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名小吃纳溪泡糖,传统风味如何坚守与突围?

程昱聊生 2024-12-02 07:42:35

江阳沽酒客写了不少泸州冷门小吃,今天继续为大家奉献。今天我们说另外一道甜食纳溪泡糖。

在如今,人们对糖怀着复杂情愫,生物学里糖不都甜,大众却习惯将二者划等号。甜食在健康顾虑下“步履维艰”,却依旧有着难以抵挡的魅力。泸州往昔诸多民间小吃,凭质朴味道立足,像五香糕、风雪糕、沙盐糕,外形虽不精巧,即便甜味中夹杂别样风味,终因口感短板,推广路上阻碍重重。

纳溪泡糖在泸州小吃里堪称独特,扎根于曾是甘蔗糖、白砂糖盛产地的泸州纳溪县(如今纳溪区),把本土糖资源用得恰到好处。精挑上等白砂糖、麦芽糖与芝麻,历经二十多道复杂工序精心锻造,成型时横截面奇妙地呈现出两千多个大小孔,由此塑造出松脆化渣、不粘牙,色白且香甜满溢的绝佳口感,作为泸州独有的美味,是休闲解馋、馈赠亲友的上佳之选。

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是纳溪城内桂林斋糖食铺主人冷桂林的杰作。冷桂林独具匠心,聘请技师杨灿,二人凭借对传统制糖法的熟稔,扎根本地口味喜好与丰富原料根基,在寸金糖、芝麻秆(糖)工艺基础上不断改良、大胆创新,历经反复尝试,最终创制出纳溪泡糖这一独特吃食。据说,当时也叫云溪泡糖。

此后,纳溪泡糖声名渐起,民国时期,每逢集市,它便是抢手好物,街头巷尾满是甜香,孩子盼着尝鲜,节庆时更是桌上常客。新中国成立后,借着地方特产发展东风,产量与品质双提升,美誉也在周边扩散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纳溪泡糖与诸多名人有着不解之缘。革命先辈朱德元帅在泸州生活、战斗期间,偶然邂逅纳溪泡糖,那松脆香甜、别具一格的口感瞬间征服味蕾,留下深刻印象。此后,它常现身接待场合,借元帅的认可,在当地军民中知名度大增,成为军民共享美味、传承地方特色的佳话。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到访泸州时也有幸品尝纳溪泡糖。入口刹那,独特口感与馥郁香甜在舌尖交织,化渣不粘牙的奇妙体验令他赞不绝口,当即视作难得美味,还特意携带一些去往外地,分享给友人同僚,让纳溪泡糖美名在更广阔圈子传播,成为地域美食跨地域交流的一段美谈。

然而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现代社会需求日新月异。健康饮食理念盛行,高糖食品被视作“洪水猛兽”;零食市场竞争白热化,新口味、潮包装、巧营销层出不穷。相较之下,纳溪泡糖传统形象略显古板,简易包装缺乏吸睛点,销售范围也多被困在本地“一亩三分地”。

为打破困局、紧跟时代,让纳溪泡糖走出地方、迈向全国,江阳沽酒客有心提出三条干货建议。或许未必有人欣赏,但是推广地方人文内容,我一直在努力,看不见就看不见,我写我的也不怕它要工资。

个人觉得,首先应该工艺“守正创新”。严守核心技艺传承本味,这是泡糖立身根本,同时积极拥抱健康潮流,研发低糖、代糖配方,例如巧用木糖醇等调配“轻甜版”泡糖,满足控糖群体需求,拓宽受众版图。

其次是包装升级。深挖泸州文化富矿,泸州作为酒城,酒文化源远流长,还有长江穿城而过、标志性桥景壮美,把这些元素巧妙融入包装设计,打造精美便携且辨识度高的包装样式,推出小份“尝鲜装”吸引新客尝味,“礼品套盒”契合馈赠场景,适配多元市场需求。

最后营销多元。一方面,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全方位展示泡糖制作全程,从原料甄选到匠心工艺,边制作边讲述背后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拉近与观众距离;另一方面,全面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借线上流量打破地域枷锁,触及全国潜在消费者;还可联名本地热门景区,如方山、张坝等,借景区人气,以及知名品牌,开展线下试吃、主题快闪活动,聚人气、造话题,全力激活品牌知名度,续写纳溪泡糖“甜蜜传奇”,让这份传统美味绽放在全国舌尖。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