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深恨马歇尔,时隔多年郝柏村却有不同见解:他的话有些道理

漫步史书 2024-01-17 09:01:11

据说蒋介石晚年在日记中曾提到他深恨的两个人,一个是李宗仁,一个是马歇尔。

蒋介石一辈子玩儿弄政治手段,干掉了无数政敌,地方军阀百分之八九十都被他削平,可唯独只有李宗仁、阎锡山能够独立保全。

相比于阎锡山,蒋介石当然更恨李宗仁,毕竟阎锡山并不在中枢,而李宗仁始终能居于中枢,与他分庭抗礼,甚至于到了1949年1月,李宗仁还接替了他出任代总统。更为关键的是,李宗仁1965年还选择了回归祖国。

相比之下,恨马歇尔的理由就更充分,简而言之,蒋介石认为,马歇尔作为美国盟友代表,未尽到盟友的责任,以至于给了中共发展壮大的机会。

不过,也就是在时隔几十年后,原任蒋介石“总统府”侍卫长的郝柏村却有不同的看法。

之前我们聊过郝柏村,他晚年致力于研究蒋介石日记,曾有过很多看法广为流传。特别是对蒋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日记有过很多涉猎。

比如雅尔塔协定,郝柏村曾说过一句话:

“蒋介石最大的错误就是接受雅尔塔协定。”

事实上,蒋接受雅尔塔协定,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在外交上的摇摆,因为他担心苏联会支持中国共产党,因此在外蒙和东三省的问题上对苏联做了很多让步。

另外还有一个无奈的地方,因为盟友美国一开始极力促成这件事,也是希望苏联能够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因而选择在这件事上伤害了中国人的情感。

蒋介石一开始就因为要发动内战,在外交上作出了很多让步,从后来发展来看,的确是他失败的根源之一。

尽管中国取得了抗战最后胜利,蒋介石在国内声望达到了顶点,但放在世界上,中国那时仍然谈不上有什么地位,美国人虽然在入联合国五常这件事上(主要指蒋介石政权)力挺,但打心底里是看不上中国。

可美国需要需要中国(蒋统治时期)来牵制日益壮大的苏联。

美国人希望蒋介石听话,但显然蒋介石不是个“听话的人”,可迫于形势,他们不得不对蒋介石予以相当的支持,也正如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的心理战联合委员会认为的那样:

“蒋介石固然是一个独裁者,但没有一个“合适的”保守派领袖或联合力量可以取而代之。只有共产党人想必能够担当这个角色,但他们基本上是不可接受的。”

蒋介石同美国人的矛盾,从抗战时期就有,比如同史迪威的矛盾。这个矛盾后来越闹越大,美国人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最终选择了让步,将史迪威调回国,另外派魏德迈来中国。

蒋介石跟魏德迈之间还算是能和平共处,两人之间关系一度很不错。

可随着抗战胜利后,马歇尔作为美国代表来中国,却和蒋介石的关系直接降到了冰点。

1945年12月20日,马歇尔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指派到中国,负责调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在中国主要执行两条政策:

一、扶蒋反共;

二、力避内战。

原因如何,之前我们已经有所交代,这里不多谈。

可对蒋介石来说,这两条一开始就存在矛盾。

蒋介石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实现他一家独大的统治,不仅不能容纳中共,同时也不能容纳国内其他反对自己的政治派别,美国人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

如果说只是政治上的分歧,那还有谈的可能,可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20年前的模样,通过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拥有的根据地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9000万,同时还有120万的人民军队。

马歇尔很多想法,实际上都是一厢情愿他希望蒋介石能让出一部分权力,以期实现中共交枪入阁,实现和平。

比如马歇尔直截了当的对蒋说:

“不要指望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用于内战,美国不会卷入中国的内战。”

如果说仅仅只是这点分歧,还不足以让蒋介石恨他,可随着后来内战爆发,蒋介石就越看马歇尔越不顺眼。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军东北局势逐渐崩盘,蒋介石就更恨马歇尔,他认为如果不是马歇尔从中调处,东北局势不可能会糜烂至此。

1945年10月,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并请美军出动军舰运送部队到东北,尽管在抢占东北一事上,八路军、新四军占了先手优势,可毕竟抵不过装备了美械的国民党军。

杜聿明到东北后,亲自指挥52军、13军叩开了山海关的大门,短短几天时间,就接连占领兴城、绥中、葫芦岛、锦州。

即便是后来国共和谈,但蒋介石在谈判中并没有把东北列在内,这也给了杜聿明很大的操作空间,从12月底一直到1946年2月初,杜聿明马不停蹄的挥兵北进,也因为太过操劳,本就身体不好的杜聿明直接病倒,一直到4月中旬才抵达沈阳。

