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欧美国家为了牵制中国,不遗余力地拉拢印度,信誓旦旦地承诺会保护印度。
可让人意外的是,还没过多久,美国竟开始清理印度裔高管,其盟友也纷纷对印度移民采取入境限制措施,与印度的关系骤然降至冰点。
那么,美西方国家为什么突然“翻脸”?难道这就是"去中国化"不成就要"去印度化"吗?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美国的"去中国化"梦碎美国的"去中国化"计划可以说是雄心勃勃。
早在2018年,美国就开始用贸易战来着手遏制中国的发展了。只不过到最后,美国事与愿违,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因此而停滞,反而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即便在全球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依然实现了2.3%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中国经济更是一飞冲天,增速高达8.1%。这些数据无不在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的根基远比想象中要稳固。
不仅如此,在科技领域,中国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
华为在5G技术上的突破、嫦娥探月计划的成功实施,都彰显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实力。这些成就不仅让美国感到了威胁,也让其他国家看到了与中国合作的巨大潜力。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尽管它竭力渲染"中国威胁论",但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丝毫未减。
苹果公司不仅没有撤离中国,反而还在中国加大了投资力度。亚马逊虽然关闭了部分中国业务,但仍将中国视为重要的采购市场。
德国企业更是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今年上半年对华直接投资金额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总而言之,市场的选择远比政治口号更具说服力。在利益面前,即便是美国政府也难以完全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印度:美国的"替代品"还是"弃子"?在"去中国化"计划受挫以后,美国将目光转向了印度。
在美国看来,印度似乎具备了成为"下一个中国"的潜质:庞大的人口红利、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渴望发展的经济动力。
于是,美国开始大力拉拢印度。从军事合作到经济援助,美国可谓是不遗余力。
一时间,印度仿佛成了美国在亚洲的新宠,可美国似乎低估了印度的政治智慧和战略野心。
印度早就察觉到,美国是想把它当作对抗中国的工具。
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印度开始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一方面与美国交好,另一方面又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这让美国感到非常不爽。
更令美国失望的是,它在印度的"再造中国"计划,这个计划简直就是为印度量身定做的“嫁衣”。
一开始,印度为了吸引外资,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减税、补贴、简化审批、提供基础设施援助等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一时间无数投资者涌入印度想要大展拳脚。
可好景不长,那些外企刚刚站稳脚跟,印度就亮出“屠龙刀”开始“收割”,五花八门的“违规理由”伴随着“天价罚单”出现在那些外企的面前,数以亿计的罚款让那些外企苦不堪言。
更过分的是,印度还明目张胆的要求不少外企交出核心技术,甚至“0元”转让知识产权,连美国的苹果都没能逃脱,印度这是里子和面子都不要了。
印度野心“完胜”美国计划印度的行为,无疑让美国非常的恼火。
美国原本希望印度能够像日本一样听话,乖乖听从美国的安排,成为对抗中国的前哨,可印度显然有着自己的盘算。
印度政府深知,印度正处于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一方面,全球产业链正在重构,印度有机会承接部分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使其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之一。
在这种大背景下,印度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美国的附庸。相反,它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实现自身的大国梦。
正因如此,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自主,甚至有时候还会与美国的利益相左。
比如,在俄乌冲突中,尽管美国极力劝说,印度仍然坚持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在联合国的投票中,印度也多次选择弃权,而不是盲目跟随美国的立场。印度的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让美国愈发感觉到印度的“不可控”。
更让美国担忧的是,印度似乎在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
从大力发展制造业到推动科技创新,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扩大内需,这让美国在印度身上看到了中国崛起的影子。
因此,美国开始重新评估其对印度的策略,认为印度不再是一个“听话”的“小弟”,而是逐渐变成了一个难以掌控的"问题国家"。
于是乎,美国决定不再忍让印度,终于要对它出手了。
随后一系列针对印度的措施接踵而至:从限制印度籍高管在美国企业中的任职;到收紧对印度留学生的签证政策;从调查印度的贸易行为,到威胁要取消印度的普惠制待遇。
经过这一系列的“敲打”,莫迪终于意识到,美国这个"老大哥"已经已经彻底“翻脸”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印度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印度的困境美国的突然"变脸",一时间让印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它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完全得罪美国这个超级大国。
虽然印度已经向美国表明了善意,并明确表示无心与美国为敌。但是已经“灰心”了的美国,却并不买账,继续对印度施压。
紧接着,印度国内的社会矛盾突然爆发,这一运动出现的毫无厘头,好像是被人故意操控的一般。
印度街头的抗议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场面混乱不堪。原本印度因宗教不和、贫富差距等原因引起的冲突就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印度的社会稳定,也给了外部势力可乘之机。
有分析认为,美国可能在考虑让印度彻底解体。这不禁让人感叹美国的狠辣果决,毕竟在美国眼里所有的盟友都是棋子,印度和日本本质上并没有无别,不听话就得“打”到听话为止。
毕竟,一个毫无抵抗能力的国家,显然更容易被控制和利用。
结语国际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都在这场大变局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美国的"去印度化"策略,不过是这场博弈中的一个片段。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无论是中国、印度,还是美国,都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只有立足自身,不断发展,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赢得尊重和地位。
资料来源:《美国这顿“敲打”,印度终于看懂了,莫迪宣布访乌,玩起骑墙战术》—七号观察室—2024年8月22日
《苹果,又摊上事了》—鲁中晨报—2024年7月15日
《快评|美媒炒作“中国冲击论”用意何在》—新华社新媒体—2024年3月6日
《英媒称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超去年全年,分析师预计“强劲势头”还将继续》—观察者网2024年8月14日
《借助西方制裁机会 印度寻求扩大对俄罗斯的出口》—财联社—2024年7月16日
《“印度,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正式盟友”》—观察者网—202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