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好东西》爆火,我发现:旺自己的顶级心态,就这1句话

鹏举情情 2024-12-06 13:24:41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 作者:十点肖肖提起女性之间的情谊,你们会想到什么呢?是人到中年,为了家庭和工作连轴转,被迫与好友渐行渐远的无奈;还是“希望你过得好,却又怕你过得比我好”的微妙心境?最近,十点君在热门电影《好东西》中看到了第三种答案:一种静水流深、彼此支撑、互相疗愈的女性情谊。生活中有很多的难言之隐,只有女人才能看懂: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被强迫奉献的苦楚;既要顾家又要赚钱,必须尽善尽美的母职压力;从小精神与物质双穷养,导致长大后缺爱,反复掉进渣男陷阱。......而《好东西》的故事围绕着3个女性展开:单亲妈妈王铁梅和女儿王茉莉(俗称小孩),以及隔壁年轻女邻居小叶。她们拥有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思维方式。却因为同是女性,更能看清彼此心上的伤口与身上的枷锁。也以更温柔的方式疗愈着彼此的伤痛。由宋佳扮演的王铁梅,人如其名:像铁一般的女人,无坚不摧。家里的大事小情,大到赚钱育儿,小到家务做饭、装家具、通马桶、修空调,没她搞不定的。铁梅从不认同网上关于单亲妈妈的极端叙事:要么凄惨地在底层挣扎,连温饱都成问题;要么有钱有事业有身材,还同时教育出了精英宝宝。她觉得自己当下的生活,可以是单亲妈妈们的“第三种可能”。于是,她写了一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故事:前夫因为不想工作,在家吃软饭多年,却又因被外人瞧不起,自尊心受挫,强行离婚。曾奔赴在一线,是个有新闻理想的记者。谁知,后来工作的媒体都倒闭了,甭说实现理想,钱也没赚到。如今她成为某不知名公众号的主编,靠在直播间带货赚钱。收入不高,但破事一堆。因此,难免会有顾不上孩子的时候,只得托付给邻居照顾。结果,连孩子已经高度近视,她都没发觉。而连轴转的生活中唯一的调剂,是有个不定期上床的小情人。......细细看来,这不过是和你我一样,一场平凡的生活:没有洒狗血的苦难,也不是逆风翻盘的爽文。只是一些鸡毛蒜皮、一些焦头烂额、一些忙里偷闲。但到了网友眼中,却都成了“大逆不道”:“都不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算什么好妈妈?你孩子真可怜。”“没有能力赚足够多的钱,真的别当父母,省的孩子遭罪。”“连孩子近视都不知道,还有空去找小情人,这配当妈吗?”“要钱没钱,要事业没事业,孩子也没照顾好,就是一个失败者。”满屏的批判通通指向了一件事:不够完美。于是,一向坚强的铁梅垮了,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工作、挣钱、小孩、教育、放松......我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好,但事实上,什么都没做好。”而铁梅波动的情绪,被邻居小叶最早察觉。随即发出了一串“灵魂拷问”:“人为什么什么都要做好呢?要做到怎样,才算好呢?裁判是谁啊?为什么不可以搞砸呢?就算搞砸又能砸到哪里呢?”铁梅摇摇头,不为所动:“你还年轻,不懂。因为我是个女人,是个妈妈。所以这些事我必须都做好。”“可你也是个人啊。人就是会无能,会脆弱,会有做不好,需要被帮助的时候啊。”“但这不是社会的游戏规则。”你们感觉到不对劲了吗?这个社会对于母亲,似乎有着提不完的要求:当妈的,必须要为老公和孩子牺牲自我;但凡为了工作或自己的追求,没照顾好家庭,就是不负责。可一旦女性为了家庭全身心付出,也会被社会瞧不起:“不独立、没价值、没能力、靠老公”。说白了,社会为女性设定的游戏规则是:既要又要还要。除了100分,其他都是错误答案。就像这个故事里,一个已经做到70分的母亲,依然会因为剩下没达成的30分被审判。却没人尝试去理解,达成70分的路到底有多艰难。如果说铁梅是“万事靠自己”的独立女性,那么邻居小叶就是个典型“反面教材”:工作上,是不务正业的乐队主唱;生活中,是没脾气的讨好型人格;爱情里,是把男人当氧气的“恋爱脑”。但在“不争气”的背后,隐藏的是小叶从小缺爱的内心。她的爸爸家暴,妈妈严苛,习惯的都是“打压式教育”。从不夸她、关心她。小叶长了一张精致的面庞,有着一对灵动的大眼睛。但妈妈总嫌弃她眼睛大的瘆人:“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再盯着我,我就揍你。”当她第一次来例假时,因为弄脏了沙发,还被妈妈骂是脏东西。在那之后,小叶就害怕来例假,甚至靠吃药来让自己“绝经”。即便长大后,已经逃离了原生家庭,但童年缺爱的阴影依然反复发作。促使她不断地走进恋爱关系,哪怕明知对方是渣男,也飞蛾扑火。如此奋不顾身,不过是想证明:自己是有人爱的。小叶的经历让十点君想起,之前网上很有争议的一个视频。一个中产阶级的母亲,故意坐火车时不给孩子买坐票,让她坐在过道的行李箱上。美其名曰:“孩子小时候应该多吃点苦,长大才会更坚强。”当时评论区有句话刺痛了我:“你现在让孩子没苦硬吃,以后随便一个男的给买张坐票,就能把孩子骗走,还会感恩戴德地想‘他对我真好’。”小叶不就是女孩长大后的样子吗?不过,小叶也是幸运的。因为遇上了真正珍惜她的铁梅母女。身上种种的“没出息”,在这对母女眼中,都变成了可爱与心疼。当小孩听说小叶从不被妈妈夸奖时,她回应到:“你的眼睛很美很亮,我喜欢你看我,怎么看我都没事。”当小叶认为例假弄脏沙发被妈妈骂是自己的错时,铁梅马上反驳:“这怎么是你的错?”小孩也不解:

