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有 清程瑶田用语。指实体。“不空之谓实,不无之谓有,皆指物而言。”(《论学小记》)认为世界是有形有质的“实有”,亦即是气。指出:“诚者实有焉而已矣。天实有此天也;地实有此地也;人实有此人也。”(同上)“仰而望之,可见者非天乎。天非形乎!形非质乎!形质非气乎!是故天者,积气而已矣。”(同上)肯定了天、地、人都是“实有”,承认“天”是由“积气”而成,“气”是世界的实体。“有气斯有道,有道斯有命,有命斯有性,有性复有道。道一而已,气之流行者皆是也。莫非气也,即莫非道”(同上),亦即:气—道—命—性—道。认为,“道”是“一气之流行”,“莫非气”“即莫非道”,亦即没有“气”的流行,就没有“道”。
性具气质中 清程瑶田的人性学说。主张以“气”释“性”,认为“性”是“气”的自然属性:“性具气质中。”反对程朱理学把人性分为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指出:“有天地人物,则必有其质、其形,有其气矣。有质有形有气,斯有其性”(《论学小记》),否定气质之外有义理之性。指出:“故溯人性于未生之前,此天地之性,乃天道也。天道亦有于其形、其气”;“有天之形与气,然后有天之道”;“无气质则无人,无人则无心”(同上)。
知行相用 清朱珪的知行观。认为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不能割裂。“知”对“行”有指导意义。“君子无不欲为善,而每误于不知。小人或敢于为恶,其甚必由于知之谬妄。今有忧其子之疾,而误投以药者,非不仁也,不知害之也。虽甚饥渴,不争蛇虎之食者,知之真也。”(《重修蓝田书院记》)人性的善恶同人的认识是紧密相联系的,善德同正确认识相联系,恶德同错误认识相联系。同时,行又是以某种知为前提,不知其曲折险易,就不能登高适远。朱珪重视“知”,但对“行”则认识不足。
无前识 清朱珪的认识论命题。否定先验的“前识论”,认为在事物的真相尚未充分暴露之前,人们不可能预先知道事物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细节,连“圣人”也都不能例外。他说:“前知之说何昉乎?《易》曰:‘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又曰:‘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知《易》者莫如周公孔子,则能前知者宜莫如周公孔子矣。然而周公使管叔监殷,孔子不止子路仕卫,未有知兄之必叛且诛而姑使之,知门人必醢而不固止之者也。”(《知足斋文集·无前识论》)又说:“世之好异者,作为谶纬,以附会孔子,曰:‘吾师盖尝知之云尔。’夫孔子之圣,不必前知。使其前知,则当与回终日言时,已灼知其不久矣。何待其死而恸耶?孟子以下其书具在,其不能前知不待辨也。”认为周公、孔子及孔、孟以后的其他儒者都不能前知。道家、佛教以及卜筮之术、精灵之物和鬼神之道等等也都不能前知。说:“‘儒者则不必前知矣,二氏之道,其必能之。’曰:否否。”又说:“卜筮之术,精灵之物,皆能前知。曰:不然。”但他并不否定人的某些预见性,即“必曰无一机之先兆,无一物之先觉,则诚拘于墟矣。然而有知有不知之理,不可易也。”(同上)此说颇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