担心,担心孩子在学校不用功读书,担心工作做不长久,担心老人身体不好,总之就是老想一些杞人忧天的事儿。还特别容易受到惊吓,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是这么说的:“胸满烦惊。” 害怕、担心会让人产生焦虑感,当你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会莫名的烦躁,时间久了,还会抑郁。 持续的心情低落,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张仲景又说了:“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可以理解为身子发沉,木讷,不灵活,或者行动迟缓。大家可以想一下,心情不好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身体重,拖不动? 然而,身子虽然不爱动,但是心里想的多啊。老是伤春悲秋,动不动就要哭。这就是一种抑郁的状态。 除了焦虑、烦躁、抑郁,还有狂躁,也叫狂躁症,张仲景形容是“谵语”,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整个人的状态都比较亢奋。 还有癫痫,严格来说癫痫不能算作是心理疾病,但是癫痫发作起来四肢抽动,也是躁动的,不安的。还有像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黄芩、生姜、磁石、人参、桂枝、茯苓各4.5克、半夏6克、 大黄6克、牡蛎4.5克、 大枣6枚 原方是铅丹,这里用磁石来代替。 柴胡疏肝解郁,让肝气调达,让肝脏像春天的树木一样自由自在的抽条生长,心情就能跟着好起来。 人参补心气,不是总担惊受怕吗? 五脏六腑当中,最有魄力的是肝,肝是大将军呀,统帅着千军万马,上阵杀敌,自当是英勇无畏。 除了肝,还有心。心气不足,也容易受到惊吓。所以又用了人参,用了桂枝,人参补心气,桂枝强心阳。 茯苓呢安心神,可以把烦躁的心神降伏下来。《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了茯苓的两个主要作用,一个是祛湿,另一个就是安神。 一个人总是想得很多,思维意识不能够静下来,必得用点有定力的药物,长在地面上的肯定不行,为什么?看那草木,风一吹,它就摇摇晃晃了,定力不够。 找来找去,从地上找到了地下,又从地下找到了水里,最后找到了龙骨和牡蛎。 龙骨是埋在地底下的,牡蛎是沉在水里的,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一动不动,它们两个就像定海神针一样,不管你脑海里怎么风起云涌,都能镇得住。 如果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治疗心理疾病的专方,那龙骨和牡蛎就是古代治疗心理疾病的专药,古人看重这两味药是有道理的,也是经过反复试效的,要不怎么能给它一笔一画的载到医书里去。 能够重镇的还有磁石。古人利用磁石发明了指南针,指南针永远指南北,不会指东西,说明磁石的定力也是很足的。而且磁石味咸,可以入肾,惊恐伤肾,导致气机逆乱,磁石有纳气归肾的作用,又能通耳明目,耳朵的一些问题常常用到它,比如有一个中成药叫耳聋左磁丸,里面就加了磁石。 《本草纲目》就说了:“磁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 《本草经疏》也说:“诸药石皆有毒,且不宜久服,独磁石性禀冲和,无猛悍之气,更有补肾益精之功。” 半夏化痰,又被称作化痰神器。 痰湿堵在心窍里,就像天空被乌云笼罩,你就看不到阳光,看不到美好的东西,就容易悲观消极。 痰湿堵在脑髓深处,压迫到脑神经,引起神经元的异常冲动,一冲动,身体就跟着抖动,就是癫痫。 所以化痰在心理疾病的治疗当中也占据着半壁江山。而且你看这个痰是怎么来的?中医有一种证型叫肝郁痰凝。 肝郁,则气滞。气就像快递员一样,把津液输布到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滞了,气不流动了,津液也会停滞不前,慢慢地凝聚为痰,叫肝郁痰凝。 半夏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可以把痰湿拧开,拧开以后通过肠道排出去。 这个时候,就轮到大黄上场了。 大黄通便,负责把肠道通开,这样一来,痰湿自上往下导出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大黄又能泄火,痰湿郁积的久了,化火化热,从痰湿变成了痰火,大黄再加上黄芩,可以把这股火气灭掉。 生姜、大枣顾护脾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呵护脾胃,这也是张仲景一贯的风格。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
6 阅读:26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