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后一个铁肺人去世,或死于新冠,6岁开始在铁肺中度过72年

人马座说 2024-03-14 05:54:55

近日,全世界最后一个“铁肺人”保罗·亚历山大去世,享年78岁,他很可能死于新冠或新冠诱发的疾病。保罗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是在铁肺中呆的时间最长的一位,从此世界上再无铁肺人。保罗生活美国德克萨斯州,1952年在6岁时患上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蚀了保罗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他的肌肉失去神经调节,导致呼吸困难和肌肉萎缩,脖子以下的身体全部瘫痪,只有头部还能动。由于肌肉失去作用,保罗的肺部无法自主呼吸,被迫进入了铁肺。

铁肺这个名词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但却曾在医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一种通过机械方式辅助呼吸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脊髓灰质炎等导致呼吸肌麻痹的疾病。在呼吸机尚未普及的年代,铁肺曾是许多患者的救命稻草。

它的工作原理相当简单而粗暴:通过一个密封的箱体,利用气压变化来扩张和压缩患者的肺部,从而实现呼吸。然而,这种治疗方法不仅需要患者长时间卧于箱中,而且效果也因人而异。

尽管如此,铁肺的存在仍给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被称为“铁肺人”的患者们。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脊髓灰质炎的受害者,这种疾病在20世纪初期曾席卷全球,造成大量儿童残疾甚至死亡。而铁肺,作为当时最先进的呼吸辅助设备,成为了他们生存的唯一依靠。

在这些铁肺人中,保罗无疑是最出名的一位。他从小就与铁肺为伴,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关头,也见证了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最初的绝望无助,到后来的逐渐适应,再到最后的平静接受,他的生命充满了波折与坚韧。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更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见证。

保罗在6岁时感到脖子一阵酸痛,紧接着他便开始发烧,随后被送往医院并确诊脊髓灰质炎。在被迫进入铁肺后,保罗并没有被病魔击垮。他坚强地面对生活,以乐观的态度对抗命运的挑战。

即使身体被束缚在“铁桶”里,他的精神却从未被囚禁。他学会了用嘴巴咬着笔,侧过头用斜视的方式来看书、写字和画画,尽管这对他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然而,他从不放弃,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保罗的励志故事并不仅仅是这些,他的经历令人称奇。保罗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从高中毕业,还考入了得州大学法学院,并最终成为一名律师。这是他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勤奋学习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所换来的。

虽然被称为“铁肺人”,但保罗并不是一直都呆在铁肺中。在理疗师的帮助下,保罗学会了特殊的“青蛙呼吸”技巧,可短暂地离开“铁肺”。尽管每天只能离开“铁肺”几个小时,他仍坚持完成大学课程。

保罗后来还能用嘴咬着塑料棒上的笔敲击键盘,与网友交流。他甚至曾通过拍摄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找到专业的机械修理师来修理他的铁肺,从而延续了自己的生命。

保罗还出版了一本个人传记《狗的三分钟:我在“铁肺”中的生活》。在这本书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心路历程以及对于生活的感悟。他写道:“无论你来自哪里,过去如何,面临什么挑战,只要下定决心、努力拼搏,就可以做成任何事。”这句话不仅是他个人的信念和追求,也是对所有人的鼓舞和激励。

保罗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使他们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希望。他的经历也让我们明白,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新生。

随着铁肺人的不断去世,保罗成了最后一个铁肺人。在前几年,保罗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说过很怕新冠。由于保罗的肺很脆弱,肯定经不起新冠的折腾。但不幸的是在2024年3月初,保罗还是被查出新冠阳性,随后不久就进入了重症监护室,最终还是没能闯过这一关。

保罗的去世,意味着人们对脊髓灰质炎的记忆将进一步淡去。现在有了疫苗,已经很少能听到这种病了,但在上个世纪前半叶,“小儿麻痹症”是令人闻之色变的恐怖存在。大量儿童因感染病毒而落下残疾或瘫痪。这个曾一度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疾病,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疫苗问世之前,脊髓灰质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20世纪初期,是造成大量儿童残疾和死亡的罪魁祸首。

然而,人类并未屈服于这一病魔。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对脊髓灰质炎的研究,试图找到它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经过不懈的努力,科学家们终于在20世纪初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揭示了它的传播方式。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疫苗研发方面,人类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最早的疫苗尝试是在二十世纪中叶,但由于技术限制和副作用等问题,并未取得显著成果。然而,科学家们并未放弃,他们继续深入研究病毒的特性和免疫机制,不断改进疫苗的设计和制备方法。

终于,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乔纳斯·索尔克成功研发出了首个有效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灭活疫苗。这一疫苗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在征服脊髓灰质炎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后,其他科学家也相继研发出了不同类型的疫苗,例如减毒活疫苗。1957年,美国医学家阿尔伯特·沙宾发明了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

这种口服疫苗在苏联进行了1000万儿童参加的接种试验,并且获得了成功,随后苏联为20岁以下共7700万人全部接种了沙宾疫苗。1959年,我国卫生部派顾方舟等人赴苏联考察脊髓灰质炎生产工艺,顾方舟从导师处得到了活疫苗,并将样品送回北京。随后,顾方舟对口服液体疫苗进行了改进,成功研制出了固体口服疫苗,也就是“糖丸”。

糖丸非常适合大规模接种,在我国消灭脊灰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大力推进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糖丸已被生产和使用了超过40亿份。目前我国已经没有脊髓灰质炎病例,糖丸也于2016年停用,改为适龄注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现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还有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保罗这位最后一个铁肺人的去世,为人类战胜脊髓灰质炎的历史增添了一个注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