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张学良是民族英雄,他本可以做东北王,却不肯独立

历史详说员 2024-07-25 20:38:45

张学良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人们长期以来更关注后者,毕竟这是一件深刻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世界史的重大事件。但前者,即东北易帜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它标志着旧军阀割据时代的结束,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和民族独立,至少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是张学良对现代中国做出的第一次重大贡献。

很多历史学家对张学良的此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比如唐德刚说:张学良于1928年底的易帜,与中国内战史上的“势穷来归”或“变节起义”是截然不同的,这件大事,不仅在三千年国史上史无前例,在世界史上也鲜有其俦。

李敖说:张学良是民族英雄。张学良最伟大的是,他本可以做东北王,但是张学良热爱祖国,东北有独立的本钱却没有独立,比台湾大36倍的地方不肯独立。

无论是东北易帜,或者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个人性格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位“少帅”张学良,这两件事可能都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会按照后来的历史轨迹行进。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简单地认为,张学良东北易帜背后的动机完全就是单一纯粹的,只是出于他的个人性格或者爱国情怀。事实上,无论在东北易帜还是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决策都包含了他对当时局势和利益的全盘考量。

就拿东北易帜来说,张学良固然是个值得称赞的爱国将领,但这并不是构成促使他东北易帜的全部原因,除了个人的情怀,以下4个客观原因,也是推动张学良不得不同意东北易帜的重要原因。

首先就是国民党的大军压境。

1928年,蒋介石联合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发起北伐。北伐军攻势凌厉,在北京主政的张作霖迫于压力,于5月8日通电求和,6月2日连夜撤出关外。

当时,北伐军并没有打算就此放任东北军回归老巢,他们紧追不舍,与东北军在滦河两岸展开了军事对峙。

这个时候的北伐军内部,确实对要不要妥协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北伐军不必“赶尽杀绝”,有人则认为,应该以武力的方式,彻底解决东三省的问题,以免遗患将来。

和张作霖有过大过节的冯玉祥就持后一种做法,他坚决反对妥协,主张武力。

当时的东北军大帅新丧(皇姑屯事变), 群龙无首,军心不稳,又面临着如此内外压力,刚刚成为东北军新统帅的张学良,面对这一局势,和北伐军展开议和无疑是一个最保险的决策。

第二个原因就是东北军内部的分崩离析。

随着张作霖这位在东北军中拥有绝对威望的人的离世,东北军一下子就失去了它的重心,之前东北内部被掩盖的派系问题很快就凸显了出来,如果不解决这个矛盾,东北军可能不等日本人和东北军动手,自己就先垮台了。

当时的东北军中,势力最大的是三个派别:第一当然是以张学良为首的“少帅派”,第二是以张作相为首的“绿林派”,或者“元老”派,第三则是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

张作相和张作霖同出绿林,也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无论从资历、能力、威望来看,他都足以成为张作霖死后东北军中的核心。(张作相曾在吉林力主禁烟,修筑奉海铁路,创办吉林大学,尤其在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力排众议不搞株连,为奉系保存了一批骨干,在东北系统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但张作相是一个“旧道德”观念很强的老实人,加上他受过张作霖的托孤重托,所以,即使他和张学良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矛盾,还是坚持和张学良一派保持步调一致,力保张学良主政东北。

如此一来,东北的矛盾实际就集中到了张学良和杨宇霆两派的身上。

张学良和杨宇霆的私人恩怨很深,一些政见也很不一致,但在东北要不要易帜,全国要不要统一这个问题上,他们的立场却是一致的,也就是都认为统一是时代的潮流,是人民一致的呼声,东北应该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否则就将被人民抛弃。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就是杨宇霆勾结日本人,张学良下令处决杨宇霆,其中的一条罪名就是他“阻挠统一”。但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很多历史资料都证明了杨宇霆并非一个亲日派。

比如策划“皇姑屯事变”的主谋之一,日军大佐河本大作就曾说:“杨宇霆也忘了日本的恩德,向美国献媚,准备大借款。”1928年8月的《朝日新闻》曾专门发表文章《狡猾哉杨宇霆》,怒批杨宇霆说:“我们过去把杨宇霆看成很诚恳、恭谨、孝顺的,是我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养老女婿,实指望他将来对我们养老送终,顶半个儿子用,不成想,他的良心和心眼一转眼间都变了。”土肥原贤二也曾说:“杨宇霆对日本也一直持不恭顺的姿态,尤其是去年以来他的排日态度更是不能容忍……”

