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您带来更好的互动体验,麻烦您在阅读此文后,点击"关 注、点 赞"互动!
您的"点 赞、关 注"是对小编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更多精彩内容将持续更新...
文| 王亦
编辑| 观山
2007年,在云南怒江河畔布腊村,记者无意间拍下了一个视频。一名年仅8岁的女孩为上学从湍急的江流上空溜索而过,她举止利落却让看得人胆战心惊。
短短几十秒的视频一经发布后就引起网络热议,小女孩也由此爆红网络。
那么时隔17年,那个靠滑索道才能艰难求学的女孩,现在怎么样了呢?
艰难骏险 挡不住求知之心云南怒江河畔地区地势险峻的特点早已被大众所熟知,可当我们亲眼见到怒江水喷泄向前激起层层浩浪时还是不免发出一声感叹。
在怒江河畔两侧都分布着沿江而居的村民们,他们若想取得联系必须依靠怒江上空安置的绳索。
云南僳僳族布腊村马吉乡的村民们几乎人人都会溜索的本领,因为这是他们和外界取得联系的唯一方式。
不管是走亲访友、外出采买还是赴校读书所依靠的就是一根索绳。
村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所有的成年人基本上都会溜索,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家长们也会教给他们如何过江。
溜索不仅需要臂力技巧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所以小孩子们大多也都是在10来岁的年纪才敢去尝试。
“溜索女孩”余燕恰8岁那年到了上小学一年级的年纪。
在家里面她只能和两个姐姐们一起做农活,所以她也憧憬着能够去学校里面和更多的同学们玩耍学习。
可是妈妈告诉她,她现在还太小了过不去怒江,等到学会了溜索才可以去学校上学,其他的孩子们都是差不多10岁的时候才去学校读书的,叫她不要着急。
余燕恰听到这话不是很能接受,跨过怒江去河对岸看看一直都是余燕恰的梦想,每次看到比她大的孩子挎着书包成群结队的去溜索过岸时,余燕洽眼里都是深深的羡慕。
所以怒江不管再难过,她都要克服这个困难进入学校。
在她的执着要求下,余燕恰的父母最终还是同意了尽快教给她溜索技能。
余燕恰四岁那年其实被妈妈带着滑了一趟,当时的她被装在竹笼里,当妈妈滑到索道中央的时候,小小的她往下看了一眼。
波涛汹涌的浪花近在眼前,呼啸声萦绕在耳边。那种感觉吓得她哇哇大哭,溜索一直都是余燕恰的心理阴影。
现如今她为了求学不得不去学会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学会独自前行。
索绳的首尾两端高度不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快速通过,可是每当划到索绳的中间地带的时候,都会因为惯性稍微慢一些。
成年人的体重基数大,即使不能依靠索绳的坡度一气呵成的滑下去也可以借助自身力量慢慢溜过去。
但余燕恰年纪小,体重轻,坚硬牢固的钢绳几乎感受不到她的力量,这常常会造成一种情况,那就是她滑到江面中央会突然卡住,下不去也回不来。
在没有来人帮她的时候,余燕恰就只能静静的等候,那种被悬挂在空中孤立无援的状态余燕恰经历了很多次。
每当等候的时间过长她都会害怕的流眼泪,江水的咆哮仿佛下一秒就要吞噬她。
可这种情绪持续不了多久,她也从来不会在家人和同学面前流露出,既然选择踏上上学路,就不应该表达自己的畏惧。
机缘巧合 爆红网络2007年是余燕恰上学的第一年,江苏电视台的记者戴琳燕因工作缘故去了布腊村。
采访任务结束后临近返程,戴琳燕心血来潮带着相机想要拍下怒江的壮阔,正当她举起相机的时候,余燕恰就这么出现在了她的镜头里。
瘦弱的一个小人儿动作娴熟的在江的一边绑好自己身上的绳子,几乎不做任何准备,她就那么一溜烟的滑到了怒江中央。
滑行的速度减慢,余燕恰就拼命扭动着身子向前蠕动,她动一下就向前进一小步,她不动便停滞不前。
浪花翻起的时候几乎就要打湿余燕恰的衣服顺势将她拍进江流,摇摇晃晃的钢绳承载着的是生命的重量,余燕恰似水中浮萍,风中落叶显得是那样孤苦无依。
这条上学的路,实在是太艰、太险了。
戴琳燕拍摄完毕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工作单位之后,她又再次将余燕恰滑溜索的镜头拿了出来仔细观看,最终决定将它发布出去,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贫困山区的这一群体。
在城市中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在偏僻地理位置不好的乡村里居然连一架相对安全的小桥都没有。
怒江的水是那么急,那么湍,不知道它究竟吞噬了多少滑索人的生命?
