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野史轶闻者,街头巷尾流传之故事也。无法证其真,亦无法证其假,但毋庸置疑,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传说与现实之巧妙结合,一例也。
茅台镇也叫马桑湾,因赤水河东岸长满马桑树得名;又叫四方井。起因于世居的濮人在东岸纯净的泉水旁砌了一个四方形的井;到了宋代才叫茅台。据说,茅台街后有一个历代濮人祭祖的圣地——长满茅草的土台,人们称做茅台,简称茅台。元朝以后正式定名为茅台村。
后由于茅台街上修起万寿宫大殿,庙内建了一座少有的半边桥,因此茅台村也叫半边桥,又因为在赤水河西岸修建了9座大庙,并在其中的观音寺、灵仙寺、禹王宫内珍藏了三面东汉铜鼓,因而这三个寺得名三鼓寺,茅台村又名云鼓镇。
清代中叶,曾因商业发达一度改名益商镇,简称益镇,终因积习难改,仍旧更名为茅台镇。茅台镇依山傍水,紫色沙页岩的地质结构,十分有利于水源的渗透过滤和溶解土壤红层中的有益成分。
冬暖夏热雨量少,最适宜酿酒微生物生成与繁衍。奇水、温泉、瀑布,特别好的水资源质量给酿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古代就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茅台村东头一间简陋的茅屋里,住着一个姓陈的年轻生意人,他为人正直,心胸坦荡,经常周济穷人。有一天,在暴雨中救了一只奇丽的蝴蝶,那只蝴蝶知恩图报,引导陈大哥来到一股清泉旁,泉水从石洞涌出,洞口周围绿草如茵,垂柳摇曳。
陈大哥捧起泉水,一股芳香沁人心脾,舒畅异常。陈大哥是一个遍尝醇酒的行家,灵机一动,就想到如用这泉水酿酒,一定是世间佳品,不如收起小本生意,改以酿酒为业。
谁知念头不起则罢,念头一起,那引路的蝴蝶居然瞬间不知去向。陈大哥恍然大悟,从此就在这泉水边设置酒坊酿酒。新建的酒房边有几棵大杨柳树,人们就把这里称做杨柳湾,造出来的酒就是茅台酒。
传说总归是传说,有文字记载的史实也并不少见。《史记》记载,在汉朝,仁怀已经有了“枸酱酒”。可以说是茅台酒的雏形。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六年),汉武帝刘彻使臣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在番禺南越王的宴席上得饮“枸酱”。
那枸酱为何物?乃是当时仁怀境内的濮人酿造的好酒。每年九月九日,濮人采摘拐枣(又名枸)参以粮食醢以为坛密封,为来年喜庆、宴客、送礼用酒,其味香美。
为取悦汉武帝,唐蒙绕道习部,取枸酱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饮后,觉得甘美异常,大加赞赏。据茅台邬史族谱记载,1599年以前,大和酒坊和偈盛酒号等酿酒作坊已经出现,回沙工艺形成,蒸馏酒技术日臻完善。
明代万历二十七年平定杨应龙叛乱,设平越、遵义府、,仁怀一带经济发展,赤水河两岸酒坊林立,1745年,总督张广泗开修赤水河道,舟楫抵达茅台村,盐业大盛,商贾云集,民夫川流不息,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刺激了酿酒业的发达和酿酒技术的提高。
道光年间《遵义府志》引《田居蚕室录》说:“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其料纯用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制法:煮料加曲既纳地窑,弥月出窑烤之。其曲用麦,谓之白水曲,黔人又通称大曲,酒日茅台烧。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到1840年,茅台酒的产量已达100多吨,远销滇、黔、湘、川。清朝张国华“茅台村”竹枝词写道:“座茅台旧有村,漕丘无数结为邻。使君修怨曲生醉,利锁名僵更醉人。于是酒好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罕亦哉!”
