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贺:千万案款一秒算,便民app背后是她

京法网事 2024-11-06 09:35:07

“理想状态应该是法官办案的‘左右手’,未来目标是独当一面的执行法官。”深秋的明媚午后,在办公室谈起工作,北京三中院执行三庭法官助理孙贺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从北大燕园走入首都法院,十载光阴荏苒,法院前辈在孙贺入职时的叮嘱一直在脑海回响——公务员就要为人民服务。她说,尽己所能,司法为民,就是自己不断努力的目标。

跨越京广

一份温暖连接千里

“看到你处处为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着想,我心里暖暖的,感受到首都法官办事的文明效率。”

在孙贺的手机中,今天还保留着一条短信。每当看到它,记忆便像潮水一般涌来。那是一起跨越千里的执行案件,涉及北京、广州两地,而当时申请执行人领取案款还需要本人现场签字。

在电话通知申请执行人李先生领款时,孙贺了解到,李先生是乘坐早班机来北京,当天就要返回广州。结合李先生的情况,孙贺不仅贴心建议行程,还让李先生把领款账户信息预先发送,提前在系统完成审批流程。通过前期的细致安排,李先生当天上午就完成相关手续,返回广州时,数千万执行款项也如约到账。

像这样的小事,孙贺还做过许多。在协助法官安排庭审时,她会根据当事人的距离远近、交通情况,合理安排开庭时间;在接待当事人时,她会提前做好功课,尽其可能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孙贺说,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到的“为人民服务”,就是不放过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因为每件小事都关系着老百姓实打实的司法体验。

向前一步

另辟蹊径破解僵局

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怎样在守住依法执行底线的同时,让执行“活”起来?如我在执,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换位思考,是孙贺在实践中发现的答案。

在一件标的额20余万元的执行恢复案件中,申请执行人年过七旬,被执行人某影视公司股东宋先生也是花甲之年。一方急于拿回欠款,另一方账户却早已空空如也。一个个催促执行的电话和短信接踵而至,孙贺的内心对申请执行人的焦虑感同身受。

在调阅卷宗时,孙贺突然发现,虽然宋先生名下登记的房产份额只有1%,不足以偿还本案债务,但房产份额的其余99%却是登记在他前妻的名下。从言语之间,她能敏锐感觉出,宋先生与前妻的关系很好。经过与承办法官探讨,孙贺决定,从这里打开执行的突破口。

“如果不履行,我们拍卖您名下1%房产份额,您前妻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钱,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还清欠款,担子轻了,您和家人的生活也多一重保障,少一点烦恼,事业还可以继续开展。”……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几轮释法析理后,宋先生终于松了口,竭尽所能拿出现金偿还债务,案款全部执行到位。

案件执行完毕,思考却没有止步。原来,作为公司股东,宋先生是因为未足额缴纳出资而依法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如果公司还有其他执行案件,宋先生还有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被追加为被执行人。

而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如何帮助像宋先生这种情况的当事人证明他们履行了相应的出资义务?在执行三庭和民事审判庭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三中院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全国首份《股东履行出资义务证明书》被正式发出,从法院角度确认宋先生已经履行的部分出资义务,也为案结事了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点创新

数智司法触手可及

作为当事人,如何让自己的发还案款金额一目了然?身为执行干警,计算执行案款发还数额过于繁琐?由孙贺牵头研发的一款小程序,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原来,在另一件执行恢复案件中,执行到位案款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需要将执行到位案款拆分为发还申请执行人案款数额及相应执行申请费。人工计算的过程繁复且容易产生错漏,孙贺心中突然迸发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快速精准的工具替代人工计算?

在三中院执行局的大力支持下,孙贺与同事一起体验、优化,历时两周时间,最终推出了“案款发还计算”小程序。使用者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只需要输入执行金额,就能自动计算发还数额及其相应执行申请费,计算结果可以精确到角分。

“有了这个小程序,计算起来就方便多了,也能让当事人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应收的案款金额,更加公开透明了。”某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的代理律师在使用小程序后表示了认可。这也是多位执行干警和当事人使用后的共同感受。这款小程序还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宣传推广。

工作、学习、思考、调研,这些年,孙贺多次荣获院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调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论文荣获全国第十一届执行论坛二等奖。

“身处司法一线,我的岗位平凡,但工作并不平凡,因为这里连接着百姓冷暖,串起了公平正义。每天努力一点,进步一点,都让我觉得更加接近司法为民的目标,这条路,我会坚持下去。”孙贺说。

供稿:北京三中院

编辑:张竞丹 刘宇航

审核:王芳

0 阅读:5