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摆烂咸娱
编辑|摆烂咸娱
导语每个人都会有接到骚扰电话的经历,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电话,像电信诈骗、推销房地产、买保险等宣传电话,平均每个人一天至少会接到一个,超出这个数量的也有。
但是,他们对于我们接到的电话数量仅仅只有一个人的数量,这让我们很纳闷,难道电话是共享的吗?
然而,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打电话这个行业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密产业链。
一个电话拨打的背后,涉及数人的精密配合。
这个行业大名为大众熟知的“骚扰电话”,行业内称之为营销电话,但不变的是它们存在没有征得用户许可打扰到用户生活。
骚扰电话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中央政法委披露消息,我国用户每天接到的骚扰电话数量高达19亿,即使这样,全国人民每天接到一两个骚扰电话也是正常现象,更有40.1%的用户每天会接到10次以上骚扰电话。
2022年,全国人民每天接到的骚扰电话数量数不胜数,数量更是突飞猛进,达到每日平均39亿个。
别小瞧这39亿个,日均接到5个骚扰电话的人中,有8.6亿人所占比重40%非常可观,接到10个以上的用户有6亿人,占比30%.
这样算来,每日接到骚扰电话的用户有14亿人,占比69%以上!
这样计算下来,有38.2%的人一天会接到1个骚扰电话,其余部分几乎每天都会遭到骚扰电话的侵扰,每人接到的骚扰电话数量日均超过2个。
如此众多的骚扰电话数量让人感到恐慌,谁知道有多少电话会被录音,有多少电话会被盗录,这些骚扰电话在寻找靶子时有多么精准。
这些骚扰电话从何而来?
难道是从空中冒出来的?
显然不可能,这些号码背后有着专门的号码来源。
“鼠标一划,号码到手”,各处门店忙着拨打一通又一通电话,甚至更有甚者用上了更为高效的自动拨号的方法。
人力接听和拨打的电话效率不高,人工成本也高,因此业界逐渐兴起电话机器人。
现代骚扰电话已经渐渐地不再依赖于人工拨打了,跟随科技的脚步,机器人逐渐承担了打电话这块业务。
与人相比,电话机器人有很多优点:
一是能提高拨打效率;
二是可以24小时不间歇工作;
三是不会像人一样因为接连拨打别人的电话而感到烦躁,保持高效是机械的天性。
引入电话机器人后,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可以接入更多的外呼线路,接到这些电话的人更会觉得无从防范。
现在更为“聪明”的电话机器人更加难以对付,有些机器人会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与人进行对话,目的就是要让用户放松警惕,不再屏蔽陌生电话。
个人信息泄露。骚扰电话的背后有一个精密的产业链,首先是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
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会填入个人信息,比如购物、注册账号、办理业务、填表、抽奖等,几乎是无处不在。
网络社交类应用平台都要用户注册账号,填入手机号和邮箱,且这些应用平台不止一个用户使用,有内鬼、管理人员不当操作或其他意外情况就可能导致用户个人信息外泄。
用户填入的个人信息并不止手机号一个,通常还会有姓名、身份证号等,手机号是最容易拿到手的,因此成为信息贩卖行业的“香饽饽”。
如果仅仅出售手机号,贩卖者不会获得最大收益,完整的用户信息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然而,完整的用户信息往往是高危信息,包含这些信息的用户不免会对自己的信息安全非常敏感,因此拒绝对外提供。
因此,贩卖者就会尝试从用户的生活中入手,寻找其他的泄露途径。
如果用户是个“内鬼”,贩卖者接近用户获取信息非常轻松,第二种途径是用户的手机安装的软件。
当代手机中装有多款应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应用的版本也会不断更新。
一般更新时,应用会弹出提示,要求用户授权某项操作,如果用户不授权,应用就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很多用户就随意授权了,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还有一种泄露途径是网络社交平台的黑客攻击,黑客不需要申请账号也能获得很高的个人信息获取效率。
“来电免打扰”。监管机构的电话找来的干预措施是推出“来电免打扰”服务。
2019年,三大运营商推出了这项服务,将手机接入名单的用户不再接到陌生电话,想要拨打的电话需要用户自己进行解除。
这项服务推出后,用户咨询名额非常火爆,三大运营商原定的每人每天只能注销10个名额议程很快就被更新为每人每天最多能注销50个名额。
到2022年,注册数量达到6.1亿个,2023年这一数字上升为6.5亿个,用户接入名单数量的变化说明用户对于骚扰电话的接受能力逐年下降,用户抗击骚扰电话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然而,程序永远追不上进化,骚扰电话的手段也随之进化。
2022年,国家出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诈骗行为进行监管,颁布法律法规加强对诈骗的打击力度。
以为反诈骗法律出台后,诈骗电话会减少,然而却不然,骚扰电话又进化了,变成了智能机器人拨打的。
对方听到的是“你好,请问您会贷款买房吗”,当用户回答“不会”后,对方不会挂掉,而是会以“好的”的声音继续说道:“好的,请问您能否将您的手机号码提供给我吗?”
这时用户会觉得奇怪,便会问:“你们是谁?”
对方会回答:“您好,我们是中国某某银行”,用户觉得合理,于是就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对方,然而他不知道这将导致他的个人信息被登记在案。
这种情况日渐增多,骚扰电话的技术手段也在进化,用户应对的能力也逐渐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再出台法律法规来应对,话不多说,首先会让您挂掉电话,其次不会主动询问您的个人信息。
此外,人工透明这一手段也很普遍。
如果你接到骚扰电话对方是机器人,不要回答任何问题,直接挂机。
依赖。既然有信息贩卖这一行业,就必然会有依赖它们进行工作的公司。
这些公司是销售公司,出售信息贩卖机构所出售的个人信息,手段有电话营销、短信营销等,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实际上数量庞大的用户不会每个人都授权他们的营销行为。
人们对骚扰电话的抗击能力逐年上升,然而跟不上技术进化步伐的情况依然普遍。
此外,公检法机关也应该对这些信息贩卖和销售公司加强监管。
在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的情况下,国家也要加强对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规范用户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是骚扰电话的数量与质量进化的产生原因,还是诈骗电话和网络诈骗等行为的基础。
结语人们的期待是,能够有一款专门过滤骚扰电话的手机APP,能够拦截所有骚扰电话,只放行授权收取营销信息的号码。
人们的无奈是,现实不会总是如意,骚扰电话这样直面用户生活的行为不会停止,因此只能提高警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