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所谓“杂牌军”的名号,其实这些“杂牌军”虽然也是国军,但因为不是老蒋的嫡系,所以被称之为是“杂牌”。具体而言,它们可能是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也可能是川军、桂军、滇军,情况不一而足。
在上述军系里,晋绥军、桂军、滇军,其实是有统一实体的;而西北军、东北军、川军当时并没有统一的整体,军系内部的联系就比较松散。
比如西北军部队,该军系内的大部分军、师,都可追溯到军阀大战时期的冯玉祥系,但因为后续发展源流不同,所以境况也大不相同。
比如著名的第29军,是中原大战后退往山西被改编的部队,它有相当的独立性,后来发展出了第59军、第68军和第77军;山东的韩复榘第3路军,曾发展出第12军、第55军、第56军。
而在中原大战后投靠老蒋的西北军中,又有第22路军、第26路军等部,后来这两路军合编为新的第26路军,辖第30军和第42军两个军,师级建制则有第27师、第30师和第31师,这是孙连仲系的西北军。
孙连仲的西北军战斗力比较强,全面抗战爆发后即开赴河北战场参战,后来又辗转至山西,是娘子关战役的主力。
1938年初,第26路军已改为第2集团军,驻扎在河南整补;第五战区战情吃紧后,该部又被急调徐州参战,并布防在台儿庄。
尤其该集团军第31师坚守台儿庄正面,力扛日军第10师团的精锐猛攻,为日后的台儿庄大捷立下了首功。
在战后第31师师长池峰城发给老蒋的电报中,提及了该师在战役中的伤亡和武器装备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池峰城师长所列的武器中,有两种特殊的装备:七六三手提式5挺、一公分冲锋步枪10支。
所谓的“手提式”、“冲锋步枪”,都是当时对冲锋枪的别称,而“七六三”和“一公分”,则是当时谈及枪械时的通俗称谓,其实指的就是口径。
具体联系史料来看的,这里所说的“七六三”手提式指的是国内兵工厂仿制的7.63毫米口径的花机关;而“一公分”冲锋步枪,指的是太原兵工厂仿制的汤姆逊冲锋枪,其实际口径当然不是标准的“一公分”,只不过是部队通俗性大致的称谓,毕竟当时有这个口径的所谓“冲锋步枪”,只有晋造汤姆逊最接近。
所以判别第31师当时装备的这两种冲锋枪不难,但比较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其装备数量如此之少,花机关只有5支,汤姆逊只有10支,加起来才15支而已,就是全部装备给警卫排,都不够数的。更别说当时第31师的兵力数有7700余人,这15支冲锋枪与部队规模相比,就更显碎小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也是有深刻历史原因的。
如前所述,第31师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
在西北军时期,曾控制有巩县等兵工厂,在1920年代时这些兵工厂曾大量仿制花机关,并成批量地装备到西北军中。
西北军里著名的手枪旅、手枪团、手枪营、手枪连等建制,除了装备驳壳枪和大刀外,就是装备各种仿制的花机关。
当时西北军中有一定数量的重机枪,但轻机枪很少,配备大量花机关的手枪队既充当警卫部队,也在关键战斗中担当突击队角色。
大量配备驳壳枪、冲锋枪的突击队上阵,在有效射程内可以狂扫对方,继而进入到肉搏战距离后,又可以大刀杀敌。
所以当时西北军作战,这套突击战术是非常普遍的,其装备花机关当然也非常频繁。
而晋造汤姆逊出自太原兵工厂,但晋绥军作战胜少败多,所以在战斗中被缴获了不少汤姆逊,这些枪辗转流入到了西北军一部分。
同时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拉拢冯玉祥时,也送出了为数上千支的晋造汤姆逊;另外太原厂还出售了一部分此类枪械,所以西北军中装备一部分晋造汤姆逊也是不难理解的。
问题的关键是在1938年台儿庄战役时,第31师为何才装备了15支冲锋枪?
主要原因是1930年中原大战西北军是失败一方,第31师等部队都是被收编而成的,此后这些部队不可能再从巩县兵工厂直接提取武器、弹药。
事实上在1930年代开始后,原先大量制造冲锋枪的兵工厂,产量大都下降乃至不再生产。
所以,第31师是没有可靠途径再去获取新的冲锋枪来源。
当然,起码在1930年代初时,第31师手里的冲锋枪肯定不止15支。但问题是当时国内仿制的冲锋枪质量并不很好,它的使用寿命是很短的,再加之其弹药不好补充,所以存量枪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退出装备序列。
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第31师又先后在河北和山西两度大战日寇,冲锋枪及弹药必然又损耗了一部分,所以到来年台儿庄战役时,就出现了全师只有15支冲锋枪的情况,其大概率都还是当年中原大战前的遗留,而且弹药必定极少。
再往后的话,第31师其实连这15支冲锋枪都不会有了。
待到国军在抗战后期终于开始较大量装备美英式冲锋枪时,第31师的番号都被撤消了,可能只有分流到第30师等部队的士兵们,才会有重新接触冲锋枪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