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举国震惊,中华民族来到一个关键的抉择路口——是继续执行蒋某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还是携手并进,共克敌寇?
张学良、杨虎城冒着生命危险兵谏蒋某人,形势紧张,时任国民党36师师长的宋希濂接到命令,即刻从南京开拔,赶赴西安。
部队入驻西安后,他陆续接手以城防为主的各项主要工作。西安城中,呼吁抗日的声音此起彼伏,身为中华军人,他不可能无动于衷。
泱泱中华自鸦片战争以来,遭遇了百年的磨难,他不忍看着祖国在敌寇的铁蹄下哀鸣,他必须奋起反抗。
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能做的只是建议总统,而不是效仿张学良、杨虎城之流。
就在他犹豫要不要和我党实质性接触时,陈赓只身来到了西安,主动找到他,并表示他的老师周恩来托自己向他问好。
一句问好,将他带回了黄埔时期,坚定了其抗日之决心,不妨自己先行与我党接触,发起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先声。日寇侵略在即,国家危急,容不得他等待半分。
正是由于这份决心,促使了这对师生多年后在西安的相见,老师周恩来欣慰地看着弟子说:“北伐战争时期,你和陈赓皆为营长,如今都成长为了师长,中华民族此刻需要你们啊!”
一句开场白,瞬间拉近了彼此的关系,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此说来,宋希濂识大体,明是非,有担当,算得上民族英雄。
宋希濂的半生奋斗若是仅仅管中窥豹来了解宋希濂,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最合适不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不在于一时一地,而是一生中经历的所有的事情。
早年间的宋希濂有着一腔的报国热枕,和无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一样,渴望投身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潮流之中。
在同乡兼友人陈赓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两党进入了发展的蜜月期,不少人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
然而,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很快掌握了全国,不少军阀虽然仍旧盘踞各地,但是不敢过分忤逆国民政府的命令。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发展的必然再次上演,蒋某人不能学习古代的皇帝直接屠戮功臣,但为了达到独揽大权目的,他导演了一桩中山舰事件。
广州国民政府海军局代局长李之龙接到命令,启动中山舰,迅速抵达黄埔,等待接受下一步的指示。
李之龙没有多想,接到命令后便即刻执行。待中山舰抵达黄埔后,风言风语传入耳中,言说他李之龙要联合苏联顾问劫持总统,夺取政权。
随着谣言的不断发酵,蒋某人迅速戒严广州城,派遣手下抓捕以李之龙为首的共产党员。
不少党员纷纷脱离国民党的部队,以毛润之和周恩来为代表的党员力主反抗,绝不能采取妥协的态度。
可惜当时的党中央负责人陈独秀没有看清局势,一味地妥协和退让,致使大量的党员遭遇逮捕,我党的发展进入了寒冬时期。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宋希濂退出了共产党,进入了国民党。从那以后,他不断立功,逐渐成长为蒋某人的心腹。
抗日战争期间,他身先士卒,带领部下抵御倭寇,留下一身的伤疤,向敌人展示了中华男儿誓死保卫疆域的决心。
八年抗战结束之后,他本以为中华民族会从此迎来和平,亿万百姓再不用受战争的煎熬。主公蒋某人告诉他一山不容二虎,两个党派必须留下一个。
于是,长达四年的解放战争拉开帷幕,国民党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对方不过是小米加汉阳造,最先进的装备还是从日军处抢夺而来,战争必然会很快结束。
没成想,战争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淮海战役使得国民党失去了北方大片土地。
一条大江将祖国的土地分为两半,有人提议不妨“划江而治”,他率先提出反对意见,表示道:“我辈军人以祖国统一为己任,难道南征北战数年的结果就是国家分裂吗?”
因为这个提议,他被派遣到了西南战区。国民党已然失去民心,兵败如山倒,这是大势所趋。任由他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抵挡住百万雄狮的进攻,只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兵败投降1950年春,新中国已然成立近半年,不少国民党军官效仿傅作义,选择投降。忠臣不事二主,蒋某人待他不薄,他甘愿杀身成仁。
在战无可战的情况,他决定开枪自杀。战争的硝烟还弥漫在战场之上,远方的群山宛若故人的道别,他闭上眼睛,对脚下的土地说了一声再见,扣动了扳机。
后来他无数次回忆那天的场景,若是真的在那一天奔赴黄泉,以后他将错过无数次精彩的瞬间,再也见证不到祖国的繁荣昌盛。
幸好手下的排长袁定侯及时推开了武器,只听弹头刺破空气,奔向另外一个方向。
沦为俘虏后,他开始自暴自弃,身为军人,不能为主公效力,眼睁睁看着其逃亡台湾却无能为力,实在是奇耻大辱。
陈赓听到友人被俘的消息,不远千里奔赴重庆的白公馆。友人相隔数年,再次相见,不过此刻不同于西安事变时期,彼时的他地位上胜于陈赓,此时的他却是阶下之囚。
他表示自己已无任何颜面苟活人间,请求陈赓赐他一死。陈赓看着眼前狼狈的友人,几度哽咽,忆往昔,意气风发的将军,何以会沦落为这般模样。
他从各个方面向诠释了我党的政策,表示我党会优待俘虏。他熟知陈赓的为人,也知道共产党向来重视信义,他明白自己将不会有性命之忧。
人一旦有了希望,生活就会朝着光明面发展。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对于拍照态度的变化,之前遇到镜头,他会毫不客气地夺下相机,狠狠地摔向地面。
如今,他开始接受来访者的拍照,生活的态度也逐渐变得积极起来。