一旦坠入其中,恐怕只能落得个尸骨无存的境地。
作为新闻工作者,理应要发现社会大众不易发现的贫穷困苦,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这种情况,这一直都是戴琳燕的工作准则。
很快她就编辑了一则新闻《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她的桥不能让人直立其上,实在不能稳固地托举一个个鲜活的的生命。
在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在义务教育普及的今天,居然还有孩子为教育承担失去生命的风险,这何其可悲,何其不解。
关于余燕恰的视频被发布出去后就吸引了广大网友的注意,各大新闻媒体以及个人纷纷选择转发。
大家都希望所有人能够关注这个村子的生活状况,关注像余燕恰这样上学艰难的人,只有社会呼声足够强烈,这样的情况才会被改变。
捐桥修路 功德无量江苏电视台联合了全国20多家媒体发动了一场公益活动。
活动名字叫做“用爱,架起希望之桥”,内容便是助力布腊村修桥造路,改变只能依靠索道过河的窘况。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布腊村就筹得了140多万的善款,经过媒体的帮助之后,当地政府很快就派出了工作小组前往马吉乡地区实地勘察,开始动工。
基于地理位置以及当时所得经费的局限性,只能采取以“人马吊桥”改变钢索的这种形式。
没过多长时间,布腊村的第一座吊桥就顺利建成了,因为建桥所用的款项全部都是公益所得,所以它被命名为爱心桥。
爱心桥被建成十几年后,余燕恰接受了一次采访。
在回忆这座爱心桥时她说,在爱心桥还没有建成之前她从来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交通设施,她以为大山外面的世界也是钢索连接的。
别人看着她溜索艰难,其实自己早就已经习惯了,第一次踏上爱心桥内心那种激动的感觉她直至今日仍然铭记于心。
见到爱心桥,走过爱心桥。
余燕恰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之情越来越浓烈。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桥,同学们求取知识不再那么困难,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走出大山,另外拼搏一份天地。
可就当余燕恰还沉浸在村子里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的时候,一个噩耗又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余燕恰的父亲因为车祸原因在2010年离世,彼时的她才刚上小学三年级。
两个姐姐正在上初中,家庭的重任全部都压在了余燕恰母亲一人的肩头。
因为她成绩最好,所以两个姐姐都放弃了自己继续读书的梦想全力供她读书,一路走来,余燕恰也很是争气,成绩在班级里面总是名列前茅。
2018年余燕恰参加了高考,她以568分的好成绩顺利考取昆明医科大学。
在那个教育落后经济贫瘠的山村,余燕恰成为了少有的大学生。
在学校余燕恰刻苦学习,拼命汲取专业知识,在完成自己的课业之余,她还总是勤工俭学,将自己兼职所赚到的钱寄回家中。
余燕恰变得越来越优秀,国家的政策也变得越来越好。
大学毕业之后她选择回馈家乡,去到了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与此同时,她家也顺利搬迁住进了由政府出资盖的房子。
除了生活条件有所改变之外,政府还为余燕恰一家找到了适合她们的致富方式——种苹果,每年的收入也很是可观。
余燕恰每到节假日的时候都会选择回到家中帮助母亲一起除草施肥。
回想17年前的自己要靠溜索艰难求知,如今的生活她已经非常满足了。
在接受采访时,余燕恰说,“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被媒体关注到如今我接受了太多的善意和帮助,只有不断的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才能有所回馈。”
“溜索”女孩长大了,成长为越来越好的她自己。这简直太让人感动。
结语从钢索到吊桥再到一架架屹立于怒江之上的桥梁,它窥见了历史,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没有这些桥,就没有那么多走出大山的孩子。
现如今的余燕恰乃至于她的同学们都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回馈着家乡。
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唯有善良和坚持才能助力每一个人们更好的生活,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