“月经又不是屎,怎么是脏东西呢?你妈不来例假吗?”

还有个情节,是整部电影中最打动我的。

当小叶因为自己“没人爱”痛哭时,是铁梅紧紧地抱住了她,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尽管小叶的缺爱并不是铁梅的错。“但总要有人和我们过往的创伤说一句对不起。”很多在原生家庭或有毒关系中受伤的人,后来都陷入过死结般的恶性循环:会不自控地反复进入相似的创伤关系中,并暗暗期待这一次能改写结局。就像小叶反复和渣男纠缠,却期待能从渣男那儿证明:自己是有人爱的。这在心理学上叫“强迫性重复”。而造成“强迫性重复”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总在等待“加害者”的一句“对不起”,却始终等不到。“明明我没做错任何事,为什么要反复被过往的伤害折磨。凭什么我要独自承担后果,但‘加害者’却毫不悔过。”而铁梅的“对不起”,是对小叶过往创伤的疗愈。也证明了死结,其实有另一种解法:当一个人看见你的伤口,替别人说出“对不起”时,你也可以被救赎。因为真正的爱,能化解世间最沉重的伤痛。不论它来自谁。在电影的尾声,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小孩从小就没有爱好和特长,没少受到同学的嘲笑。后来,她在鼓励下去尝试了架子鼓,想试着成为很酷、很稀少的女鼓手。但在第一次登台演出前,她退缩了:“我害怕自己做不好,会被台下观众骂。就像我妈妈,明明已经做得很好了,可还是会被很多不了解她的人骂。那么他们也可能随便骂我呀?”听到小孩的恐惧后,铁梅告诉女儿:“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就躲起来。因为我们活在社会里,或早或晚,都是要暴露的。永远会有人对我们的生活不满意。但只要我们满意自己的生活,就够了。”最终,在铁梅和小叶的陪伴下,小孩走上了舞台,完成了演出。台下掌声雷动。但随即,小孩宣布自己之后放弃打鼓了:“我勇敢试过了,发现自己不喜欢,所以放弃了。”这是小孩的新选择,也可以成为千千万万女性的新选择:像小孩一样,不听从社会“女人该是什么样子”的规训。而是屏蔽外界的杂音,为自己而活:你可以坚强,可以软弱,可以追求事业,可以留恋爱情,可以勇敢尝试,可以大胆放弃......一切行动只需记得一个原则:所有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你是什么样子,女人就是什么样子。”当然,也别忘了。要去寻找理解你的“同路人”。电影中,铁梅和小叶就是彼此的同路人。在铁梅被网暴时,小叶安慰她:“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不适合我们,我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规则。”铁梅摇摇头,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但小叶坚定地说:“你可以的,我会陪你。”而当夜夜醉酒的小叶,想为了小孩戒酒,却不相信自己能做到时。铁梅告诉她:“你可以的,我会陪你。”陪伴,是我们成为自己的路上,最重要的支撑。其实,很多被生活困住的女性,都曾想过逃离。只是去走一条未知的路,要忍受旁人的不理解,习惯自己的孤立无援,还不知道最终能不能成功。真的太难了。可一旦有了陪伴:恐惧时,有人能帮助我们踏出第一步;自我怀疑时,有人能帮我们找回自信。纵使真实人生的课题,终归要靠自己去过。但有人在身边一起走,我们便有了多撑一会儿的勇气。点个【在看】吧,愿我们都能足够乐观自信,去直面生活的悲剧。

你看过《好东西》吗?对里面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呢?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聊聊~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