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0多人的杂牌军,只有5000多支步枪,这真的够用吗?

甲骨堂 2024-09-13 16:37:05

抗日战争中,国军系统中除了中央军之外,还有很多支地方军,比如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滇军、桂军、川军等。

这些地方军的情况不一,有些有较强独立性且有自己的地盘,比如滇军、桂军等;有些虽然有地盘,但支离破碎,如川军各部;还有的其实已经没有自己的地盘,逐步被分化瓦解中,如东北军、西北军等。

不过西北军中的一些部队,历史源流比较复杂,有很强的生存意识和应对法则;它的一些部队始终保留了相当的独立性,比如刘汝明的第68军。

谈起第68军,就有必要从第29军讲起。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第29军是中原大战后,冯玉祥西北军的嫡系余部改编而成的。

最开始的第29军只有2万余人的规模,且客居山西;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打出威名后,第29军先是经营察哈尔,后来又入驻平津,最终在全面抗战爆发时,兵力扩充到了10万人规模。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标志,就是第29军打出的第一枪,不过平津抗战并不顺利,第29军很快便不支南撤。

不久后,第29军升格为第1集团军,并以下属各主力师为基础分编新军,刘汝明的第68军便是第143师及察哈尔驻军为基础改编的。

改编之后,该军逐步南撤,后来列入第五战区作战序列。

到1941年时,第68军下辖有3个步兵师——第119师、第143师、暂编第36师,全军官兵役夫总计32000余人。

如果单纯看该军的兵力和输力情况,其实在国民党各军中也算可以,不过在武器装备方面,就要差些意思了。

当年5月,刘汝明向老蒋发电要求补充该军军备。

在电文中刘汝明提到,当时该军第119师有步枪1693支、第143师有步枪1725支、暂编第36师有步枪1874支。

三个师的步枪,再加上军部直属队的309支步枪,总数才5601支。

问题来了:全军有32000余人,就算不计输力,也有官兵27000余人,可是步枪才5000多支,真的够用吗?

首先,在谈这一问题前,我们先聊聊国军在抗战中期的编制变化。

在全面抗战刚开始时,国军的步兵师普遍为二旅四团制,以中央军调整师为例,所配步枪为4000支。

1938年时,由于战损以及大量扩充新军的缘故,这一数量的步枪已经难以保持,所以下调到了2700支。

到1939年后,大部分国军步兵师均改为三团制,虽然杂七杂八的编制兵力也有上万人,但其实多数直属队都是缺编,而且国军的缺额现象始终严重,一个师能有七八千人就算充实。

而由于兵工资源短缺,一个师的标配步枪数就下降到了2500支。

的确,在部队的编制中,不可能人人都是步枪兵;除了步枪兵之外,还有机枪手、迫击炮手;甚至除了战斗兵外,还有大量不配枪的兵员。

可是一个步兵师的建制,只配2500支步枪确实还是少了些,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师只有2500名步枪兵。

如果部队的标配枪械都未能得到完整配置,比如像刘汝明的第68军,三个师的编制,其实只能满足两个师稍多的需求,那肯定是不够用的。

当然,老蒋对于刘汝明这样的杂牌军,肯定不会有求必应;实际上直到抗战结束时,第68军的步枪数都没有达标过。

但在军阀混战时代摸爬滚打而来的刘汝明,也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始终能够保持第68军的现有实力数不再降低,所以其独立性始终能够保持下去,老蒋看不顺眼,但也无可奈何之。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