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市,一直众说纷纭。
有好事者,甚至将之与美国股市、日欧债券并类为当今人类世界三大神话。
楼市是有周期的,但是过往几十年的历史来看,走走停停跌跌,最后都是一路上扬的。
现在,貌似有部分人已经明悟了。
然而明悟归明悟,却依旧逃不过历史的车轮,只能挟裹在潮流当中。
原因无他,观察员认为,正如历史上的推恩令,楼市是当今最大的阳谋。
PS:这会是一篇字数超过三千的长文,观察员会尝试说透彻,尽量让大家都明白,需要大家耐心且带着思考阅读。
千古第一阳谋
何谓阳谋?
阳谋便是,即便你看穿真相,依旧是只能随潮流而动,根本无解。
那个“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中惊才绝艳的贾谊,第一次在《治安策》中构思出推恩令的雏形,可惜没得到汉文帝的重视,以至于后来汉景帝时候出现了七国之乱。
而当主父偃进一步明确提出推恩令的时候,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欣然采纳,如此强大的诸侯藩王势力,竟然兵不刃血,轻描淡写的就解决了。
当时那些坐拥兵马粮草人口的诸侯藩王,难道看不穿这赤裸裸的阴谋吗?
当然不是,当阴谋上升的阳谋境界的时候,剩下的一切,都只能是无能为力罢了!
历史最可惜的大才
中国楼市,正如推恩令一般,是当今社会最大的阳谋!
有部分人,已经看穿了楼市的本质,却无可奈何;也有一些人,依旧处在懵懂的状态,整天在抱怨开发商,抱怨房产中介等相关群体,炒高了房价。
至于大势之下,是顺应潮流,择优而上?还是不理不睬,事不关己?亦或是逆流而行,我行我素?
这就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了。
不过任何选择之前,都需要搞懂的,便是真正对楼市有全面而客观的认知。
要真正认知楼市,那么就需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1 为什么会有中国楼市?
2 楼市发展运行的逻辑?
3 楼市参与方有哪些,主导的是谁?
楼市运行逻辑
楼市,或者说房地产,是带着历史使命出现的。
四十年前是福利分房制度,然而很多的城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四平米。
当时的情况是很多家庭五六口人,就住在单位分配的十来平的筒子楼里面。最夸张的是,经常所谓的客厅都需要拉上一张帘子,隔出来一间房让家人居住。
而且不光是人均住房面积小,缺房户占比更是达47.5%。
从四十年前的基本住房情况,就可以明白,中国楼市的出现是基于巨大的需求的。是为了解决当时人们日益增加的住房需求而变革出现的。如果还按照以前的福利分房,那么住房供需矛盾这个局面始终无法解决。
这就是中国楼市为什么会出现的原因所在。
从如今的结果来看,中国楼市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见过
那么咱们就要接着说第二个问题了,按道理说这么个有功之臣,不说坐享功劳簿再怎么也不至于如今大家对高房价的怨声载道?
这也就是第二个问题,楼市发展运行的逻辑。
目前的楼市,或者说房地产,有三个显著现象,这三个现象就是让大家怨声载道的根源:
1 体量巨大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2 严重捆绑了整个中国经济运行
3 和城市发展,财政税收紧密相连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楼市的市值已经高达450万亿左右的规模,远超过那些发达国家的占比。而且这个体量还囊括了相关上下游产业30多种,涉及家具家电、建材建筑、金融银行、营销策划、设计运营等。
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还和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相关,而这些更是关系各个地方发展的民生和社会发展。
房地产上下游产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正常人的四大基本需求,衣食住行而已。
那为什么衣服没有捆绑这么多?食物也没有捆绑这么多?出行需求的轨道交通车辆等等,也没有捆绑这么多?
原因在于房子的特殊性,一是房子下面的地是国家的,二是房子属于总价颇高的低频消费品,三是房子被赋予了家的文化意义,四是房子还被赋予了金融属性。
特别是在房地产运行过程中,银行的杠杆得以放大,贷款完开发商还贷款给购房者。还有给与的制度漏洞,房子还没修完就可以卖的预售制度。以及资金监管过程中的疏忽和房子可以重复进行买卖。
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房地产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运行。
一件本来利国利民的好事,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巨大的利益而被人性贪婪所致使的弯路,这点也就是目前楼市广受诟病的根源所在!
