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是颗内在的心

文化学者黎荔 2023-04-29 23:02:19

作者:黎荔

我们常说“初心”,最早这是一个佛教术语,来自日本禅者铃木俊隆的书《禅者的初心》。书中围绕初心有很多的解释。初心,即“初学者的心”。初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初心是一颗随时准备好去接受的心,是一颗对所有可能性敞开的心。如果用杯子来比喻,那么初心就相当于一个空杯子,随时可以接受新的事物。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接触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新的,对事物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概念。心智初萌的孩子,以纯净的心去接触事物和问题,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探索的、兴致勃勃的,不带任何预设和前见,每天都活得如同天地鸿蒙初开,人间第一次的诞生。初心,就是你第一次见到事物的那种孩子的感觉,渴望将不知道的事情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踏踏实实面对事实,认认真真听取环境的指点和教诲,没有任何想要讨好的杂念,也没有任何想要糊弄的想法。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一步接着一步前进。初心的存在,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

自始至终坚持对事物纯粹美好的态度,并不容易。就像爱情,走到最后,常常面目全非,一地鸡毛,大家都忘了,其实一开始,只是因为欢喜随心而至,两个人自然而然彼此吸引,才会在一起。到了后来,感情掺杂了太多算计与杂质,曾经的爱侣往往成为怨偶。作为社会的人,我们都得入世,世俗之痛往往在于模糊了自我之价值观与群体之价值观。要做到不忘初心,实在太难了。我们心中淤积了太多的所谓世俗成功的“任务清单”,我们心中充斥着外界塞给我们的种种名词概念。于是我们忘记了初心,不受功利影响,不被外界束缚,最初升起的一念心。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把最原来的那个自己丢了,要能轻盈地回到当初出发的地方,我们得不管世界如何喧闹,不管俗务多么繁杂,给心灵留出一隅,安静地修炼,倾听内心的节律,和自己谈心,给自己减压,与自己和解,鼓励自己向善、求真、尚美,保持自我精神领域的完整。这个时代太像一个高速旋转的大机器了,或者就像一条奔腾河流,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都无法避免的被裹挟进去。但并不是被裹挟就注定要随波逐流,你可以选择停下来,静下来,哪怕只在夜阑人静时分。

人人都在说要对初心念念不忘,但是找到初心和坚持初心一样困难。有时唤醒初心,需要某些奇特的瞬间。也许你下班以后正坐在公交车上看沿途的风景,也许你正在深夜疲惫地开着车回家,也许你正睡眼惺忪地对着镜子刷牙,也许你正在旅途中全身散了架似的打着瞌睡,你像是被什么轻轻撞击了一下,可是又说不清道不明,那种突然静下来的感觉。你蓦然回首,想起了孩童时代那充满树木、花香、虫鸣、稻草与蓝天的日子。有一个孩子,怀抱着一颗初心,睁大了眼,好奇地看着周遭奇妙的世界,舍不得离去。你看到了最原来的那个自己。在这样出神的时刻,你终于才能扒开了布满尘埃的心门,和自己的内心来一场坦诚的对话:这就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不是,What do you want?

虽说初心难守,走得太远就会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但在这个动荡变化的世界上,终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坚持着“绵长恒久”的人。支撑他们这么做的,其实并不是这个外在世界怎样,而是他们内心的坚定,他们内心的“永恒”。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命运,甚至无法预知自己会遭遇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判断、可以行动的,是去追求自己内心的诉求。万事发源于自我,发端于初心,如果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初心”,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走下去的可能性就大些。“初心”不常显露,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但在遇到选择之时,在不断地衡量、判断与取舍之时,往往能感知它的存在。所谓的“守得初心在,方能得始终”,我想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来谈论的吧?

但愿岁月只是晕染了眉眼,并没有带走初心。因为没有忘记初心,人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

2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