其实,早在1927年,蒋介石率领北伐军进攻两湖时,杨宇霆就声称:“南北妥协非不可能之事……南北两方并无感情之冲突……政见相同之处甚多,确有可能合作。”

张作霖被炸死后,杨宇霆立刻就派出手下张宣与南京政府联络,要求加入南京政府,实行南北统一。

作为杨宇霆政治上的对手,张学良只有尽快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抢在杨宇霆之前和南京政府达成共识,才有可能在舆论和社会,乃至东北军中建立自己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杨宇霆客观上实际起到了推动张学良下决心实行东北易帜的作用。

张学良要进行东北易帜的第三个原因清晰明了,就是日本人长期以来的欺凌和压迫。

张学良和日本人既有国仇,又有家恨,还有私怨。

“国仇”是显而易见的。日本长期以来觊觎中国,28年北伐军胜利在望之际,日本人眼看中国统一在望,妄图出兵山东,阻挠北伐军进入华北。此前的种种赤裸裸的强盗行径,更是不绝于史。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全国人民愤慨的情绪下,在各地抗日活动方兴未艾的形势下,张学良实无论如何也不能靠近日本的。

家恨。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能报仇雪耻,何以立于天地之间?以张学良的性格,他不会背负这个深仇大恨去投靠日本。而且,正如前文所说,在旧军队中,“旧道德”也是维系军队战斗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张作相正是出于他对“旧道德”的坚持,才放弃自立为王的可能,坚持拥护少帅张学良的。如果张学良反而违背了“旧道德”,那么,他很大一部分的合法性也就随之丧失了。这不仅关乎张学良的“私人品德”,还事关张学良的权力基础。

在除掉张作霖后,日本人的打算是趁着张作霖刚死,东北陷入混乱之际,实现其武装占领的阴谋,但没想到东北并没未陷入混乱。当时《时事新报》等报纸纷纷报道了日本试图拥立溥仪为傀儡的动向,一时间舆论纷纷,满城风雨,这不能不引起张学良的高度警惕。

1928年5月30日,孔繁蔚等南京谈判代表抵达北京,和张学良、杨宇霆等人接洽,他们在后续的谈判中提出三条强硬的条件:

第一,东三省必须该换旗帜;

第二,东北军必须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第三,奉方必须服从国民政府的命令。

当时的东北军虽然战败,但并未遭遇致命打击,面对这三条颇有城下之盟意味的条约,他们表示不能接受,谈判最后未达成协议。

在张作霖身死后,张学良返回东北,紧急处理东北权力交接和稳定的问题。张学良在张作相等人的支持下,稳住了东北内部。之后张学良在与南京的接触中,逐渐同意了实行易帜。

此时,日本方面出来阻止,他们警告张学良,东北如果非要易帜,将会导致东北陷入混乱,对此日本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迫于形势,张学良不得不致电蒋介石,建议推迟东北易帜的时间,并和蒋介石达成了默契。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日本在东北各地制造了很多冲突和爆炸案,还出动了数千名日军在奉天火车站集结示威。

11月6日,张学良前往日本参加日本天皇的即位大典,向时任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表达了他必须易帜的决心,田中表示“此为中国内政问题”,对张学良表示了默认的态度。这扫清了东北易帜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日本态度的转变,和英美势力的干涉有着不小的关系。1927年11月,中日就满蒙铁路问题谈判期间,美国有感于日本企图独霸东北乃至整个中国的野心,曾在公开照会日本,该谈判不得损害美国利益。

此后日本并未终止其侵华脚步,美国于是连同英国,一面自主蒋介石北伐,以完成中国统一的事业,一面对东北的张学良表示全力支持。张学良曾在给蒋介石的一份电报中说:“英美对我已有所表示”。

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后来也指出:“当时张学良周围的年轻要人都醉心于欧美立场,张雪莲过夜吧这些人作为谋士加以重用,以至张学良由‘恐日’逐渐变为‘派人’,并发展到‘侮日’的地步。”

由此可以看出,在东北易帜这个重大历史进程的背后,还有美日角逐的因素在。正是在这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东北易帜被有效地推进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