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将在成都举行。这无疑又是一次国球粉的盛会。
说起乒乓球,我们总会不自觉联想到“大魔王”,联想到“包揽”、“绝对优势”、“梦之队”这些名词。
作为国球,我国的乒乓球太厉害了,几乎是全世界无敌的存在,甚至还有为自己培养对手的“养狼计划”。
在国人心中,国乒,强得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没拿到金牌就是失误,小组出局就是“爆冷”。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没有永远站在巅峰的王者,乒乓球在中国发展了100多年,这中间,中国乒乓球也有不少沉沦和低谷。
今天意外看到一部电影放出预告,名字就叫《中国乒乓》,而电影的故事,恰好是带大家回忆那段辛酸的往事。
中国的乒乓球,是从1904年开始发展的,契机是一个文具店的老板,从日本进口了10套乒乓球器材。因为对场地体能和装备的限制都很小,乒乓球在我国迅速发展,随着1959年容国团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后邱钟惠拿到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中国乒乓进入全速发展阶段。
这之后的30年间,中国乒乓享誉世界,除了1979年意外丢冠外,男乒的阵地没有失手过。但此时,北欧有两个乒乓强国,也在慢慢积蓄力量,悄悄崛起,尤其是瑞典。
1988年,乒乓球正式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踌躇满志的国乒觉得这四块金牌已是囊中之物时,危机却悄悄显现。小组赛中,头号种子江嘉良、3号种子陈龙灿和许增才先后被淘汰,尤其许增才在八分之一决赛以16:2的巨大优势被逆转翻盘,严重影响了队员们的心态。
而有一代“正胶天王”之称的江嘉良,在四分之一决赛被瑞典人林德挑落马下,陈龙灿输给匈牙利选手后,中国三名男乒选手全部败北。
奥运会仅拿到男双和女单冠军,这个成绩看似尚可,实际上预示着中国乒乓已经在走下坡路。到了1989年的多特蒙德世乒赛,蛰伏依旧的瑞典队彻底爆发,瓦尔德内尔、林德、佩尔森组成了瑞典乒乓的历史最强阵容,以5:0从中国队手里硬生生夺走了斯韦思林杯。
这一届世乒赛,男队所有项目都没有冠军入账。到了1991年千叶世乒赛,江嘉良、陈龙灿已经退役,顶替他们的马文革、陈志斌和张雷全部都是横拍,几乎放弃了我们直拍正胶防弧圈打法的传家宝。
果然,这届世乒赛,中国队再次折戟。在四分之一决赛上,中国队以2:3败给了自己在小组赛击败的捷克队,最终排名第七,创造了中国队历史最差战绩,排在韩国之后。
究其原因,除了主帅的用人不当,中国队有轻敌思想之外,最根本的,还是几十年的霸主地位,让国乒在技战术上停止了更新换代。
那时候中国队一直沿用老打法,每年的冠军掩盖了打法上的问题,而当欧洲新型训练方法和技战术成熟起来,我们就有些招架不住。
最终,主帅许绍发离职,郗恩庭下课,媒体施压,国乒队员成了众矢之的,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乒乓球也面临着低谷和沉沦。
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对我国乒乓球的质疑。“中国人技术落后”,“中国人身体条件太差,不适合乒乓球”,“中国人打不好乒乓球,之前都是巧合”,“最先进的乒乓球技术在欧洲”……种种言论,一个比一个难听。
面对甚嚣尘上的质疑声和内忧外患,蔡振华临危受命,面对国乒的召唤,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带着怀孕的妻子回国,同时也带回了欧洲先进的技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
在1993年铩羽而归后,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在家门口,蔡振华带着自己年轻的生力军,助中国乒乓球队时隔8年,重新夺回世乒赛男团冠军。
1988年以来,两任主帅,队员换血,新老交替,沉沦质疑,7年过后,这些阴霾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中一扫而光,中国队再次成为了世界冠军。
我能明白电影《中国乒乓》为什么选取了这段历史进行讲述。面对国球,“赢球”并非我们的唯一诉求,更不应该是我们对乒乓球的唯一要求国球之所以是国球,不仅仅因为它厉害,更因为它在经历低谷后,还有重回巅峰的能力和信心。
同时,《中国乒乓》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不仅能拿到胜利,更能在失败后不气馁不妥协,有随时从低谷逆袭反击重回巅峰的勇气和实力。
既然我们已经经历了这种历练,将来也势必会克服一切困难继续在巅峰站住脚跟。
而这部充满着戏剧冲突,很写实的重现国乒峥嵘岁月的电影,也必将为全国观众和球迷献上一道只属于乒乓球的盛宴。
我们曾在影院看过女排,看过登山,看过短道速滑,看过篮球……这回,就让我们见证国乒那些让人难忘的瞬间吧!球不落地,永不放弃!期待,《中国乒乓》!
蔡振华的责任心勿容置疑!他是不懂足球而已!
蔡振华才是把乒乓球,打出巅峰的人![点赞]
我感觉蔡是有巨大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