再后来,他被安排到了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在管理所期间,不少同事告诉他,他曾经背叛过原来的党派,也屠戮过不少民主人士,恐怕不能轻判。
也有人替他叹息,假设他当初没有脱离共产党,在白色恐怖时期,依旧保持着一颗红心,如今的他将会是和陈赓一样的功臣,而不是现在这副狼狈样子。
为了避开缠绕在胸间的心结,他必须克制回忆,将所有的精力放到未来,放到手中的书本中。陈毅听到他的事情后,亲自来会见他。
他受宠若惊,战战兢兢地伸出手,却不想陈毅没有任何瞧不起他的意思,甚至还夸他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人才,为验证这个结论,还特意举了几场他曾经指挥过的战役做例子。
他惭愧地说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陈毅将军发出爽朗的笑声,回复道:“在山东战区,我们曾数次败给你,也曾经是败军之将。”
陈毅将军言外之意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从失败中重新爬起。陈毅将军的言行使得他醍醐灌顶,很快放宽了心,积极投入改造。
走入了建设新中国的队伍1959年,也就是他进入德林战犯管理所的第三年,他等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党中央决定特赦一批人物。
经过多次商议,一共选定了三十三个人,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特赦的名单之列。走出管理所后,他感受到了新社会的蒸蒸日上与欣欣向荣。
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周总理将特地为他们一行人接风洗尘。听到周总理的三个字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推掉这次会面。
犹记得青年时期,他刚刚进入黄埔军校,是校园中最年轻的将领。有志不在年高,虽然年少,他的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
老师周恩来无比欣赏他,师生两人经常漫步在黄埔校园的林荫道上,他们纵谈古今,商议国事,论到祖国的衰落处,他们无不痛恨叹息军阀误国,恨不得即刻奔赴战场,荡清浑浊。
谁知后来两人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西安之行短暂会面至今,想来已有二十三年的时间。二十三年后再次相见,不知老师会如何评价自己?
他忐忑不安,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推掉这次会面,工作人员告知他总理特地交代,一定要见见他宋希濂。
在简陋却不失大方的会客厅里,他紧张地捏着衣角。老师带着和蔼的表情步入大门,热情地和大家握手,论到他时,还特意问候了自己一句。
老师善于洞察人心,看出了自己的窘迫,对着一行人说道:“当初我和文白都是黄埔的老师,你们是学生,学生们走错了路,身为老师也有过错,只要你们能改正,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句话顿时扫清了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老师还是像当初那般健谈,那般善解人意,他开心地告诉老师近几年的所思所悟,老师回复道:“荫国(宋希濂的字),你的进步很大。”
之后,他进入文史资料委员会,和他一起的还有国军将领杜聿明。两个人学识非凡,治书严谨,客观地还原了一段又一段近代的历史。
除却编撰书籍外,他还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统一的大业之中。晚年退休后,他来到美国,积极召集旧日的黄埔校友,成立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彼时两岸之间偶尔还有炮响,双方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之中。他的举动很快引起了台湾方面的注意,有人指责他是叛徒,他却微微一笑,不做解释。
朋友为他打抱不平,他却回道:“我的解释都在公开的演说中。”
他活得那样坦荡,那样率真,使得别有用心者不敢在公开场所驳倒他的言行。
1973年,他受邀到韶山参观重新修缮后毛泽东故居,同时和他前往的还有旧时好友杜聿明。两个人乘飞机,坐汽车,来到了大山深处。
韶山的绝美风景使得他们心旷神怡,当地百姓告诉他们,百年前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来到韶山旅游,感叹此处风景绝佳,并预言百年后,此处必出一位厉害人物。
故事真假且不论,他们两人翻阅过多部毛润之先生的著作,其战略思想之高,的确是古今无二,完全配得上“战神”这个称呼。
如今,终于来到了伟人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或许是内心活动的作用,他们感觉脚底的土地在颤抖,连风中都夹带着奇异的芬芳。
可是就在马上要进入毛泽东同志故居时,宋希濂却停下了脚步。杜聿明催促他快一些,他仍旧是踟蹰不前,杜聿明不解,问他为何?
他解释道:“你我这等人都敢来此地,是得有多不要脸啊!”
杜聿明听出了他的意思,他还是在意自己曾经的身份,唯恐自己玷污了这片圣地。
杜聿明长长地叹出一口气,而后走到他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千万不要忘记陈毅将军的话语!”
陈毅将军的那句话再次回荡在耳旁,是啊!他们曾经也失败过,井冈山时期,失败之后被围追堵截,跑了二万五千里,解放战争初期,也是多次失败。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失败而自怨自艾,而是迅速调整状态,从失败中寻找原因,最终反败为胜,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他却始终没有从失败的阴影走出,反而长期耽溺其中,唯恐被人嘲笑了去,或许这正是国民党军官的普遍心态,大概就是因为这种害怕丢脸的心态,使得他们难以承受失败。
想到这里,他加快脚步,奔向毛泽东同志故居,他知道在那个地方,他还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