当时,国民党军兵锋所指,我军其实很难抵挡。

1946年1月,张群、周恩来、马歇尔三人小组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的协定因,东北的国民党军不得不暂缓脚步。

显然这并不是停战,只是暂时的休战。

杜聿明返回前线后,全力筹划在四平与我军决战,为了和平计,我军也决心在四平打一场胜仗,奈何双方实力仍然有差距,四平之战最终以我军失败而告终,除了辽东军区三纵、四纵留在南满外,主力全部撤过松花江休整。

马歇尔本来1946年3月就已经回国,那时他以为中国会和平,可蒋介石趁着他一走,就又发动进攻,气得马歇尔直接从美国飞奔到中国,并几次劝蒋介石停战。

蒋迫于无奈,只好又宣布停战15天。

可马歇尔当时要求蒋介石,把停战日期延长至四个月,还劝蒋介石干脆把东北让给中国。

就在蒋介石焦头烂额之际,苏联人却抛来橄榄枝,这使得蒋介石意识到,与美国联合制定对抗苏联的计划已经不可能,所以他干脆决定,单独对抗苏联,因此不仅在东北大打出手,华北也开始烽火遍地。

1946年8月,马歇尔宣布“调处”失败。1947年1月7日,马歇尔奉召回国,同月29日美国宣布退出军事调处执行部。

本来蒋介石以为,马歇尔“调处”失败后,美国必然会宣布去全力支持他,哪知道马歇尔回国后便被任命为国务卿。

也许是出于对蒋介石的气恼,马歇尔一上任便宣布:

“暂停对华军事援助。”

也因为这件事,蒋介石对马歇尔的不满更是达到了一个顶点。

蒋介石后来把内战的失败归咎于美国政策以及马歇尔的军事调处,特别是对于马歇尔,蒋介石认为是马歇尔一手主导的军事调处,耽误了国民党军军事计划的执行。

一直到1959年,马歇尔病逝,蒋介石才算是出了口恶气。

蒋介石当局后来败退台湾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在大陆的失败历史都讳莫如深。

一直到后来,郝柏村通过研究蒋介石日记,才从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给出了十分全面的分析。

郝柏村是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以后的高级将领,在大陆时期只是一个校级军官,因为远离前线,事实上他最初也不明白,国民党军何以失败如此迅速。

一直到后来才有所了解。

针对国民党高层认定马歇尔偏袒中共以至于失败,实际上有失偏颇,郝伯村发现,马歇尔之所以见恶于蒋介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现实情况精准的分析不被蒋接受所致。

蒋介石与国民党许多高层将领一开始就对这场战争有很多乐观分析。

1946年6月,蒋介石命陈诚制定了一份全面内战计划,这份计划如何我们姑且不谈,但很快陈诚就在南京当着记者的面宣布:

“完全有把握在五个月内结束内战。”

马歇尔作为局外人,却看的很清楚。

“(国民党当局)不可能以速战速决,消灭中共武力,而战争持续,政府必败。”

1946年12月,马歇尔回国之前,还言辞恳切的对蒋介石说:

“这样大一个共产党集团是不容忽视的,我认为在这个国家面临一场彻底的经济崩溃之前,国民政府已经没有能力把它摧毁。”

尽管国民党军实力看似强大,但马歇尔并不看好他们,事实上,凡是来过中国的美国顾问,如魏德迈,也同样不看好国民党军的战斗力。

早在1945年11月,魏德迈就说过一句话:

“国民党军队靠目前的力量——包括美国已经提供的援助在内,根本不可能稳定地控制华北,更不要说东北了。”

无论是马歇尔还是魏德迈,他们并不完全是政客,作为军人,他们是有资格去评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的,事实上如果追溯到更早些时候,史迪威其实更有话语权。

据说史迪威抗战时期曾经说过一句话:

“国民党军有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将军、三流的统帅。”

要不然,史迪威也不会为争夺中国军队的指挥权,同蒋介石大动干戈。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就是史迪威曾要求国民党军将美援的武器拨发一部分给八路军,还曾异想天开的想将远征军中每五名士兵编一个八路军。

尽管史迪威从来没说过,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的确是比国民党军要强,但他很认可八路军在敌后的贡献。

“八路军在敌后战线上对日军补给线和运输网络起到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有力地打击了南方日军的战力。但这支部队的装备太差,连对付简易炮楼和碉堡的手段都没有,往往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才能拔除日军设立在公路上的一个小据点,实属不应该。”

史迪威都有如此见识,况且是马歇尔、魏德迈这些人。

只是他们说的话太刺耳,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去,也正如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时,谈到国民党军失败的根由时曾说过的一句话,蒋介石是宁用奴才不用人才。

3 阅读: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