不料,到了咸丰年间,黔北一带发生了杨龙喜领导的号军起义,1854年(咸丰四年),清政府派兵镇压,与号军战于茅台,村寨夷为平地,茅台的几十家酒坊皆毁于兵燹。“家唯储酒卖,船上载盐多”的景况成为过去,茅台酒突然销声匿迹了。村民摇头,世人感叹,何时再振雄威!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叫华联辉的人十年以后圆了茅台梦。说起华联辉,老贵阳人流传着“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的说法。这三家中,华家是贵阳首富,以经营盐业发家:唐家的官又大又多,是仕宦之家;高家则以占有田地,房产多而闻名。
华氏原籍江西临川,始祖于康熙年间来贵阳经商,定居遵义团溪,几代人都以贩盐为业,并以此发家致富,华联辉既继承经营盐业,又读书应试,咸丰乙亥科中了举人。
光绪二年(1876年),贵阳织金人丁宝桢出任四川总督,深知川盐运销之弊,决心改革盐政而未得要领,迫切需要有人协助。这时候,唐家顶子的第二代,时任四川道员的唐炯极力推荐华联辉。照唐炯的说法,那华联辉“于盐务利害至精熟”。
华联辉果然不凡,既有满腹经纶,又有实践经验,很受丁宝桢器重。1877年受聘为四川盐法道总文案,协助唐炯把过去的“官督商运”改革为“官运商销”。办法实施以后,市场盐价稳定,四川官方增收白银200余万两。华联辉也因此被誉为经济大家,朝廷破格授予知府留川补用。
也许是处于酬谢吧,丁宝桢同意华联辉承包了“仁”岸就是仁怀马桑坎运盐的口岸。华氏获得“仁”岸贩卖专利后,就开设了“永隆裕盐号”。盐号业务蒸蒸日上,财富迅速积累,几年之后,华氏家族便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富。
话说1862年的一天,刚从遵义搬到贵阳的华氏家人围着老祖母彭氏闲谈。那彭老太太已是92岁高龄,不知谁说起喝酒的事,引起了她的回忆。她说,自己年轻时曾喝过茅台烤的酒,觉得味道很好,很想再尝尝这种酒。
华联酒从小敬重祖母,孝顺奶奶,当即表示前去采购。老太太微笑着点了点头,华联辉满怀希望地来到了茅台。谁知到处残垣断壁,原先的几十家酒坊早已夷为平地,作坊的主人也不知下落,哪里还有茅台酒呢?怎么办?空手复命,难以向老人家交代,等待购酒,又到猴年马月?
思之再三,倒不如自办作坊。一可满足祖母的愿望,二可再创一片天地。华联辉最后下了决心,决定在茅台设坊烤酒。也是天缘巧合,恰好作坊旧址的土地已收入官产,官府正将其变卖,于是他就买下已夷为平地的酿酒作坊,找到旧时的酒师,在原址上建立起作坊式行酿制。
酒刚刚酿出,华联辉急忙送到贵阳请祖母品尝,彭老太太喝了几口,连称“好酒”,几乎和年轻时喝的一模一样。“茅台烧又生产了。”华家的人高兴,所有知道茅台烧的人都为之高兴。
最初十来年,华氏作坊的酒仅供家庭饮用和馈赠、款待亲朋好友。谁知这茅台酒不喝罢,喝上一次,下次再也割舍不下。亲友们称赞之余,纷纷要求按价退让。一传十,十传百,求酒者接踵而至,应接不暇。
1865年,华联辉祖母去世后,求的人越来越多,华联辉决定将酒坊扩大,正式对外营业,并将酒坊定为“成义酒坊”,酒名定为“回沙茅酒”。所谓“回沙”,是指反复8次蒸馏,表明了茅台酿制方法的特点。
起初,酒坊规模不大,只有两个窖坑,年产不过1750公斤,由他在茅台喝贵阳的盐号代销。华联辉的儿子华之鸿接办之初,仍作为附带业务经营。就这样,中断了的茅台酒又开始重现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