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点拨孩子就是门物理学…

萌芽研究我最行 2024-08-05 18:42:32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点拨孩子”这道题。

这道题在我这篇文章里停留了一周多,每次想回答又感觉自己无从下笔。不是问题不好,而是问题太好,让我忍不住每次提笔时就代入了自己跟孩子,在这几年的点滴相处。

上周的文章里说,是我的简单版总结,基本上概括了这几年我家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但是这个过程,真的是曲曲折折、弯弯绕绕,就如同这张图一样:

很多人说,点拨很难,因为想不到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有用。

但我们仔细想一想,点拨这个词,是不是形容一个举动,你点了点,拨了拨那根弦,这个动作本身,就是“点拨”。

至于弦是怎么动的,如何弹的,是不是跟你自己也没有多大关系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点拨很难,是因为我们希望孩子听了就能做,听了就想做。

当我们一希望,点了拨了它就能奏出美妙的曲子的时候,我们反而不敢点拨了,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点拨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效果的。

而且,带着这个目的的点拨,失败率也会很高。

因为大部分的点拨举动,其实都是“单向操作”,也就是说我们是没办法决定孩子是否被影响的。

哪怕我们最后点拨了孩子,那也是因为我们跟孩子产生了共振。

我们点的、拨的那一个举动,引发孩子自身的共振。

物理学里的对共振效应的解释是:

每个摆都有一个固定的频率,当收到外界的影响而被激励时,它相应的摆动规律则依赖于干扰振频,是否和它所希望的一致。

它可以是美好的,比如吉他、钢琴和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通过共振效应增强的。

当乐器的弦或空气柱,被手指拨动弦刺激时,产生的振动与乐器的固有频率相匹配,可以让声音更响亮、更丰富。

它也可以是危险的,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在1940年倒塌,就是由于风速与桥梁的固有频率产生共振效应,导致桥梁剧烈振动并最终倒塌。

所以,我们要琢磨如何点拨孩子,并不是为了要去改变孩子本身的频率——基本上那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尝试去寻找和孩子能发生良好共振的方式,通过好的共振效应,增强孩子自身系统的性能,或避免潜在的灾难性后果,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前面说到,点拨很难的点往往不在结果,而在于如何寻找好的共振,那问题来了——

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好的共振,而避免像塔科马海峡大桥的悲剧呢?

共振是物理学知识,我们来看看心理学领域的共振。

我们来回顾一下小时候的成长,你成为如今现在的自己,有谁点拨过你?

我小时候语文很好,但我并不是从小就知道我语文有多好。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可以算是我感觉“自己被点拨”的瞬间了。

我初中参加一个市语文比赛,算是当地当年最大的语文赛事,我拿了全场唯一的特等奖。

我当时怎么都没想明白,我怎么可以获奖,我又凭什么能获奖?

然后评委老师点评我作品的时候,我竖起耳朵仔细听。

评委老师说了一通很长的我都没记住,但里面有一句话让我记到现在。她说,这个孩子全文非常创新,把通感修辞手法,用到了极致。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懵了。

通感?老天爷,我听都没听过这个词,什么叫通感,我又用了什么?

但评委老师那句斩钉截铁的论断,那熠熠闪光的眼神啊,让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黄袍加身,浑身上下也发着光。

后来我是查字典才知道什么叫“通感”,然后我再看回我的文章,真的是越看越香。

虽然我现在也记不得我当年写了啥,但脑海中就一句话:通感呢,我用了通感,很高级,原来我可以用那么高级的手法!

于是,我在后面的学习中,就很有意识去积累自己的写作策略,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了高考,也让我取得高考语文的绝对高分。

那个陌生老师当年的那一句话,是不是点拨?

是,因为她,我打开了一个世界,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习惯,这条路是对的,那我后面做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就更有信心了。

这便是点拨,关键时刻给孩子适当的建议和方向。

如果没有那位老师的点拨,我肯定会把自己能获奖这事,当成是天上掉馅饼,狗运了一回而已。

所以点拨的做法可以有无数种,但好的点拨都有共性。

回到点拨这道题要怎么做,我觉得核心点得有三个:

第一个核心点是,要能点拨好,一定要发生在适当的场景下,对方真的有做出点什么事情。

点拨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但前提是要不先有“锦”要不先有“雪”,场景得全吧。

比如我真的写了一篇文章,投了一个稿子,还真的有获得一个奖励,无论是什么奖,但我实际参与了其中。

如果孩子什么都没做,其实你就无从点拨起。

比如你看到孩子在玩游戏,都没开始学习,你说我要来点拨点拨孩子让他去学习,那是不可能的。

你只有先用其他办法去鼓励孩子开始学习,之后你再观察学习中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有哪里不一样,再来点拨,那才叫点拨。

你想方设法鼓励他开始的做法,是叫鼓励,而不是点拨。

其次,第二个核心点就是,点拨时要善于观察对方的独特之处。

从小到大,我写过很多篇文章,投过很多稿子,但能让我记住的点评真没几个,但能记住的都是让我记一辈子的。

我觉得那是因为,那些老师们的只言片语,让我看到了原来我是那么的独特。

当我压根不明白通感是什么,我的文章有什么特色的时候,老师从高的纬度看到了我,就让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是的,好的点拨往往都有洞察力的影子,它是一种对自己认知的深化,让我明白,原来还可以这么去想去做。

姐妹们也知道,我家弟弟属于好动,也比较坐不住的天性,我在陪伴他的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也是一段从他律到自律之旅。

每次弟弟成功后,我会跟他讲一段话:

“你看,你能做到的是不是?你再想一想,你最后20分钟是用了什么办法让自己坐得住呢?你想一想好好整理下,你下次就可以做得更好啦。”

还有一个地方聊到弟弟的习惯,弟弟每天在开始学习前,都要思考这个问题:“我在哪里学习,更专注呢?”

其实也是点拨出来的。

他尝试过很多很多次的不专注,终于有一次他很专注了,我赶紧去问他,我说:“你觉得你这次为什么成功了?”

弟弟那天说:“我想可能是环境因素,我那天换了一个新环境。”

“那你要不试试以后开始前,都想一想,哪个地方会让你更安心?找一个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

所以我家,弟弟做作业是没有什么固定场所的,他试过客厅,试过饭桌,试过自己房间,试过书房。

他中途也会换环境,但是他每一次这种调整,其实不也是孩子学习如何专注的过程吗?

第三个核心点,点拨必然需要拥抱开放性的答案。

前面说了,点拨其实是寻找和对方共振的过程,那也就意味着,有很多时候,可能彼此还是不共振的,你说的话可能90%都没啥用。

因此,点拨需要去等,因为点拨是一个单向运动,所以你没办法去预判你说的哪句话、哪个方式一定能对自己的孩子起作用。

但有几个小要点是可以提高“好共振”的成功率。

好的点拨能让人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打破了,以前都没有想过的世界,被人掀开了一个帷幕,“你比你想象中更强大”。

好的点拨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破局的思维,跳出惯性思维,就能打破固化、僵化的旧模式,思维提升了,“原来换个角度看就不一样”。

好的点拨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执行力,能把方向想得更透彻更深远,也更知道如何落地了,最后才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点拨只是点拨,真正共振的源头,还是孩子自己。

能帮助孩子把自己看清楚,看得更高、更深、更远,一切就有转机了,不是吗?

希望对你有启发,喜欢点个赞啦,欢迎多多转发留言~

互勉,萌芽。

作者萌芽,港大毕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曾居香港,现居广州,畅销书《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育有两男孩,希望与你一起做自驱型养育父母,培养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