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一国之君居然拉下脸找群臣要钱,大明为什么这么穷?

梨评历史 2024-03-15 09:30:31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带领大军奔袭京城,此时京城虽然还有不少明军,但早已断了粮饷,为了激励他们,一向爱面子的崇祯帝不得不放下皇帝之尊,哀求各个宗室和大臣们捐款发饷。

出乎意料的是,各个大臣纷纷推辞家贫无钱,崇祯碰了个闭门羹。

一国之君居然拉下脸找群臣要钱

既然大臣靠不住,不如寻求与大明休戚相关的宗室亲戚吧,为此崇祯想到了自己的岳父周奎,周奎这些年借着国丈的名头捞了不少钱,如果他肯带头捐款,或许能带动其他人。

看到女婿上门开口就要十万两,周奎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说什么也不肯捐献,好说歹说只能捐献一万两。

估计周皇后觉得不好意思,拿出五千私房钱给老父亲撑面子,结果周奎私留了两千两,满打满算只捐了一万三千两。

有了周奎带头,其他大臣只能掏出私房钱,结果要么几十两,要么几百两,前前后后只募集了二十万两,但对欠粮饷多年的明军来说杯水车薪。

几天后,京城被攻破,崇祯自缢煤山。

一国之君拉下脸面找群臣要钱,崇祯算是让大家开了眼了,堂堂大明国库真的一点钱都没有了吗?

说实话还真没有,写下《甲申纪事》的赵士锦在京城陷落三天奉命接管节慎库,结果发现新库内只有两千三百余金,老库内只有千余金等等,不由地哀叹:国家之贫至此!

要说明朝穷吧,江南那些个盐商过得神仙日子,要说明朝富吧,崇祯拉下脸找群臣要钱,堪比魔幻。

历来有人将明朝国库贫乏归咎于一帮宗室,虽然有部分原因,但根源其实在于开国的朱元璋以及朱棣。

晚明士绅日子过得不错

事实上不仅是明末穷,整个明朝都为了国库收入抓破头,毕竟朱元璋一开始确立的税收制度本身就有问题,后来一些改革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修修补补罢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自然也就愈加的没钱。

朱元璋作为大明的开创者,从制度设计上就没有考虑过朝廷富裕的情况,在眼里,朝廷富裕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因而只收田税,田税税率低,至于商税则是三十税一,属于比较低的税收了。

注:明初实行两税法,即按亩征收,分夏天和秋天两次缴纳,以实物为主,当然可以用钱代替实物。

而且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于官府有着天然的不信任,严格禁止官吏下乡盘剥百姓,设立粮长,把权力下放到村,每个村自己选一个粮长出来把粮食运到乡里,免去官府的盘剥,而且禁止官府滥发徭役,平均每三年一次徭役,冬季农闲的时候徭役也不超过一个月。

朱元璋对官府有着天然的不信任

洪武盛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折腾,百姓都能活下去,上一个底层百姓这么轻松的还要数汉文帝。

而且朱元璋和汉文帝一样,生活简朴,汉文帝舍不得修亭子,朱元璋就把皇宫当菜园,吃的是自己种的菜,穿的是皇后织的布。

帝王都这么简朴了,官员们自然也不能享受,因而朱元璋制定了历史上最低的俸禄,不仅如此,能不发钱就不发钱,大家都去领实物回去,比如米面什么的,有什么发什么,不饿死就行。

至于明军,朱元璋的卫所制度下,平时耕田,战时打仗,自给自足,基本不需要老百姓供养。

另外朱元璋搞出了不可轻易改变的户籍制度,包括民户、军户、灶户、医户、匠户、渔户等等,给每个人都安排好职业,大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世代代一直维持下去。

而税收的大头其实就是民户的田税和灶户的盐税,而卫所则需要上交军粮给不下屯的军士食用。

后面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以田税为例,每个县会按照户口数和田地来确定每年应该上缴的粮食,登记造册,然后每隔十年再清查一次,按照朱元璋的设想,只要地方官用心,百姓安分守己,大明的财政收入是不会有问题的。

而且为了避免朝廷想过收税剐百姓财富,朱元璋又再三强调,禁止地方官府邀功搜刮百姓财富,地方受到的税收供养地方政府就行了,即便有多的部分,也不要把粮食交到朝廷,存起来,以便灾年赈灾。

可以说朱元璋的制度突出一个不折腾,尽量不折腾百姓。

但社会是发展的,大家不会一直固定一个职业上,加上承平日久,贫富差距就开始出现了,伴随着贫富差距的就是封建时代的核心问题——土地兼并。

本来土地买卖需要在官府登记,以便明确谁日后交税,但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钻空子,随着钻空子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也不知道这块田到底谁负责交税,而且一个县负责税收的官员也就那么多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田税开始减少。

而有些人更是堂而皇之的买通里胥,说大水冲了自己的田,于是这块田日后再也不用缴纳田税了,至于是真是假,官府也经常不过问,但田税是固定的,官府就会把该交的税摊派到别的田里去。

随着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老实缴纳田税的人也受不了了,要么跑了,要么献田隐匿起来,毕竟有功名的士绅和寺庙道观是不需要缴纳田税的,至此,田税越来越少。

