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错误是如何产生的?非逻辑思维根源三——极度悲观和盲目乐观

老头和你课程 2024-03-18 01:59:08

逻辑学是良好教育的支柱学科,是有益于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如自然科学、历史、经济学等等。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笔者拾人牙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极度悲观和盲目乐观都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欺骗、自我麻醉,是一种认知上的偏执。在非逻辑思维的表现中,极度悲观者常常会在现实中表现出玩世不恭(有人也把这种产生逻辑错误的原因称为“玩世不恭”),盲目乐观者有时候会表现出不切实际的群体性狂热。

极度悲观的人习惯于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事物做出悲观的预期,而盲目乐观则是与极度悲观完全相反。

两者的共同表现是,在深入了解事物之并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之前,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预先判定)本身就是一种偏见,也是非逻辑思维产生的根源之一。

在论证的时候,极度悲观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通常会有以下几个假设:

要论证的问题是荒谬的;

问题的提出者很愚蠢;

论证本身没有任何好处。

极度悲观这种偏执的态度,除了其内在的不合逻辑外,最大的问题是阻碍了对真相进行探索的可能性,而是把悲观的预测当作了他们预先认定的事实。

盲目乐观则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他们对一个未经论证或验证的事物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并坚信这种想象是真实的。这种盲目乐观常常给人们描绘一个美好的幻想(空想),事实证明这种幻想(空想)是被扭曲的,最终结果是面临未来的失望。因为事实永远是不完美的,至少是没有想象中的完美。

无论是极度悲观还是盲目乐观,都是基于偏执的认知来认识现实世界,从而无法有效地探索事实真相。

在这两种人的眼里,世界不是现实中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他们自己头脑中一个想象的世界。

极度悲观的例子,可以参考上世纪西方国家产生的“颓废的一代”以及造成的很多社会现象,如“性泛滥”等。

关于盲目乐观,例如:在某个荒唐的年代,社会因为群体性的盲目乐观而失去了理智。

欢迎看到文章的朋友对文章发表意见并补充讨论。

本文仅仅分享个人学习逻辑学过程的笔记,作为初学者,分析的过程或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

关注我会看到更多的学习笔记。

本人的逻辑学学习笔记全部发在本人的同名微信公众号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老头和你随便聊聊”微信公众号阅读。

期待您的点赞转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