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与昙华林的难解之缘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07-31 11:58:40

来源: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

昙华埋下理想

武汉开启革命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18岁那年,董必武成功考取秀才。两年后,又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

在这所学校里,董必武接受到了近代教育,触碰到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知识和思想。这为后来董必武的革命人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05年昙华林高家巷的阅览书报成立了日知会,当时住在武昌的董必武常来此地阅读报刊和新书籍,结识到了非常多的进步的革命友人。革命种子埋在了董必武心间,革命理想开始萌芽。

在昙创办中学

培育革命薪火

1919年秋,董必武再次来到武汉。一心寻求革命出路的他,从当时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心先在武汉创办一所私立中学。

次年3月,他在昙华林涵三宫创办武汉中学,开中国共产党办教育之先河,这里成为我党早期的活动基地之一,培养了大批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在中学里,董必武主持教务工作,他的一系列教育举措,使武汉中学成为了革命的大熔炉,许多师生因受进步思想的熏陶而走上革命的道路,昙华林也成为了董必武教育薪火的传承之地。

参与武汉抗日

争取武汉解放

洛川会议后,董必武又从延安来到武汉。在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董必武投身抗日,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值此期间,董必武还多次发表演讲,举办游击干部训练和抗日青年训练班并亲自讲课。一时间抗战激情高涨。

抗日战争胜利后,董必武协助武汉著名中医儿科陈远超医师之子陈修元,在汉口友谊街18号开办汉口仁德医院。在董必武指导下,汉口仁德医院成为进行共产党地下活动的重要据点。他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利用各方人士开展统战工作,迎接武汉解放。

种下革命理想的种子,兴办学院培养革命薪火,董必武为武汉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以及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昙华林有着难解难分的联结。

【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

编辑:李祯

责编:高文凤

审核:林峰 范启悠】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