田税这样了,卫所屯田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田税这样了,卫所屯田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卫所的屯田都是朝廷的,但随着卫所制度的崩坏,很多屯田都都成了大家的私人财产,种多少地缴纳多少军粮也成了一笔糊涂账,甚至到最后这些田都被军官给侵占了,加上军官克扣粮饷,一些军户也受不了跑掉了,卫所彻底彻底糜烂。

盐税也是如此,因为盐户的课税太重,很多人盐户要么逃走,要么直接沦为海盗。

可以说到了明朝中期,朝廷能够控制的土地已经越来越少了,哪怕核心的南北直隶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而为了增加收入,朝廷就开始不断添加各种名目,地方也变本加厉,频频编制各项名目,最终导致百姓负担更重,朝廷也没收到多少钱。

明朝税收的变化

洪武年间:税收稻米2300万石、麦子470万石;

正德年间:税收稻米2200万石、麦子462万石;

嘉靖年间:税收稻米1800万石、麦子462万石;

眼看税收越来越少,很多人试图改革,但一直都是小修小补,甚至还不如之前,比如弘治时期废了开中法。

原先朱元璋规定,盐商将粮食运输到边疆后再去拿盐引卖盐,现在好了,直接可以拿银子换盐引,朝廷拿银子卖粮食补贴边军。

政策看起来没问题,毕竟明宪宗和明孝宗就喜欢拿着盐引当货币滥赏外戚和勋贵,导致大家不愿意运粮。

结果废了之后更差了,朝廷是拿到钱了,但从内地买粮食运输到边疆,漂没不少外,粮食还涨价,士绅们赚的盆满钵满,边军连粮食都快吃不到了,甚至导致朝廷不得不多拿钱补贴,开销越来越大。

废了开中法和卫所的崩坏,朱元璋的两项制度算是破坏干净了。

张居正

废开中法之后最大的改革就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了,当然一条鞭法的初衷并非减轻百姓的负担,也不是提高朝廷收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现有的各项名目统统归为一项,按照每个县田地的多少进行摊派,其次就是把差役折算成银两,也摊派到田地里去。

如此一来,百姓可以不服徭役,只需要交税就行。

一条鞭法虽然没让明朝的财政制度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但确保了这个制度不会再烂下去,也让万历初期的国库居然有了存银。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万历三大证,后面又是三饷加派,又搞出了矿税,执行下去又是一地鸡毛,最终被迫废除,到了明末的时候,掌握社会财富的士绅阶层的土地不纳税,想要收点商税还被人想着法儿抗税。

直接导致万历之后的三位皇帝,国库愈来愈穷,最终捉襟见肘。

谈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说漏了宗室,其实相比于士绅阶层,宗室那点钱根本不够看。

当然明朝的养猪政策的确影响了明朝的财政支出,而这个锅得朱棣背。

明初朱元璋分封儿子那是真正的实行分封制,和西周的分封制是一样的,尤其是九大塞王。

而这些分封的土地也不是这些藩王一个人的,他们要将这些土地分封给公侯伯爵勋贵们,勋贵再分封给千户和百户,形成一套封国体系。

九大塞王

比如宁王朱权,他的封国是宁国,他要养八万军队六千战车,外加朵颜三卫一万五千骑兵,这些朝廷都是不给钱的,因此说宁国土地多,但和宁王没啥太大关系,又不是宁王一个人的。

而且朱元璋封国也不是为了让他们享福的,九大塞王是朱元璋构建的抵御蒙古人入侵第一道防线,也就是说只要外敌入侵,这些塞王需要亲自迎击,给皇帝反应的机会。

可以说明初的藩王那是真正的实封的,类似于西汉的列侯,有封地、有军权、有税收、有人事权,这也是为什么明初藩王这么有底气的原因,因而地方官府根本管不住藩王们自己的土地扩张。

这些官员频繁弹劾他们欺压百姓,一方面是朱元璋的儿子的确为非作歹,另一方面是和藩王争权,毕竟藩王兼并土地首先侵犯的就是地方官的权力,地方官又不能以这个事弹劾,只能以欺压百姓为由弹劾,说实话他们什么时候真正在意过百姓的生活?

而之所以设立九大塞王,就是朱元璋认为外人不可靠,让儿子们代替勋贵保卫边疆,甚至给儿子们独立征伐之权,更允许藩王高举皇明祖训清君侧,剔除乱臣贼子,最终坑了朱允炆。

朱棣靖难成功后怕其他兄弟有样学样,剥夺兄弟们的权力,推行养猪政策,也让本不富裕的朝廷更加雪上加霜。

比如天启四年(1615年),这一年,朝廷需要拿出3967万石的禄米,当然朝廷自己都过不下去,并不会全给,实际上从明朝中期就是开始欠发禄米了,偏远地区的郡王军日子都异常的拮据,而且天启年把宗禄固定了,实际支出并不大。

当然亲王富裕还是富裕的,毕竟他们生活大头来源其实是不交税土地,这又得说回朱元璋了,毕竟朱元璋规定宗室亲王的田不交税的。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