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
《美国内战》掀起观影热情全靠一句“浇给”,其他有些索然无味,是噱头为政治惊悚片的公路片,概念先行,只有概念。
影片本身撑不起《美国内战》这么大一个名字,换个片名或许评分会高一些。
仅有的扣题部分就是最后的炮轰林肯纪念堂和总攻白宫的象征意义,以及华盛顿巷战的步坦协同。
但也都是小家子气的轻描淡写,血流成河、炮火连天没有,宛如战地记者回忆录,看着不过瘾,也不得劲儿。
看似阵仗搞得很大,其实表面文章,内核依然是美式战争片亘古不变的思想,以战反战,但这种反战又带着些许无所谓,可以反也可以不反。
换句话说,导演故意不拍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想要大肆讽刺一番美国的无序,可又不敢像《不要抬头》那样直抒胸臆,至始至终畏首畏尾。
什么让美国撕裂了,谁和谁在争权,要么讳莫如深,要么闭口不谈,倒是美国平民的众生相一个个展现了出来,报私仇、乱杀人、搞种族、起圣心、当中立。
可这些蜻蜓点水的段落不像政治片的黑深残输出,反而像公路片沿途的风景点缀,不痛不痒、可有可无,对人物弧度的提升有点帮助,于剧情推进而言无关紧要。
片中的升格、分镜、构图、配乐,以及故事突出一个文艺范儿,意识流,好似这场内战都在为文青服务,完成她的追梦之旅。
尽管杰西在文本设计中各种不合理、拖油瓶,甚至还害死了李,就像恐怖片中刻意制造危险的角色,令人厌恶,但加兰还是让她存在。
并一路安然无恙的来到华盛顿,由胆小如鼠的新手变成了无情老练的高手,只管快门咔嚓,不顾他人死活,战地记者大魔王形态蜕变完成。
如此一来,主线就不再是内战这个边角料了,而是小女孩的成长线,或者说美国社会是如何让一个人变成吃人血馒头的头条机器的。
说它反战吧,确实有在认真的反。
李和杰西一行四人,路过美元几乎等同废纸的加油站,志愿者搭建的避难所,互相射杀的无名士兵,不理会战争的悠闲小镇。
极尽黑暗,唯一的光亮也在不在乎和阴云笼罩之下,但加兰却没有渲染苦难,而是用一路的美景与人与人之间的相知来呈现。
以反衬的手法来表现和平之下的静谧与安详,通过反差道出战争的残酷无情,摧残的不仅是国家,还有水深火热的人民,妥妥的反战。
可要说它不反战吧,也不怎么反。
他们在前往华盛顿的途中,似乎对什么都不关心,人没了就没了,能快乐时尽情快乐,漠不关心,爱咋咋地。
甚至碰到两个华裔时,几个人还来了一出并车而行,相互跨越,如同狂野的嬉皮士一样,享受当下疯狂,其他置身事外。
这种不着调的观感又叫人觉得《美国内战》根本不是什么严肃电影,就像A24心血来潮整了一部激发情绪价值的商业片,然而借助短视频营销放大碎片化。
映射一下红脖子,延伸一下懂王和睡王,讥笑一下香蕉人,让中国人和外国人从中找到爽点,拼凑成一部蹭热点的电影,宏大叙事不解构,深度剖析不落笔,主打一个大家都能看的懂,都有可玩的梗。
这个梗让《美国内战》到了一个不该有的高度,也就是所谓的有佳句无佳章。
佳句自然是“Hong Kong”“oh,china”这碟醋,就连内地的宣发都深谙此道,重点着墨,循序渐进,让观众为此买单。
那些以为自己当殖人就有主了,实则出生在马厩,你也不是马,更不是耶稣,而是无父无母之人,这群人破了大防。
有人破防,又有乐子看,何乐而不为,毕竟大多数人看电影的第一诉求就是轻松,而且作为观众还有参与感、互动性,这样的电影被追捧也就不奇怪了。
只不过,等到潮水退去,《美国内战》确实在裸泳。
叙事货不对版,虽无大错,但行货的样子明显,前后剧情割裂,都让《美国内战》只能当醋蘸一蘸,不是美味的饺子。
也就枪杀中国人那段发人深思,其他拍得一般,没深度
另一个角度来看,片子要表现的美国内战不是表面的炮火对轰,更多是民众意识上的分裂对立
看了一下,这个电影很美国,非常符合美国的现状和未来方向,有一小批勇敢的冒险者,也有一批天真浪漫的快乐主义者,也有一批自以为融入了美国的移民,也有一批纯粹杀人放火的暴力武装,当然了也有免不了主题,屠杀,恐怖主义,民族主义,这就是美国,依靠暴力恐怖维系的国度!
这烂片,只有最后10分钟能看,其它都是垃圾剧情[抠鼻]
也没什么好看的,敢去屠华尔街吗?敢去屠犹吗?敢去屠黑吗?
这个内战的背景感觉跟十年前的叙利亚差不多,一个国家分裂成很多股类似军阀的割据势力。然后用几股军阀打算攻入首都取而代之!整个国家除了混乱就是废墟一样的环境。感觉现代战争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不论是叙利亚还是利比亚包括现在的俄乌战争,都很少有几十万人的大规模兵团作战了!有的都是团营级规模的短突巷战。
李救了杰西而死,可杰西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冷血
这个电影就好像巧克力,中国人能吃,美国人能吃,唯独狗吃了会死
一语成谶,一片成谶。
你一个看盗版的还在这里BB啥,让你看就不错了[并不简单]
为了这碟醋特地包了顿饺子。如果能蘸上正宗的山西醋,饺子只要有也就差不多了
谁看谁上当,很无聊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