地产行业与国民经济数据
接下来就是第三个问题了,影响楼市的因素,有哪些?
这个也就是要弄清楚楼市有哪些参与方,以及找出主导楼市发展的关键参与者。
观察员曾经多次提及的楼市五要素,就是影响楼市发展的五个参与因素。即卖地的、卖房的、放贷的、供需关系、买房的。
供需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能影响楼市的状态。比如四十年前就属于供不应求,而当下便是供过于求了。
卖房的也就是通俗意义的开发商,买房的自然就是购房者,剩下的就是银行和卖地方。这四者在供需关系的大运行逻辑之下,相互推动着楼市的发展。
某种意义来讲,中国楼市并不是严格意义的自由市场经济活动,而是大家熟悉的政策市。
因为房子的至关重要性,楼市运行背后是有一张无形的大手在主导。所以很多人担心的中国楼市崩盘,那是不可能的事。
楼市调控
另外还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宏观看待楼市的角度:
楼市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立脚点,或者说观察整个楼市运行的角度,就是主导方的视野,也就是站在国家的宏观角度而言!
从这个角度出发,你才能真正明白一系列楼市调控背后的真意。
只有站在国家的宏观角度,你才会明白,限价限购等是为了保楼市,保房价的。你才会明白,房产税征收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压房价,而是为了取代土地财政。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很多政策之后,市场的反应和普通大众想象的相反?
从主导方的态度,你能懂得中国楼市不可能崩盘;从供需关系变化角度,你能懂得为什么会进行楼市分化,强弱各异;从开发商和购房者角度,你能懂得信心预期如何导致楼市的冷热不同。
说明白了这三个问题,关于楼市的来历目的,运行逻辑以及参与方主导者,我想大家就应该深刻明白了楼市的过往、当下、以及未来了吧。
现在再来说观察员的论断:
为什么说楼市,是当今社会最大的阳谋!
经常会看到很多人说,我就不买房,宁愿租房住一辈子,比买房划算。甚至还有人说,我不买房,你不买房,大家都不买房,以后房子就卖不掉了。
更有甚者,一天到晚对房地产喊打喊杀,把自己的一切都归咎于房价的高昂。
观察员认为,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有成年人的觉悟和理性,而不是盲目的表达情绪而已。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真的要全盘否认房地产或者楼市,本质上就如同否认过往四十多年来整个国家辛勤付出而得来的高速发展
购房需求,或者说对美好居家需求的向往,这个是人人都会有的,并且一直都会有的。变化的无非是不同时期相对主要的楼市矛盾推动力而已。
只要有需求的存在,楼市就会一直发展。
当供小于求的时候,那么楼市很可能就是粗制滥造的发展,只为了快速填补供需的差距,就如同过往二十年的样子。如果供需基本平衡,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优胜劣汰,需求会细分到具体的方面上。比如提升产品力,提升服务能力,现在的成都,不就是高端改善楼盘炙手可热,差的刚需楼盘,焦灼冷清嘛。
万科郁总就说过,只有好的产品,只有好的服务,才能走得更远,活得更好!
所以,这就是未来楼市的一个主基调,一切由够住向住的更好方向去转变,而这张转变,带来最大的感受便是,由普涨变成分化,根据地段、产品力、服务的不同,价格随着价值出现明显的不同。
而楼市的主导者,又赋予房子关乎金融以及社会资源调配的意义。
更何况,房子始终是家的寄托所在,这种传承几千年的关于家的文化,是深入中国人基因和骨子里的,不同于游牧民族的漂泊,中国人自古传统就是家天下。
房子是这些的载体!
这就是红果果的阳谋啊,简直是史上第一阳谋!
你告诉我,如此关乎文化、金融、资源调配、阶级、婚姻、生活的全内涵符号,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验证和洗练的东西,滚滚洪流之下,一两个人或许能独善其身,一大群人又如何脱离而出!
所以,可以抱怨,也可以吐槽。
作为成年人来说,理性而客观的趋利避害,顺应大势而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如何根据自身需求,择优、避坑、等待和入手,,才是当下众生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